-
公开(公告)号:CN11473993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08921.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糖占比判断乌菜成熟的方法,先测定乌菜样品中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果糖的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的总含量,再计算葡萄糖、半乳糖、蔗糖与果糖分别占可溶性糖总量的比值;当葡萄糖/可溶性糖、半乳糖/可溶性糖、蔗糖/可溶性糖以及果糖/可溶性糖的比值分别在5.71%~5.88%、0.288%~0.31%、10.03%~11.13%、18.17%~20.64%之间时,判断乌菜样品为成熟乌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通过计算乌菜中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及果糖含量在可溶性糖总含量中的占比来准确判断乌菜是否成熟,且是首次提出客观评价乌菜成熟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585194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851184.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茭白促孕茭剂及其提高茭白孕茭率和品质的方法,所述促孕茭剂包括以下组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者浓度比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1~1.5:1:2~3,其喷施方法为:在茭白大量孕茭期前两周喷施;本发明的促孕茭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发挥了激素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联用,大大提高了茭白的孕茭率,同时用该方法处理的茭白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0538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36299.8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茭白的保鲜方法,包括采用热击处理茭白,或者用热击处理和保鲜剂结合的方式处理茭白。该方法无任何副作用,可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活力,降低某些与生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茭白采后腐烂,也可以防止或减轻茭白贮藏中冷害的发生,延长茭白的保鲜期,同时使茭白的货架期得到大大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58519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51184.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茭白促孕茭剂及其提高茭白孕茭率和品质的方法,所述促孕茭剂包括以下组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者浓度比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1~1.5:1:2~3,其喷施方法为:在茭白大量孕茭期前两周喷施;本发明的促孕茭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发挥了激素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联用,大大提高了茭白的孕茭率,同时用该方法处理的茭白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43321.8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5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元素培养液及其提高豌豆芽苗菜微量元素的方法,所述微量元素培养液为含有0.3~0.6mg/L的硫酸锌、300~500mg/L的有机硒和200~400mg/L的二氧化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溶液。所述提高豌豆芽苗菜的微量元素的方法的步骤包括:先将豌豆籽粒用所述微量元素培养液浸泡,然后再培养,培养期间,每隔12~24h用所述微量元素培养液喷施一次;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本发明培养获得的豌豆芽苗菜的微量元素富集程度高,所述微量元素培养液还能促进豌豆芽苗菜的生长,生产不受季节性限制,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天然无公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36313.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菜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乌菜叶片于酶解液;(2)抽真空,震荡酶解;(3)细胞筛过滤酶解液,同时用WS清洗液洗涤筛上未酶解组织,收集洗涤液;(4)将过滤酶解液与洗涤液合并,离心去上清,用WS清洗液重悬沉淀,重悬后液体细胞筛过滤;留取细胞筛滤液的同时,用WS清洗液洗涤筛上残留组织,收集洗涤液;将细胞筛滤液与洗涤液合并后离心,用WS清洗液重悬沉淀,即得乌菜原生质体;(5)在离心管中加蔗糖与乌菜原生质体,离心后上清为纯化后原生质体。本发明通过比较不同酶解酶种类、浓度、酶解时间、离心率等因素,优化出乌菜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为乌菜改良育种提供新途径和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9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508921.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糖占比判断乌菜成熟的方法,先测定乌菜样品中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果糖的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的总含量,再计算葡萄糖、半乳糖、蔗糖与果糖分别占可溶性糖总量的比值;当葡萄糖/可溶性糖、半乳糖/可溶性糖、蔗糖/可溶性糖以及果糖/可溶性糖的比值分别在5.71%~5.88%、0.288%~0.31%、10.03%~11.13%、18.17%~20.64%之间时,判断乌菜样品为成熟乌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通过计算乌菜中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及果糖含量在可溶性糖总含量中的占比来准确判断乌菜是否成熟,且是首次提出客观评价乌菜成熟的方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