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52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457696.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61K31/675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磷酸吡哆醛用于治疗或预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研究表明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小分子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phosphate,PL P)可以有效抑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在细胞及家蚕体内内的复制,为家蚕的BmNPV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蚕业生产上病毒的感染防治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77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51398.6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205 , C12N15/866 , C12Y207/0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在家蚕幼虫中表达纯化抗肿瘤药物脱氧胞苷激酶DCK的方法。步骤包括:将通过修饰加有His标签的dck基因及polh基因分别克隆到启动子表达载体以构建重组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将重组双启动子表达载体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提取质粒,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Bacmid在转染试剂脂质体介导下转染家蚕培养细胞,获得重组病毒多角体;重组病毒多角体定量后以经口接种五龄家蚕幼虫的方式,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并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具有一定酶活性的脱氧胞苷激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经口添食家蚕,使脱氧胞苷激酶dck基因在家蚕体中表达纯化,与人工注射家蚕相比,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家蚕生物反应器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为抗肿瘤药物DCK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拓宽了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产人类急需的蛋白药物、基因工程疫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95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57696.6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61K31/675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磷酸吡哆醛用于治疗或预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研究表明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小分子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phosphate,PL P)可以有效抑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在细胞及家蚕体内内的复制,为家蚕的BmNPV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蚕业生产上病毒的感染防治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2579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57695.1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谷胱甘肽用于治疗或预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表明家蚕小肽谷胱甘肽可以有效抑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在家蚕细胞内的复制,因此,通过合适的浓度和药物添加时间可利用谷胱甘肽抑制该病毒在家蚕细胞和家蚕体内的复制,为家蚕的BmNPV感染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9725.8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K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中肠蛋白亚细胞组份的分离方法。包括家蚕中肠线粒体、微粒体和胞浆酶源的分离提取。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分离家蚕中肠总蛋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经SDS‑PAGE,2‑DE以及质谱分析验证,可以证明家蚕中肠亚细胞组份离效果较高,且没有出现污染情况。因此,经过分离后的家蚕中肠亚细胞组份蛋白,可用于其他蛋白水平分析,以提高实验分辨率,增加结果可信度可以高效的分离出家蚕中肠的三种亚细胞组份。
-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75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116917.7
申请日:2009-05-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泰国家蚕抗病基因选育抗病毒病家蚕品种的方法,是选用春秋兼用我国现行家蚕品种871、872做母本,用引进的泰国热带抗病品种NL做父本;分别杂交,导入抗病基因;杂交第2代和第3代蚕采用分别混合育饲养,杂交各代从第2龄开始,采用“群体添食”NPV核型多角体病毒,添毒浓度“逐龄梯度增加”的方法进行筛选;以家蚕品种871、872作轮回亲本,分别采用已留种抗病毒蚕个体与之回交,以“回交导入”和“世代定向添毒筛选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次回交和添毒筛选,获得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的NL纯和系统,在选育过程中系统的各项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得到巩固提高,育成目标纯种871NL和872NL。所得到的抗病毒家蚕品种经济性状好、强健好养。
-
公开(公告)号:CN1172579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57695.1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谷胱甘肽用于治疗或预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表明家蚕小肽谷胱甘肽可以有效抑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在家蚕细胞内的复制,因此,通过合适的浓度和药物添加时间可利用谷胱甘肽抑制该病毒在家蚕细胞和家蚕体内的复制,为家蚕的BmNPV感染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34186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90080.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家蚕血液中提取分离铁蛋白的方法,首先选取特定蚕龄的家蚕喂食一定浓度为的Fecl3溶液,连续喂食2-4天后,剪破家蚕尾角,收集家蚕血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苯基硫脲,再加入蛋白裂解液,充分混匀后,进行液氮冻融,再超声波破碎,然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水浴加热,再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用超滤管进行浓缩,收集截流液,经验证该截流液为浓缩的家蚕铁蛋白,进一步以PAGE胶回收的方法获得高浓度的铁蛋白。本发明方法成本低,材料来源丰富和提取工艺简单,为铁蛋白的获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