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282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486288.2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基架负载纳米片组装的中空开口微球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薄膜由中空开口的镍钴锰氧化物微球为纳米片组装而成的三维多级结构。本发明通过两步水热反应,得到纳米片组装的中空开口的镍钴锰氧化物微球、石墨烯的混合溶液;再加入碳纳米管,再通过真空抽滤,得到中空开口微球嵌于三维多孔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网络的柔性薄膜。该微球结构结合了纳米片、中空球结构的优点,又避免了纳米片的易堆积作用,提高了可接触活性表面面积。微球具有高度孔隙和开放的特性,纳米片的两端均可暴露于储存电解液的孔隙中,可提供更多的活性表面和离子传输路径在球的内外。
-
公开(公告)号:CN10972826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486288.2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基架负载纳米片组装的中空开口微球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薄膜由中空开口的镍钴锰氧化物微球为纳米片组装而成的三维多级结构。本发明通过两步水热反应,得到纳米片组装的中空开口的镍钴锰氧化物微球、石墨烯的混合溶液;再加入碳纳米管,再通过真空抽滤,得到中空开口微球嵌于三维多孔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网络的柔性薄膜。该微球结构结合了纳米片、中空球结构的优点,又避免了纳米片的易堆积作用,提高了可接触活性表面面积。微球具有高度孔隙和开放的特性,纳米片的两端均可暴露于储存电解液的孔隙中,可提供更多的活性表面和离子传输路径在球的内外。
-
公开(公告)号:CN1090547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95289.1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K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三明治结构钴镍合金颗粒/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氧化石墨烯作为钴镍离子螯合生长的碳基,通过改变螯合剂,PH调节剂种类和前驱液浓度大小,制得尺寸分布为0.2µm‑‑1.2µm的钴镍合金颗粒,并螯合分散于还原石墨烯的表面;再通过后续的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钴镍合金/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微波吸收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损耗性能,尤其当复合物中分散的钴镍合金颗粒平均尺寸在0.8µm的时,其最大的微波损耗可达到‑54.4dB(次微波吸收峰为‑45.4dB),带宽高达4 GHz,作为微波吸收的新型吸波材料,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177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03075.0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级孔的碳基架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选用一维碳纳米管和二维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维二氧化锰纳米片的生长碳基,其中纳米片垂直生长,在碳基表面构成大量纳米片层间孔隙。通过真空抽滤和冷冻干燥,使二维石墨烯混合、包覆此复合材料,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组成的三维碳骨架。该柔性薄膜具有多级的微米级和纳米级孔结构。这种柔性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优异的电性能,2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在循环630圈后仍能达到1344.2 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01060732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40485.7
申请日:2007-05-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同一块基板上实现双色聚合物电致发光的器件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分别将能级匹配的两种可溶性聚合物发光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成溶液,在ITO基板上先旋涂第一种聚合物发光材料,干燥成膜后利用特定的掩膜板将部分发光材料层擦除,然后旋涂第二种聚合物发光材料,这样在同一块基板上形成了具有不同发光层结构的两个区域。在外加电场下,两个区域分别发不同颜色的光。该方法提供了一种使用旋涂法实现电致发光器件彩色化的途径。采用类似的方法,选择适合的发光材料、掩模板图案以及有机层擦除方法,可以实现红绿蓝三色像素并列的全彩发射。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环境条件要求低、器件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17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103075.0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级孔的碳基架负载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选用一维碳纳米管和二维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维二氧化锰纳米片的生长碳基,其中纳米片垂直生长,在碳基表面构成大量纳米片层间孔隙。通过真空抽滤和冷冻干燥,使二维石墨烯混合、包覆此复合材料,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组成的三维碳骨架。该柔性薄膜具有多级的微米级和纳米级孔结构。这种柔性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优异的电性能,2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在循环630圈后仍能达到1344.2 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01104676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043702.8
申请日:2007-07-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聚合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类含有螺旋苯并芴结构的有机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该类材料中含有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结构,如噻吩、寡聚噻吩、芴、寡聚芴、三苯胺、咔唑、取代苯、苯并噻吩或苯并噻唑等。其中噻吩、寡聚噻吩、芴、寡聚芴、三苯胺、咔唑、取代苯、苯并噻吩或苯并噻唑等结构具有空穴传输性能,而螺旋苯并芴结构除了对传输有一定的作用外,还可以减少分子间的聚集体的形成,提高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光谱稳定性。该发明材料能改善电子和空穴注入和传输平衡性能、提高材料稳定性,可以作为性能良好的电致发光材料加以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4976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40484.2
申请日:2007-05-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打印头的清洗方法与装置。该方法针对打印头堵塞颗粒或纤维物情况,设置清洗脉冲频率,对打印头施加脉冲,使得打印头压电陶瓷发生脉冲形变,引起堵塞颗粒或纤维发生共振,从而使颗粒或纤维松动,或从打印头管壁上脱落。同时通过清洗液的冲洗或倒吸,使打印头内堵塞颗粒或纤维杂质排出。相应的清洗装置由低频脉冲共振系统、冲洗系统和负压产生系统经管道连接组成。待清洗的打印头安装于低频脉冲共振系统上。本发明对于去除附着在打印头管壁上的各种颗粒和纤维,具有很好的清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1057202.0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碳棒复合四氧化三铁核‑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中空碳棒复合四氧化三铁核‑壳材料包括立方体状四氧化三铁内核和在内核的平面上垂直生长的中空碳棒外壳,且内核与外壳构成具有纳米天线形状的蛋黄‑壳结构。本发明采用立方体状的氧化铁为模板,通过界面作用调控其氧化铁表面能,在立方体的六个平面上选择生长不同数量(0根、1根、2‑3根、4‑5根、6根)的二氧化硅棒,经过反应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纳米天线状的材料。本发明采用新型的水‑油界面能调控法,控制材料的多支状形貌,从而调控介电、磁性能,在厚度为3mm时,能实现3.0‑6.0GHz频率范围内的吸收效率达到68.4%以上,在低频吸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57202.0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碳棒复合四氧化三铁核‑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中空碳棒复合四氧化三铁核‑壳材料包括立方体状四氧化三铁内核和在内核的平面上垂直生长的中空碳棒外壳,且内核与外壳构成具有纳米天线形状的蛋黄‑壳结构。本发明采用立方体状的氧化铁为模板,通过界面作用调控其氧化铁表面能,在立方体的六个平面上选择生长不同数量(0根、1根、2‑3根、4‑5根、6根)的二氧化硅棒,经过反应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纳米天线状的材料。本发明采用新型的水‑油界面能调控法,控制材料的多支状形貌,从而调控介电、磁性能,在厚度为3mm时,能实现3.0‑6.0GHz频率范围内的吸收效率达到68.4%以上,在低频吸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