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50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07606.0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魏彬彬 , 史俊峰 , 高磊 , 冯俊杰 , 张锋 , 高伟 , 武文吉 , 卢小丽 , 马靖 , 刘艳鹏 , 刘姝瑞 , 刘旭飞 , 杨栋 , 王勇芳 , 贺智龙 , 段星辉 , 王治宇 , 梁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维修警示罩板,包括罩板本体、吸盘、标示牌和警报装置,所述罩板本体上设有贯穿罩板本体的安装孔,所述吸盘设置在安装孔内用来将罩板本体固定,所述罩板本体上设有第一置物槽和第二置物槽,所述警报装置包括单片机、报警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报警器均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和标示牌分别设置在第一置物槽和第二置物槽中,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罩板本体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误碰、误动、误操作保护室内外正常运行的设备、带电设备及其相关回路,同时也可以完提高检修作业现场工作效率,缩短检修设备停电时间,保障一二次设备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18134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45310.4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变压器高压试验工具,具体为变压器试验通用集线装置。解决因缺乏专门的变压器高压试验工具,导致变压器高压试验时间过长的问题。该集线装置由测试线和集线盒构成;测试线从外向内依次由第一高压硅胶绝缘层、第一屏蔽层、第二高压硅胶绝缘层、电流测试线层、第二屏蔽层、低压普通绝缘层和电压测试芯线构成;集线盒包括盒体,盒体面板上设有若干组接线端子和一个与盒体外壳连接的接地端子,每组接线端子由电流接线端子、电压接线端子和屏蔽接线端子组成;不同接线端子外环绕有屏蔽带;测试线的一端连接有测试钳另一端设有三个插棒。本发明可一次将变压器的试验线接到对应的集线盒上,减少上下变压器的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5578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07904.X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冯俊杰 , 史俊峰 , 王治宇 , 高磊 , 魏丽峰 , 范学强 , 梁灏 , 李少华 , 武文吉 , 陈磊 , 李昊阳 , 段星辉 , 史敏 , 张广勇 , 李沛奇 , 梁小茹 , 王勇芳 , 贺智龙
IPC: G05B19/042 ,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电站电缆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系统、传感器系统、微控制器核心系统、和预警模块,所述电源系统与微控制系统以及预警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系统与传感器系统以及预警模块连接。通过本装置能精确判断出电缆沟倾斜程度、电缆沟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湿度,对于电缆沟的异常情况能即时发出警示信号,克服了传统人工巡视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的缺点,而且结构简单,能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39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31226.2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多种智能诊断模型的变压器故障分层诊断方法,基于变压器的DGA数据,分别采用三比值法、CBR1法和RST1法对变压器进行第一层级的故障诊断,识别以下三种故障类型之一:放电故障、过热故障和其他故障;然后,对于放电故障,分别采用比值法1、CBR2法和RST2法对变压器进行第二层级的故障诊断;对于过热故障,分别采用比值法2、CBR3法和RST3法对变压器进行第二层级的故障诊断;采用RST4-7进行第三层级的诊断。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将粗糙集、范例推理及比值法有机地结合融合,以构建分层式故障综合诊断模型,从而提高变压器故障类型识别的准确度。本发明还具有计算速度快、结果直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142760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507337.7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变压器高压试验工具,具体为变压器试验通用集线装置。解决因缺乏专门的变压器高压试验工具,导致变压器高压试验时间过长的问题。该集线装置由测试线和集线盒构成;测试线从外向内依次由第一高压硅胶绝缘层、第一屏蔽层、第二高压硅胶绝缘层、电流测试线层、第二屏蔽层、低压普通绝缘层和电压测试芯线构成;集线盒包括盒体,盒体面板上设有若干组接线端子和一个与盒体外壳连接的接地端子,每组接线端子由电流接线端子、电压接线端子和屏蔽接线端子组成;不同接线端子外环绕有屏蔽带;测试线的一端连接有测试钳另一端设有三个插棒。本实用新型可一次将变压器的试验线接到对应的集线盒上,减少上下变压器的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204945232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621570.2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R19/155 , G01R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验电器,具体为660KV直流输电线路验电器,解决目前缺乏660KV直流输电线路验电器的问题,方案为:包括工作部、绝缘绳和操作手轮;工作部为端头设有导电接触块的空腔体,工作部另一端连有绝缘绳,绝缘绳缠绕在操作手轮上,工作部内设有与导电接触块连接的高压逆变电路,高压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分压电路、滤波电路、多谐振荡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优点:1、可直接检测660KV直流输电线路是否带电,弥补目前缺乏测量设备的不足;2、操作简便、安全;3、结构简单,方便携带;4、可自检,方便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04594761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195804.1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N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SF6设备的取样系统,解决了现有取样操作存在的洗气不彻底和洗出的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包括真空泵(14)、采样瓶(6)和洗气瓶(7),采样瓶(6)是设置在洗气瓶(7)中的,采样瓶(6)是开口设置的,在洗气瓶的瓶口上设置有瓶盖塞,抽真空管(8)的一端通过瓶盖塞设置在洗气瓶的瓶口处,抽真空管(8)的另一端与四通球阀(4)的第二端口联通,采样管路(11)的一端通过瓶盖塞设置在采样瓶(6)中的底部位置处,采样管路的另一端与四通球阀(4)的第三端口联通,在四通球阀的第一端口上连接有变电站SF6设备的采样接口(1),在四通球阀的第四端口上连接有真空泵(14)。现场操作简单,采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140275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418523.9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的移动作业辅助设备,本实用新型中,处理器可以根据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卫星定位模块获取到的数据,采用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得到所在工作人员的校正位置坐标,其精度要优于普通的卫星定位数据,还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校正位置坐标位于安全作业坐标范围之外时控制提示装置提示工作人员危险,如此一来,工作人员一旦误入危险带电区域便会收到提示,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534662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015689.3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nventor: 王治宇 , 冯俊杰 , 史俊峰 , 高磊 , 范学强 , 梁灏 , 杨栋 , 李昊阳 , 郭俊 , 李少华 , 段承辉 , 赵莹莹 , 段雨松 , 周鑫 , 张晓俊 , 张震 , 郑国玲 , 王鑫 , 张广勇
IPC: B60C2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用防滑链,包括柔性的防滑基体和固定件,所述防滑基体的外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起,内表面为与巡检机器人轮子贴合的平整面,所述防滑基体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固定件贯穿安装孔,将防滑基体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机器人在坡度较大或者恶劣的室外环境下仍能够正常移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滑链的巡检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207248918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100538.5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带电近距离观测装置,属于变电站检修方面,包括绝缘杆、固定卡夹、摄像头和观测终端,固定卡夹位于绝缘杆顶部,利用固定卡夹的夹紧力夹持摄像头,通过伸长绝缘杆使摄像头到达故障位置,对故障进行精确观测,并通过蓝牙或者WIFI传输到观测终端,检修人员便可通过观测终端观察到设备故障情况。本实用新型装置在高压电气设备近距离观测过程中可实现对500kV变电站各类高压电气设备近距离观测的作用,解决了设备过高导致观测困难的问题,克服高空接线、带电观测障碍,提高观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