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0116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76497.2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尤其是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导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且检修风险较低的换位塔,包括塔体,在塔体的上、下部沿输电线方向前侧或后侧的其中一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在上导线横担与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经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经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连接。采用本发明的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节约了材料和制造成本,减轻了塔体的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的地区的运输与安装。

    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

    公开(公告)号:CN10302295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10576614.5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尤其是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跳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的换位塔,其包括塔体,在塔体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在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中的其中之一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述同一根上下跳线连接。本发明节约了耗材和制造成本,减轻塔体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和安装,跳线引接简单,有利于施工及运行维护,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01165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576497.2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尤其是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导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且检修风险较低的换位塔,包括塔体,在塔体的上、下部沿输电线方向前侧或后侧的其中一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在上导线横担与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经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经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连接。采用本发明的同塔双回路单线换位塔,节约了材料和制造成本,减轻了塔体的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的地区的运输与安装。

    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

    公开(公告)号:CN10302295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6614.5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尤其是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跳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的换位塔,其包括塔体,在塔体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在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中的其中之一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述同一根上下跳线连接。本发明节约了耗材和制造成本,减轻塔体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和安装,跳线引接简单,有利于施工及运行维护,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重冰区同塔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32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355847.1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重冰区不能采用同塔双回路设计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塔线耦合模型;验证塔线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塔线耦合模型模拟不同脱冰工况下导线脱冰跳跃动态过程,总结出脱冰过程中重冰区输电线路脱冰动力响应规律;确定重冰区同塔双回路线路路径选择原则;确定重冰区同塔双回路杆塔的荷载组合原则;重冰区同塔双回路杆塔荷载计算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重冰区同塔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设计输电线路,可以为重冰区节约大量的路径走廊,减少工程建设占地,减少林木砍伐量、减小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重冰区同塔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3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55847.1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重冰区不能采用同塔双回路设计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塔线耦合模型;验证塔线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塔线耦合模型模拟不同脱冰工况下导线脱冰跳跃动态过程,总结出脱冰过程中重冰区输电线路脱冰动力响应规律;确定重冰区同塔双回路线路路径选择原则;确定重冰区同塔双回路杆塔的荷载组合原则;重冰区同塔双回路杆塔荷载计算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重冰区同塔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方法设计输电线路,可以为重冰区节约大量的路径走廊,减少工程建设占地,减少林木砍伐量、减小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用于重冰区的输电线路同塔双回路直线塔

    公开(公告)号:CN203961419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411799.9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的直线塔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双回路同塔架设的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用于重冰区的输电线路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双回路VIV直线塔,所述双回路VIV直线塔包括上横担、中横担、下横担以及安装在上横担上的地线支架,各相邻两层线间距离为:相邻两层线间最小垂直线间距离H≥上层线均匀冰静态弧垂-下层线不均匀冰静态弧垂+操作过电压间隙值;相邻两层线间最小水平偏移距离L≥工频电压间隙值+组合导线半径r+导线脱冰跳跃过程中最大横摆距离。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重冰区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可以节约大量的路径走廊,减少工程建设占地,减小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种降高铁塔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98565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365875.7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高铁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利旧塔头、过渡段和利旧段;过渡段横截面积较小一端的主材与利旧塔头横截面积较大一端的主材相连,过渡段横截面积较大一端的主材与利旧段相连;过渡段与利旧塔头的主材相交处为第一变坡点;过渡段与利旧段的主材相交处为第二变坡点。与背景技术中传统降低塔高的方式相比,能利用原已加工的塔头、部分塔身、塔腿和已施工基础,实现原塔位改造的目标。避免原已加工铁塔、已施工基础的大量报废问题,大大节约了工期及建设成本。

    输电铁塔接地组件及塔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246955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191463.5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铁塔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电铁塔接地组件。包括接地扁钢和接地圆钢,所述接地圆钢竖向设置在接地扁钢上,还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设置在第一连接片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接地扁钢设置在第二连接片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设置在第一连接片的一侧,接地扁钢与第二连接片连接,这样设置,在接地圆钢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得第一连接片和主材角钢的连接点可以处于主材角钢的中间位置,避免了在主材角钢的边部制造通孔,减小了应力集中,提升了主材角钢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塔脚结构。

    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70099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20731076.8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同塔双回路内绕跳换位塔,适用于高海拔、高压输电线路中换位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同塔双回路上不增加跳线横担长度就能实现换位的换位塔,其包括塔体,在塔体沿输电线路方向前后侧安装有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在上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之间连接有上下跳线,第三输电线的前段连接在上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上变位跳线与上下跳线中的其中之一连接;第三输电线的后段连接在下横担上,并通过第三下变位跳线与上述同一根上下跳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节约了耗材和制造成本,减轻塔体重量,有利于交通不便地区的运输和安装,跳线引接简单,有利于施工及运行维护,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