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205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53632.9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徐州大元电机有限公司 , 周封
IPC: H02K4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相移位的单元组合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属于直线电机技术领域。由第一单元电机、电机间隔、第二单元电机、动子、第一定子铁心、第二定子铁心、第一定子线圈、第二定子线圈构成。将传统直线电机拆分成两个单元电机,并进行移相移位,利用叠加原理,使两个单元电机分别产生的推力波动反向叠加削弱或消除,从而有效抑制了永磁直线电机的推力波动。相邻两个单元电机之间为空气或隔磁材料,有效消除了两个单元电机之间的磁场干扰。还能够采用多个单元电机串联组合,同时进行移相移位,可实现利用小推力电机合成大推力电机的效果。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抑制推力波动的效果显著等优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996083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410248985.X
申请日:2014-06-07
IPC: G06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产能预测系统,风电产能预测系统的运行需要计算机接口和多重外部系统的合作,预测需要来自气象系统的数据和实时操作系统SCADA的数据。风电产能预测系统的输出可以被各种各样的二级系统循环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模型称为输入‑处理‑输出模型,包含了一系列相互耦合又能独立执行任务的模块,实现1‑72小时的风电产能预测。输入模型,即外部接口模型,负责外部系统的全部通信,例如气象预测中心和SCADA系统;处理模型,即预测执行中心,执行预测模型程序,将气象预测和SCADA数据转换成风电预测结果;输出模型,即用户界面接口模型,将输出以web界面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05762955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306329.X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K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散热的环绕绕组凹槽式水轮发电机定子,它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水轮发电机定子区域温度高的问题。定子铁心沿轴向方向等间距依次排布,定子铁心之间留有定子径向通风沟,定子铁心齿顶处加工有倒角a,定子主绝缘包裹在定子下层铜绕组和定子上层铜绕组的外侧,定子铁心表面开设有定子凹槽,定子直线式凹槽沿径向方向贯穿定子铁心齿和定子铁心轭,定子环绕式凹槽在定子铁心齿位置处环绕定子主绝缘外表面后沿径向方向贯穿定子铁心轭,定子端部铁心内部开设有定子端部铁心径向通风孔,定子端部铁心径向通风孔沿径向方向贯穿定子端部铁心。本发明增强了水轮发电机定子区域的冷却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76295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306329.X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K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0 ,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散热的环绕绕组凹槽式水轮发电机定子,它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水轮发电机定子区域温度高的问题。定子铁心沿轴向方向等间距依次排布,定子铁心之间留有定子径向通风沟,定子铁心齿顶处加工有倒角a,定子主绝缘包裹在定子下层铜绕组和定子上层铜绕组的外侧,定子铁心表面开设有定子凹槽,定子直线式凹槽沿径向方向贯穿定子铁心齿和定子铁心轭,定子环绕式凹槽在定子铁心齿位置处环绕定子主绝缘外表面后沿径向方向贯穿定子铁心轭,定子端部铁心内部开设有定子端部铁心径向通风孔,定子端部铁心径向通风孔沿径向方向贯穿定子端部铁心。本发明增强了水轮发电机定子区域的冷却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19979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160197.0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三相四桥臂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传统的三相三桥臂主电路拓扑结构在缺相或单相断路故障时,将难以维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限制其在航空、航海、防爆等对控制系统冗余性、可靠性有严格要求的场合。本发明的组成包括:主电路,所述的主电路的220V单相交流输入(1)与单相整流电路(2)连接,所述的单相整流电路与四桥臂逆变器(3)连接,所述的四桥臂逆变器通过桥臂A(4)、桥臂B(5)、桥臂C(6)、桥臂D(7)与永磁同步电动机(8)连接,所述的桥臂A、桥臂B、桥臂C与电流采样电路(10)连接,所述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与光电码盘(11)。本发明用于三相四桥臂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7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11768.7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K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汽轮发电机端部轴-径-切多向协同式疏散漏磁的磁屏蔽装置,旨在利用屏蔽的低磁阻及其各向异性等特性来规划端部漏磁分布,解决发电机端部漏磁不合理聚集的问题。发电机定子端部结构及电流分布复杂直接导致端部漏磁分布十分复杂,通过在汽轮发电机端部设置不同叠制方向的软磁性硅钢,实现对发电机端部复杂分布的寄生漏磁通进行及时有效的多方位疏散,达到联合抑制漏磁通进入铁心和在机壳与端部挡板内感应较大涡流引起结构件局部过热的效果,保障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端部结构的长期健康。这种多方位疏散漏磁的屏蔽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对发电机定子端部结构的保护程度,避免定子端部结构受力振动及受热变形等不良危害及恶性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09908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05598.1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双向交替水内冷的冷却系统,发电机定子绕组内冷却介质采用双向流动的冷却方式,任意两个相邻的空心股线内的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通过采用定子绕组双向水内冷的冷却方式,实现对大容量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交替冷却。此外,还可以对发电机单根空心股线进行拼接式双向水冷或分层式双向水冷。本发明所公开的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双向交替水内冷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大容量汽轮发电机单向水内冷方式存在的定子绕组和铁心轴向温差大的问题,降低定子局部热应力,减少定子绕组及绝缘因热膨胀引起的变形,该冷却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绝缘老化,提高发电机定子绝缘寿命,保证发电机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98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400189.8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新型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的无功补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它涉及一种高压、大功率无功补偿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高压大功率领域补偿受限以及对环流的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三相交流电源、阻感负载、MMC换流器、信号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MMC换流器包括三个结构相同并联连接的桥臂,每个桥臂包括关于桥臂中点对称且串联连接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包括相互串联的电阻、电感、若干半桥单元和一个H桥单元,上桥臂的电感与下桥臂的电感串联连接,换流器三个桥臂的中点通过导线并联接在三相交流电源和负载之间。本发明不但能补偿电网无功,解决系统三相不平衡问题,还有支撑电网电压、抑制环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3646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2366.7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60°坐标系的三相VIENNA整流器及控制方法,它涉及一种三电平VIENNA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电网功率因数低,网侧谐波成分高,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电感组、主电路、DSP控制系统、驱动模块、网侧电压信号处理电路、网侧电流信号处理电路、直流电压采样模块和负载,电感组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主电路包括三相VIENNA整流电路,电网分别通过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与三相VIENNA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建立连接,三相VIENNA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建立连接。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改善了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24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64124.5
申请日:201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井下潜油多段举升式抽油系统及配置方法,属于采油设备领域。系统包括地面驱动控制装置、井下电缆、油管、潜油式机泵一体化装置,由分布在井下到井口之间的多台潜油式机泵一体化装置组成抽油举升系统。进行系统的配置安装时,依据油液需要被举升的最大高度、潜油式机泵一体化装置的扬程,综合考虑静载荷和动载荷等因素,计算分配潜油式机泵一体化装置的台数和间隔的油管数。该系统取消了变速箱等机械传动部分,系统效率大大提高、消除了地面噪音,节能环保;采用多段式举升方式,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解决了无杆式抽油方法体积受限、功率不足的问题,可进行深井和分层采油,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整体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