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6284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811083.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电池内部温度实时预测方法,涉及电池温度实时预测方法。为了解决电池表面温度监测无法体现电池内部实际工作温度的问题。本方法将电池分为内核和外壳,分别建立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电池内部和表面材质比热容、电池内核‑外壳以及外壳‑外界的热阻参数、电池开路电压曲线、开路电压随温度变化曲线等信息。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电池内部温度进行实时跟踪和修正,将实时电池表面和环境温度输入预测模型,实时预测电池内部温度。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电池内部温度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80904.3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44
Abstract: 一种具有温度保护功能的电池组电量不均衡状态下的充电方法,涉及一种电池组电量不均衡状态下的充电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电池单体不一致引起的电池组单体之间剩余电量不均衡在电池组充电时会引起过温和温度不均等问题。本方法通过对电池组内电量最高和最低单体热平衡方程的分析确定电池充电末期最高温度,根据电池手册最高工作温度和电池组内最大温差允许范围限定充电电流,保证电池组工作在允许温度范围内。本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系统等串联电池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80904.3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3
Abstract: 一种具有温度保护功能的电池组电量不均衡状态下的充电方法,涉及一种电池组电量不均衡状态下的充电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电池单体不一致引起的电池组单体之间剩余电量不均衡在电池组充电时会引起过温和温度不均等问题。本方法通过对电池组内电量最高和最低单体热平衡方程的分析确定电池充电末期最高温度,根据电池手册最高工作温度和电池组内最大温差允许范围限定充电电流,保证电池组工作在允许温度范围内。本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系统等串联电池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46284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11083.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电池内部温度实时预测方法,涉及电池温度实时预测方法。为了解决电池表面温度监测无法体现电池内部实际工作温度的问题。本方法将电池分为内核和外壳,分别建立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电池内部和表面材质比热容、电池内核-外壳以及外壳-外界的热阻参数、电池开路电压曲线、开路电压随温度变化曲线等信息。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电池内部温度进行实时跟踪和修正,将实时电池表面和环境温度输入预测模型,实时预测电池内部温度。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电池内部温度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8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680901.X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44
Abstract: 一种低温环境下预热充电损耗最优化电池组充电方法,涉及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电池组低温环境下充电过程中的预热过程的能量消耗和充电过程的能量损耗进行最优化。技术要点: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对电池组进行预加热,使电池组充电性能得到恢复。然后以电池预加热目标温度和电池充电电流为求解量,根据在电池厂商提供的充电电流及工作温度范围内,以预热、充电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小为目标确定,利用现代数据优化算法确定预加热目标温度和电池组恒流充电电流。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组低温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8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80901.X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6
Abstract: 一种低温环境下预热充电损耗最优化电池组充电方法,涉及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电池组低温环境下充电过程中的预热过程的能量消耗和充电过程的能量损耗进行最优化。技术要点: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对电池组进行预加热,使电池组充电性能得到恢复。然后以电池预加热目标温度和电池充电电流为求解量,根据在电池厂商提供的充电电流及工作温度范围内,以预热、充电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小为目标确定,利用现代数据优化算法确定预加热目标温度和电池组恒流充电电流。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组低温运行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