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W型农田生态退水沟渠

    公开(公告)号:CN10580403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87428.0

    申请日:2016-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3/00

    Abstract: 一体式W型农田生态退水沟渠,本发明属于农业清洁生产和水体环境修复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农田退水中污染物量大,直接进入自然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该农田生态退水沟渠由快排渠、净化渠、半混凝护堤、渗滤坝和生态驳岸组成,在该沟渠的渠底中部设置有渗滤坝,在半混凝护堤与渗滤坝之间形成快排渠,在生态驳岸与渗滤坝之间形成下沉式净化渠,渗滤坝位于净化渠中,净化渠的渠底上也种植有水生植物,其中渗滤坝是通过铁丝网固定在树桩上而成,在渗滤坝的坝顶栽种有水生植物。本发明多功能农田生态退水沟渠可保证沟渠的排水能力,同时还可净化退水、蓄纳盈余水资源,实现对农田退水的减污减量排放。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及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536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37433.X

    申请日:2016-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C02F3/32 C02F2103/001

    Abstract: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及构建方法,本发明属于水体环境修复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陡坡缓冲带雨径流停留时间短,雨径流中的大量泥沙、污染物超标进入水体造成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的问题。该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沿缓冲带堤坡面由高至低依次形成乔木生态篱、一级生态滤池、灌木生态篱、二级生态滤池、草本生态篱、三级生态滤池和水生植物功能区,在各生态篱和各级生态滤池上种植有不同的植物。本发明通过设置梯级生态篱和水生植物功能区,减缓陡坡雨径流的坡降,通过深、浅根类型的植物多样性配置,固定堤坝,阻滞泥沙,通过多级生态滤池延长了雨径流停留时间,提高了蓄水率、入渗率和水质净化的效能。

    一体式W型农田生态退水沟渠

    公开(公告)号:CN105804033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87428.0

    申请日:2016-03-29

    Abstract: 一体式W型农田生态退水沟渠,本发明属于农业清洁生产和水体环境修复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农田退水中污染物量大,直接进入自然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该农田生态退水沟渠由快排渠、净化渠、半混凝护堤、渗滤坝和生态驳岸组成,在该沟渠的渠底中部设置有渗滤坝,在半混凝护堤与渗滤坝之间形成快排渠,在生态驳岸与渗滤坝之间形成下沉式净化渠,渗滤坝位于净化渠中,净化渠的渠底上也种植有水生植物,其中渗滤坝是通过铁丝网固定在树桩上而成,在渗滤坝的坝顶栽种有水生植物。本发明多功能农田生态退水沟渠可保证沟渠的排水能力,同时还可净化退水、蓄纳盈余水资源,实现对农田退水的减污减量排放。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及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4536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537433.X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及构建方法,本发明属于水体环境修复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陡坡缓冲带雨径流停留时间短,雨径流中的大量泥沙、污染物超标进入水体造成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的问题。该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沿缓冲带堤坡面由高至低依次形成乔木生态篱、一级生态滤池、灌木生态篱、二级生态滤池、草本生态篱、三级生态滤池和水生植物功能区,在各生态篱和各级生态滤池上种植有不同的植物。本发明通过设置梯级生态篱和水生植物功能区,减缓陡坡雨径流的坡降,通过深、浅根类型的植物多样性配置,固定堤坝,阻滞泥沙,通过多级生态滤池延长了雨径流停留时间,提高了蓄水率、入渗率和水质净化的效能。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40521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719866.2

    申请日:2016-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雨径流收集净化的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环境修复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陡坡缓冲带雨径流停留时间短,雨径流中的大量泥沙、污染物超标进入水体造成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的问题。该陡坡缓冲带梯级处理系统沿缓冲带堤坡面由高至低依次形成乔木生态篱、一级生态滤池、灌木生态篱、二级生态滤池、草本生态篱、三级生态滤池和水生植物功能区,在各生态篱和各级生态滤池上种植有不同的植物。该系统通过设置梯级生态篱和水生植物功能区,减缓陡坡雨径流的坡降,通过深、浅根类型的植物多样性配置,固定堤坝,阻滞泥沙,通过多级生态滤池延长了雨径流停留时间,提高了蓄水率、入渗率和水质净化的效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