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67056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64472.8

    申请日:2008-05-09

    Abstract: 一种航天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它涉及锂离子电池。它解决了相变材料中添加石墨以及金属粉末或削片来降低电池组温度时,尤其在航天器发射时剧烈的震荡,高达10倍的重力加速度,空间辐射,高速围绕星球旋转的情况下添加物在相变材料中难以保持均匀分布的问题,如添加物的沉降,聚集现象,影响导热性能,以致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导热丝(3)纵向和横向交叉设在相变材料(2)内,导热丝(3)的端部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或单电池(4)的外壁上。本发明在考虑到重量因素的前提下,在相变材料内纵向和横向设置导热丝(3),能快速的传递热量,有效的降低了电池的温度,减小各单体电池间的温差。

    锂离子电池纳米晶钛酸锂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661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199473.0

    申请日:2010-06-13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纳米晶钛酸锂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制备钛酸锂的方法合成温度高,烧结时间长,产物的粒径分布不均匀且电化学活性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称取原料;二、制备A液;三、制备B液;四、将A液和B液混合,形成透明的凝胶,然后将凝胶烘干,球磨12h,在700℃下烧结12小时,过400目筛,即得钛酸锂纳米晶。本发明制备钛酸锂的方法合成温度低,反应时间短,钛酸锂的颗粒细小,粒径在120nm~140nm之间,具有突出的均一度和高的电化学活性。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9895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77822.9

    申请日:2010-05-20

    Abstract: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它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本发明不仅减少了现有采用体相掺杂提高LiNi0.5Mn1.5O4电化学性能方法的Cr3+用量,而且降低了因其引发的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程度,并且消除了包覆改性法存在包覆层脱落的隐患。方法如下:将硝酸铬溶于乙醇水溶液,加入LiNi0.5Mn1.5O4,分散,搅拌至液相消失,煅烧,自然冷却后即得到高电化学性能的锂离子电池LiNi0.5Mn1.5O4正极材料。本发明方法,提高锂离子电池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同时减少铬盐使用量,掺杂Cr3+层与正极材料本体间无明显的界面,减小了对环境污染,同时也降低了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锂离子电池纳米晶钛酸锂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6615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99473.0

    申请日:2010-06-13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纳米晶钛酸锂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制备钛酸锂的方法合成温度高,烧结时间长,产物的粒径分布不均匀且电化学活性差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称取原料;二、制备A液;三、制备B液;四、将A液和B液混合,形成透明的凝胶,然后将凝胶烘干,球磨12h,在700℃下烧结12小时,过400目筛,即得钛酸锂纳米晶。本发明制备钛酸锂的方法合成温度低,反应时间短,钛酸锂的颗粒细小,粒径在120nm~140nm之间,具有突出的均一度和高的电化学活性。

    Y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7125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10072440.8

    申请日:2007-07-02

    Abstract: Y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钨酸铅晶体存在VPb、VO及晶体诱导色心Pb3+、O-和F缺陷,光学性能差的问题。Y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由氧化钨、氧化铅、氧化钇和氧化锌制成;氧化钨与氧化铅的摩尔比为1∶1,氧化钇的掺杂量为氧化钨和氧化铅总质量的50~200ppm,氧化锌的掺杂量为氧化钨和氧化铅总质量的50~1050ppm。制备方法:一、烧结;二、采用提拉法生长晶体。本发明在钨酸铅晶体中掺杂元素钇和锌,在保留钨酸铅晶体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改善其光学性能。本发明Y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抽真空或充入惰性保护气体。

    一种航天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95969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064472.8

    申请日:2008-05-09

    Abstract: 一种航天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它涉及锂离子电池。它解决了相变材料中添加石墨以及金属粉末或削片来降低电池组温度时,尤其在航天器发射时剧烈的震荡,高达10倍的重力加速度,空间辐射,高速围绕星球旋转的情况下添加物在相变材料中难以保持均匀分布的问题,如添加物的沉降,聚集现象,影响导热性能,以致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导热丝(3)纵向和横向交叉设在相变材料(2)内,导热丝(3)的端部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或单电池(4)的外壁上。本发明在考虑到重量因素的前提下,在相变材料内纵向和横向设置导热丝(3),能快速的传递热量,有效的降低了电池的温度,减小各单体电池间的温差。

    Y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4187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072440.8

    申请日:2007-07-02

    Abstract: Y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钨酸铅晶体存在VPb、Vo及晶体诱导色心Pb3+、O-和F缺陷,光学性能差的问题。Y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由氧化钨、氧化铅、氧化钇和氧化锌制成;氧化钨与氧化铅的摩尔比为1∶1,氧化钇的掺杂量为氧化钨和氧化铅总质量的50~200ppm,氧化锌的掺杂量为氧化钨和氧化铅总质量的50~1050ppm。制备方法:一、烧结;二、采用提拉法生长晶体。本发明在钨酸铅晶体中掺杂元素钇和锌,在保留钨酸铅晶体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改善其光学性能。本发明Y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抽真空或充入惰性保护气体。

    Yb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6084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072441.2

    申请日:2007-07-02

    Abstract: Yb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钨酸铅晶体存在VPb、VO及晶体诱导色心Pb3+、O-和F缺陷,光学性能差的问题。Yb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由氧化钨、氧化铅、氧化镱和氧化锌制成;氧化钨与氧化铅的摩尔比为1∶1,氧化镱的掺杂量为氧化钨和氧化铅总质量的50~300ppm,氧化锌的掺杂量为氧化钨和氧化铅总质量的50~1050ppm。制备方法:1.烧结;2.采用提拉法生长晶体。本发明在钨酸铅晶体中掺杂元素镱和锌,在保留钨酸铅晶体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改善其光学性能。本发明Yb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抽真空或充入惰性保护气体。

    Yb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7759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10072441.2

    申请日:2007-07-02

    Abstract: Yb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钨酸铅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钨酸铅晶体存在VPb、VO及晶体诱导色心Pb3+、O-和F缺陷,光学性能差的问题。Yb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由氧化钨、氧化铅、氧化镱和氧化锌制成;氧化钨与氧化铅的摩尔比为1∶1,氧化镱的掺杂量为氧化钨和氧化铅总质量的50~300ppm,氧化锌的掺杂量为氧化钨和氧化铅总质量的50~1050ppm。制备方法:一、烧结;二、采用提拉法生长晶体。本发明在钨酸铅晶体中掺杂元素镱和锌,在保留钨酸铅晶体原有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改善其光学性能。本发明Yb和Zn双掺杂钨酸铅晶体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抽真空或充入惰性保护气体。

    具有观察及排气装置的钨酸铅晶体生长炉

    公开(公告)号:CN1936107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010555.X

    申请日:2006-09-15

    Abstract: 具有观察及排气装置的钨酸铅晶体生长炉,它涉及晶体生长炉。它为了解决现有单晶炉无法观察晶体生长情况,不利于参数的调整,密封性差,氧化铅易挥发外泄有毒气体,给人身健康带来危害的问题。本发明的观察孔(7)设在保温罩(2)的上部外侧与保温罩(2)内腔相连通,保温盖(6)覆盖在观察孔(7)的上方,排气管(8)的底端设在炉体的顶部与炉腔相贯通,滑轮(3)由吊杆(5)吊固在保温罩(2)的上方,提拉绳(4)的一端与保温盖(6)的上平面连接,提拉绳(4)的另一端绕滑轮(3)穿过炉体到炉外。该炉可观察晶体生长的情况,以利调整最佳的钨酸铅晶体生长参数,排气管能将挥发外泄的氧化铅有毒气体排出室外,减少对人身的危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