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流量偏工况水轮机泄水锥打2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0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110898.1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流量偏工况水轮机泄水锥打2孔的方法,包括根据该大流量偏工况确定泄水锥及尾水管部分的压力分布,从而确定低压区范围,确定涡带初生的地方;泄水锥及尾水管部分的压力分布呈对称性,低压区处于泄水锥出口处,当压力低于当地汽化压力,将产生空化涡带,即涡带初生的地方,根据涡带初生的地方实施打孔措施,所述打孔措施为对泄水锥打2孔,所述打2孔的泄水锥为沿着短直型的泄水锥轴心,相对穿孔的构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轮机组内部的非定常流动问题,尤其是尾水管内涡带及相应压力脉动问题。

    低速比液力变矩器及导叶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0720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426343.X

    申请日:2013-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低速比液力变矩器及导叶调节方法。包括壳体、泵轮、二级导轮、二级涡轮、一级导轮和一级涡轮,泵轮安装在泵轮力矩输入轴上,一级涡轮与二级涡轮直连在一个共同的涡轮力矩输出轴上,一级导轮固定安装在一级涡轮与二级涡轮之间的壳体上,二级导轮位于泵轮与二级涡轮之间,二级导轮的叶片为与导叶调节机构相连的可调叶片,在壳体中工作液体从泵轮进入一级涡轮,经由一级导轮、二级涡轮和二级导轮再进入泵轮形成液流循环。本发明主要用于风力发电机械传动系统中,该低速比液力变矩器只传递一小部分的输入功率,但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调节涡轮转速,并保证发电机输入转速恒定。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可靠工作。

    低速比液力变矩器及导叶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0720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6343.X

    申请日:2013-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低速比液力变矩器及导叶调节方法。包括壳体、泵轮、二级导轮、二级涡轮、一级导轮和一级涡轮,泵轮安装在泵轮力矩输入轴上,一级涡轮与二级涡轮直连在一个共同的涡轮力矩输出轴上,一级导轮固定安装在一级涡轮与二级涡轮之间的壳体上,二级导轮位于泵轮与二级涡轮之间,二级导轮的叶片为与导叶调节机构相连的可调叶片,在壳体中工作液体从泵轮进入一级涡轮,经由一级导轮、二级涡轮和二级导轮再进入泵轮形成液流循环。本发明主要用于风力发电机械传动系统中,该低速比液力变矩器只传递一小部分的输入功率,但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调节涡轮转速,并保证发电机输入转速恒定。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可靠工作。

    一种实现衰减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20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282053.3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一种实现衰减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湍流实验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存在实验系统复杂、体积庞大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的水箱设置在底架上,底架的上端面上开有泄水口,泄水管设置在底架的底端,泄水管阀门设置在泄水管上,多根支撑杆设置在水箱内,支架设置在水箱的上端,第一转动轴和电机均设置在支架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套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两个轴承座并列设置在水箱内,第二传动轴设置在两个轴承座上,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套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各通过一根皮带连接,网格设置在水箱内,网格固定在皮带的一端上,且网格与皮带同步运动。本发明适用于衰减各向同性湍流实验中。

    一种实现衰减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2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82053.3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一种实现衰减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湍流实验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存在实验系统复杂、体积庞大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的水箱设置在底架上,底架的上端面上开有泄水口,泄水管设置在底架的底端,泄水管阀门设置在泄水管上,多根支撑杆设置在水箱内,支架设置在水箱的上端,第一转动轴和电机均设置在支架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套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两个轴承座并列设置在水箱内,第二传动轴设置在两个轴承座上,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套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各通过一根皮带连接,网格设置在水箱内,网格固定在皮带的一端上,且网格与皮带同步运动。本发明适用于衰减各向同性湍流实验中。

    一种基于微通道水力空化强化换热的散热装置及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62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66320.2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通道水力空化强化换热的散热装置及优化方法,涉及电子元器件散热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微通道散热器存在换热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微通道水力空化强化换热的散热优化方法,包括:建立微通道几何模型,其中包含矩形限流结构和类文丘里限流结构;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使网格节点数量一致;通过流体仿真软件设置计算参数,包括标准湍流模型、多相流模型和相变模型;在强迫对流工况下,通过数值模拟,监测壁面温度、流体速度和压力分布,提取努塞尔数、压降及综合性能评价参数;根据模拟结果优化限流结构的几何参数。适合应用于增强强迫对流和过冷沸腾工况下散热器的传热能力的工作中。

    一种基于水轮机全流场三维模拟方法的泄水锥打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024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110896.2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轮机全流场三维模拟方法的泄水锥打孔方法,包括建立模型测试实验系统,选取湍流模型,使用RANS模拟方法进行水轮机全流场三维非定常模拟,所述水轮机全流场三维模拟方法的计算包括几何建模、网格设置、数值方法、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设置,综合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数据,对不同流量偏工况下的不同泄水锥打孔模型进行测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轮机组内部的非定常流动问题,尤其是尾水管内涡带及相应压力脉动问题。

    一种基于大流量偏工况水轮机泄水锥打2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0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10898.1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流量偏工况水轮机泄水锥打2孔的方法,包括根据该大流量偏工况确定泄水锥及尾水管部分的压力分布,从而确定低压区范围,确定涡带初生的地方;泄水锥及尾水管部分的压力分布呈对称性,低压区处于泄水锥出口处,当压力低于当地汽化压力,将产生空化涡带,即涡带初生的地方,根据涡带初生的地方实施打孔措施,所述打孔措施为对泄水锥打2孔,所述打2孔的泄水锥为沿着短直型的泄水锥轴心,相对穿孔的构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轮机组内部的非定常流动问题,尤其是尾水管内涡带及相应压力脉动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