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0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45363.5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大功率接收端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适应动态大功率无线供电的接收端交错并联中点电容均压的三电平电路结构,以满足高电压输入和大电流输出的接收端负载需求。本发明基于上述电路拓扑提出一种变参数重复前馈+双闭环解耦合稳压恒流复合控制方法,保证输出波动与参数变化时的负载功率输出稳定,并利用锁相环采集纹波变化更新重复控制器增益系数,使控制系统具有快速稳定的速度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778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94272.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软件imagej批量处理磷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图像中孔隙参数的识别方法,涉及磷酸镁水泥微观结构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软件imagej批量处理磷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图像中孔隙参数的识别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MPC的SEM图像数据量大,单纯依靠人工分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ImageJ软件实现了对批量磷酸镁水泥胶凝材料孔隙参数的图像识别,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人为判断的主观性和误差且结合了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为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方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55644.X
申请日:2023-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中零电压切换或零相角输入的拓扑参数设计方法。基于恒流和恒压模式转换的最小单元,即恒流模式转为恒压模式或恒压模式转为恒流模式,提出额外补偿器件的添加原则;将额外补偿器件串联在恒流支路或额外补偿器件并联在恒压支路;对带补偿的拓扑结构进行拓扑拆分,以谐振T网络为基本单元进行阻抗转换,可直接计算得到额外补偿参数,所述的额外补偿参数为零电压切换或零相角输入的拓扑参数。基于此发明提出的补偿器件的添加原则,可得到拓扑结构所有的补偿位置;此发明提出的额外补偿参数的计算方法更简单,相比于传统的根据仿真结果得参数值的方法,此方法大大缩短了参数的设计周期,更有利于系统的参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69647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011564975.9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强解耦偏移适应性的无线电能信息同步传输装置。所述能量发射端配合能量接收端使用;所述直流电源与逆变电路相连接,所述逆变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补偿电路相连接,所述补偿电路与能量发射线圈相连接;所述能量接收线圈与补偿电容C3相连接,所述补偿电容C3与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与电压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与负载相连接;所述信息发射端配合信息接收端使用;所述外围处理电路与信息发射线圈相连接;所述外围处理电路与信息接收线圈相连接。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能量对信息传输造成的干扰大,传输功率小,信息传输速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084855.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零相角恒流恒压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包括直流电压源Uin、逆变单元、原边补偿网络、发射线圈Lp2、接收线圈Ls、副边补偿网络、整流单元和负载电阻R;所述直流电源Uin连接逆变单元,所述逆变单元连接原边补偿网络和发射线圈Lp2,所述发射线圈Lp2与接收线圈Ls互感,所述接收线圈Ls和副边补偿网络与整流单元连接,所述整流单元连接负载电阻R;本发明不需要引入开关或复杂的控制电路,消除了切换开关、控制电路等的功率损耗和器件散热问题,通过对拓扑结构构建以及参数关系的设置,实现在变耦合系数情况下,仅通过两个固定工作频率切换实现恒流/恒压工作模式转换,且两种工作模式均满足零相角,系统的传输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084848.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零相角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参数设计方法,无线充电系统具体包括直流电压源UDC、逆变桥、原边补偿网络、发射线圈Lp2、接收线圈L's1、副边补偿网络、整流桥和负载电阻R;所述直流电压源UDC连接逆变桥,所述逆变桥与原边补偿网络和发射线圈Lp2相连接,所述发射线圈Lp2与接收线圈L's1互感,所述接收线圈L's1与副边补偿网络以及整流桥相连接,所述整流桥连接负载电阻R;本发明实现了在变耦合系数情况下,仅通过两个固定工作频率切换实现恒流/恒压工作模式转换,且两种工作模式均满足零相角。此外,通过补偿拓扑对整流单元高次谐波的抑制,使系统的输出电流、电压值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055695.2
申请日:2023-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的双谐振拓扑及其参数设计方法。输入交流电压Uin与原边补偿电感Lp1相连接,原边补偿电感Lp1分别与原边补偿电容Cp11和原边补偿电感Lp0相连接,原边补偿电感Lp0与原边补偿电容Cp0相连接,原边补偿电容Cp0分别与原边补偿电容Cp12和原边补偿电容Cp2相连接,原边补偿电容Cp2与发射线圈Lp2相连接,输入交流电压Uin分别与发射线圈Lp2、原边补偿电容Cp12和原边补偿电容Cp11相连接;发射线圈Lp2与接收线圈Ls2之间的互感为M,接收线圈Ls2与副边补偿电容Cs2相连接,副边补偿电容Cs1与副边补偿电感Ls1并联后分别与副边补偿电容Cs2和等效电阻Re相连接,等效电阻Re与接收线圈Ls2相连接。本发明提出的拓扑结构在变耦合系数下实现恒流恒压输出,且两种模式下始终满足零相角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4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615504.4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相半圆柱体曲面线圈的旋转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结构相同、尺寸不同的同轴嵌套的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原边线圈包括均匀分布而围合成一圆柱筒状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各相线圈自身围合角度为180°,任意两相线圈绕组之间的机械角度为120°;副边线圈包括均匀分布而围合成一圆柱筒状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各相线圈自身围合角度为180°,任意两相线圈绕组之间的机械角度为120°;原边线圈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在空间位置上分别对应于副边线圈的a相、b相和c相线圈。该装置采用滑环供电,避免电子设备直接接触,可有效解决传统导电滑环存在的电刷磨损,局部过热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14633.1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相交叉绕线式曲面线圈的旋转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旋转轴、屏蔽层及结构相同、尺寸不同的同轴嵌套的接发线圈,屏蔽层设置在旋转轴外层;发射线圈包括均匀分布在屏蔽层外层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各相线圈自身围合角度为360°,任意两相线圈绕组之间的机械角度为120°;接收线圈包括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以内且屏蔽层以外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各相线圈自身围合角度为360°,任意两相线圈绕组之间的机械角度为120°;发射线圈的A相、B相和C相线圈在空间位置上分别对应于接收线圈的a相、b相和c相线圈。该装置避免了旋转装置采用滑环供电方式存在的接触摩擦严重、可靠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961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18974.8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7/00 , A41D1/00 , A41D13/11 , A41D27/20 , A62B7/10 , A62B9/00 , A62B9/06 , H02J7/32
Abstract: 一种运动自发电除霾口罩套装,属于自发电设备领域。交流电线的电力输入端在手环内部与人力电磁发电机的电力输出端电连接,交流电线的电力输出端与整流器的电力输入端电连接,正极线和负极线的电力输入端分别连接每个温差发电机的正极和负极上,同时正极线和负极线的电力输入端还连接整流器的电力输出端,正极线和负极线的电力输出端在衣身的夹层中与稳压器的电力输入端连接,稳压器的电力输出端与USB充电头的电力输入端连接,USB充电头连接机盒底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的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机盒的电源输出端和口罩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温差发电机和手环组合发电,产生电能,实现了运动即给口罩充电的功能,免去了充电的后顾之忧,节能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