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72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247326.3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严寒地区蓝绿空间降温效应定量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得到蓝绿空间潜在降温范围;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器低空拍摄蓝绿空间区域图像;按照多点不同距离使用仪器测量蓝绿空间微气候数据;记录受试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并用问卷调查受试者的热舒适感知,结合建立人体热感觉模型;将实测及问卷得到微气候数据输入到软件中计算得到相应的热舒适指标数据,并与人体热感觉模型整合;采用微气候模拟软件建模,同时与实测数据结合,较准确定量蓝绿空间降温效应,得到热舒适友好的蓝绿空间空间规划布局方式。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量化严寒地区蓝绿空间降温效应,对热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研究,为区域热环境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7326.3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严寒地区蓝绿空间降温效应定量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得到蓝绿空间潜在降温范围;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器低空拍摄蓝绿空间区域图像;按照多点不同距离使用仪器测量蓝绿空间微气候数据;记录受试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并用问卷调查受试者的热舒适感知,结合建立人体热感觉模型;将实测及问卷得到微气候数据输入到软件中计算得到相应的热舒适指标数据,并与人体热感觉模型整合;采用微气候模拟软件建模,同时与实测数据结合,较准确定量蓝绿空间降温效应,得到热舒适友好的蓝绿空间空间规划布局方式。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量化严寒地区蓝绿空间降温效应,对热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研究,为区域热环境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