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7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09808.9
申请日:2020-0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涡旋共振多级会切场的微牛级离子推进装置,属于等离子体推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涡旋共振多级会切场的微牛级离子推进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微牛级推力器无法满足在空间引力波探测、空间重力场探测等重大任务中的推力大范围可调、高精度推力控制等需求的问题。它包括放电腔体、屏栅和加速栅,所述屏栅和加速栅固定在放电腔体的开口端,所述放电腔体内部同轴固定设置有石英护板,所述放电腔体包括环形壁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设置在环形壁板的一端,所述底板上靠近石英护板的一端面设置有多个盘香形天线,盘香形天线在底板上形成周期性拓扑结构阵列,所述环形壁板的侧壁设置有多级环形永磁铁。它主要用于等离子体的推进。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5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71348.2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霍尔推力器通道壁面侵蚀产物的光学监测方法,涉及等离子体光谱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在传统发射光谱法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监测方法,实现光谱仪的长时间有效工作的问题。方法包括:根据发射光谱法采集工质原子谱线信号;采集图像形式的痕量侵蚀产物信号;利用碰撞辐射模式和先进介标测定法处理侵蚀产物光谱信号,获得不同位置的侵蚀产物密度信息,计算不同位置的侵蚀产物密度;根据不同位置的侵蚀产物密度,计算不同位置处的侵蚀速率;根据不同位置处的侵蚀速率对霍尔推力器寿命进行评估,获得监测结果。应用于光学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1404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091498.2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点火装置,包括圆柱形放电腔体、磁轭、天线、放射性薄片、屏蔽环、屏栅和加速栅,磁轭位于圆柱形放电腔体的底部,屏栅和加速栅依次固定在圆柱形放电腔体的顶部,在磁轭内部装有内磁环和外磁环;磁轭中心与波导相连接,在波导靠近屏栅的一端拧有天线;在天线与屏栅之间的圆柱形放电腔体的内壁面上平行设置两个屏蔽环,且两个屏蔽环之间设有间隙,两个屏蔽环均与圆柱形放电腔体同轴布置,在两个屏蔽环之间的间隙处放置放射性薄片;在屏栅与加速栅之间设有绝缘层。本发明增大了ECR离子推力器放电腔体中的电子数,使其更多地与中性气体碰撞,增大了等离子密度,从而使ECR离子推力器点火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21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087501.3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间距的压电栅极,包括带有卡头的屏栅极、带有卡头的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环形隔热绝缘陶瓷片、环形压电陶瓷、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和加速栅极,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套设在屏栅极上,且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的卡头与屏栅极的卡头相配合,环形压电陶瓷套设在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上,环形隔热绝缘陶瓷片设置在环形压电陶瓷的顶部,环形压电陶瓷的底端与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的卡头固定,环形压电陶瓷的顶端与环形隔热绝缘陶瓷片固定,并在两端的高温固化导电胶中各加入一根导线,两根导线的另一端均与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连接。本发明利用压电陶瓷来改变栅极之间的距离,匹配因推力改变所需的电压变化,从而保持栅极的离子光学束流聚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71353.3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等离子体推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推进器在轨状态的近场羽流成像监测方法。S1:在地面和在轨条件分别为同一型号的等离子体推进器搭建近场羽流的成像监测装置;S2:在地面条件下启动等离子体推进器,根据不同的工况调节各项参数,拍摄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S3:基于S2中的不同工况参数和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进行拟合,建立二者映射的数据库;S4:当在轨的等离子体推进器运行时,在近场羽流稳定时拍摄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S5:将在轨拍摄的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与地面拍摄的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进行比对,判断在轨的等离子体推进器所处状况。本发明监测近场羽流能够帮助预测并解决等离子体推进器可能出现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14045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91498.2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点火装置,包括圆柱形放电腔体、磁轭、天线、放射性薄片、屏蔽环、屏栅和加速栅,磁轭位于圆柱形放电腔体的底部,屏栅和加速栅依次固定在圆柱形放电腔体的顶部,在磁轭内部装有内磁环和外磁环;磁轭中心与波导相连接,在波导靠近屏栅的一端拧有天线;在天线与屏栅之间的圆柱形放电腔体的内壁面上平行设置两个屏蔽环,且两个屏蔽环之间设有间隙,两个屏蔽环均与圆柱形放电腔体同轴布置,在两个屏蔽环之间的间隙处放置放射性薄片;在屏栅与加速栅之间设有绝缘层。本发明增大了ECR离子推力器放电腔体中的电子数,使其更多地与中性气体碰撞,增大了等离子密度,从而使ECR离子推力器点火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71353.3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天等离子体推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推进器在轨状态的近场羽流成像监测方法。S1:在地面和在轨条件分别为同一型号的等离子体推进器搭建近场羽流的成像监测装置;S2:在地面条件下启动等离子体推进器,根据不同的工况调节各项参数,拍摄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S3:基于S2中的不同工况参数和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进行拟合,建立二者映射的数据库;S4:当在轨的等离子体推进器运行时,在近场羽流稳定时拍摄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S5:将在轨拍摄的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与地面拍摄的近场羽流的成像照片进行比对,判断在轨的等离子体推进器所处状况。本发明监测近场羽流能够帮助预测并解决等离子体推进器可能出现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71348.2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霍尔推力器通道壁面侵蚀产物的光学监测方法,涉及等离子体光谱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在传统发射光谱法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监测方法,实现光谱仪的长时间有效工作的问题。方法包括:根据发射光谱法采集工质原子谱线信号;采集图像形式的痕量侵蚀产物信号;利用碰撞辐射模式和先进介标测定法处理侵蚀产物光谱信号,获得不同位置的侵蚀产物密度信息,计算不同位置的侵蚀产物密度;根据不同位置的侵蚀产物密度,计算不同位置处的侵蚀速率;根据不同位置处的侵蚀速率对霍尔推力器寿命进行评估,获得监测结果。应用于光学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87501.3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3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间距的压电栅极,包括带有卡头的屏栅极、带有卡头的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环形隔热绝缘陶瓷片、环形压电陶瓷、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和加速栅极,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套设在屏栅极上,且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的卡头与屏栅极的卡头相配合,环形压电陶瓷套设在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上,环形隔热绝缘陶瓷片设置在环形压电陶瓷的顶部,环形压电陶瓷的底端与环形隔热绝缘陶瓷套的卡头固定,环形压电陶瓷的顶端与环形隔热绝缘陶瓷片固定,并在两端的高温固化导电胶中各加入一根导线,两根导线的另一端均与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连接。本发明利用压电陶瓷来改变栅极之间的距离,匹配因推力改变所需的电压变化,从而保持栅极的离子光学束流聚焦状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