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0909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56031.8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动光学效应模拟系统,属于红外光学系统设计领域。所述气动光学效应模拟系统由黑体目标源、准直系统、分光镜、可变形镜、扩束系统构成,黑体目标源发出的红外光波经过准直系统准直后入射到分光镜上,由分光镜反射后进入可变形镜,经可变形镜反射后光波再次经过分光镜,经分光镜透射后进入扩束系统,经扩束系统扩束后充满被测系统入瞳。应用本系统可以仿真出气动光学效应的影响,为以后气动光学效应的消除做好准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969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5708.7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9
Abstract: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激光扩束匀光器,属于激光扩束领域。所述激光扩束匀光器依次由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级微透镜阵列、可变光阑和第二级微透镜阵列构成,三者的屏边平行,组成共轴系统。其中,第一级微透镜阵列和第二级微透镜阵列的微透镜元参数相同,微透镜元直径为p,微透镜阵列的后焦距为f;第一级微透镜阵列的直径为D1,可变光阑的最大直径为D2,第二级微透镜阵列的直径为D3,两级微透镜阵列之间的距离为d,可变光阑距第一级微透镜阵列和第二级微透镜阵列的距离分别为f和d-f。本发明通过应用微透镜阵列取代单透镜设计扩束系统,改善扩束光学系统像差质量,简化系统结构,提高扩束比,降低了系统装调的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00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92093.7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盲弹辐射能量数值仿真系统及方法。所述仿真系统由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模块、传热计算模块、各层颗粒吸收和衰减系数计算模块、各层光程计算模块四部分构成。本发明计算了药剂燃烧过程中的7步子反应的能量吸收与释放,计算了燃烧“火球”各层之间能量传递过程。计算获得的燃烧“火球”空间尺度、光谱辐射能量均与实验数据匹配良好,并且得到了连续易于分析的光谱辐射能量数据分布。与传统的应用实验测得“火球”表面温度再用黑体辐射定律计算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实验步骤,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精度和可靠性。该方法为强光致盲弹燃烧过程仿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作为工程计算的一种有效模型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009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392093.7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盲弹辐射能量数值仿真系统及方法。所述仿真系统由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模块、传热计算模块、各层颗粒吸收和衰减系数计算模块、各层光程计算模块四部分构成。本发明计算了药剂燃烧过程中的7步子反应的能量吸收与释放,计算了燃烧“火球”各层之间能量传递过程。计算获得的燃烧“火球”空间尺度、光谱辐射能量均与实验数据匹配良好,并且得到了连续易于分析的光谱辐射能量数据分布。与传统的应用实验测得“火球”表面温度再用黑体辐射定律计算的方法相比,省去了实验步骤,提高了计算效率、计算精度和可靠性。该方法为强光致盲弹燃烧过程仿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作为工程计算的一种有效模型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14259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56914.1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较色散原理宽带倍频装置,包括棱镜、透镜和晶体三部分,晶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透镜和棱镜,所述棱镜由棱镜I、棱镜II、棱镜III和棱镜IV组成,透镜由透镜I和透镜II组成,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有棱镜I、棱镜II、透镜I、晶体、透镜II、棱镜III和棱镜IV,相邻两个棱镜的边互相平行。本发明利用棱镜角色散的性质,把宽带超短脉冲中的光谱频率成分在空间上分开,而后用透镜聚焦,使各个频率成分的光波经透镜会聚后以适当的角度入射到BBO晶体,各个频率成分均满足相位匹配条件,这样恰好补偿了由晶体造成的相位失配。本发明所搭载的光路结构简单,各个光学元件均为常用材料,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008260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276160.9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共形整流罩最佳面型及参数的设计方法,属于导引头结构设计和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导弹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的空气阻力系数的大小、头罩的成像质量以及头罩的雷达散射特性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共形整流罩评价性能的综合指标来设计出空气阻力相对比较小、成像质量比较高、隐身性能比较好的最佳面型的二次曲面面型整流罩,其厚度为4mm,口径为180mm,整流罩长为180mm,外部双曲面离心率为1.021,内部双曲面离心率为1.01975。可以用于精确制导武器导引头的光学系统之中,通过使用这种面型的整流罩进而实现导弹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光学成像性能以及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0826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76160.9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共形整流罩最佳面型及参数的设计方法,属于导引头结构设计和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导弹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的空气阻力系数的大小、头罩的成像质量以及头罩的雷达散射特性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共形整流罩评价性能的综合指标来设计出空气阻力相对比较小、成像质量比较高、隐身性能比较好的最佳面型的二次曲面面型整流罩,其厚度为4mm,口径为180mm,整流罩长为180mm,外部双曲面离心率为1.021,内部双曲面离心率为1.01975。可以用于精确制导武器导引头的光学系统之中,通过使用这种面型的整流罩进而实现导弹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光学成像性能以及隐身性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