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847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791237.9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中空硫化铜和钌配合物的pH响应性复合纳米材料,所述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为:内核为中空介孔状硫化铜纳米颗粒;中空介孔状硫化铜纳米颗粒外通过静电吸附钌配合物,形成负载钌配合物的中空介孔硫化铜复合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中空介孔硫化铜纳米颗粒的制备;负载钌配合物的中空介孔硫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聚丙烯酸包覆的负载钌配合物的中空介孔硫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负载阿霉素的pH响应性的中空介孔硫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该复合纳米材料能够实现荧光成像,光动力疗法,光热疗法,化学疗法以及pH响应性药物释放的功能。该纳米材料可应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31592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299995.X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g NCs和G-四链体/NMM体系的免标记DNA分子器件,构建了dsDNA-loop-C6结构为模板合成的纳米银簇,结合分割G4-四链体结构/NMM两种荧光探针的构建,形成黄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荧光输出,构建了双输出的分子逻辑门,以黄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强度为判断依据,当荧光强度归一化数值大于0.45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不同的DNA链的输入会对这两种荧光探针产生不同的影响,会有不同荧光信号的输出。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本发明构建了2-to-1和4-to-2的两种编码器、1-to-2的解码器、半加器及半减器这五种DNA分子逻辑门,可用来检测不同的DNA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07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95971.5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28 , G01N2021/6432 ,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荧光染料NMM、G?四链体DNA、冠醚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分子逻辑门构建方法,所述的分子逻辑门是基于荧光染料NMM与G?四链体DNA或冠醚接触荧光强度增强,荧光染料NMM与金属离子接触荧光淬灭的原理构建而成的,以荧光染料NMM的荧光强度为判断依据,当荧光强度小于75时,输出为0,当荧光强度大于75时,输出为1;所述的分子逻辑门包括INHIBIT型逻辑门、IMPLY1型逻辑门和IMPLY2型逻辑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构建方法构建高效灵敏,简单,快速,选择性好,可应用于抗肿瘤的研究,金属离子和氨基酸的检测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53193.3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4]芳烃腺嘌呤衍生物?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物由氧化石墨烯与杯[4]芳烃腺嘌呤衍生物通过酰胺键连接形成;制备方法包括:(1)将氧化石墨烯进行酰氯化;(2)用有机溶剂溶解过量的杯[4]芳烃腺嘌呤衍生物,加入酰氯化的氧化石墨烯粉末常温下搅拌6~96h,得到黑色颗粒悬浮液,离心分离,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然后加入蒸馏水进行离心分离,烘干,得到黑色粉末,即为杯[4]芳烃腺嘌呤衍生物?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应用在癌基因启动子区G?四链体的识别、结合或稳定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能够为G?四链体提供通过生物大环分子检测的新的选择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764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153193.3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4]芳烃腺嘌呤衍生物‑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物由氧化石墨烯与杯[4]芳烃腺嘌呤衍生物通过酰胺键连接形成;制备方法包括:(1)将氧化石墨烯进行酰氯化;(2)用有机溶剂溶解过量的杯[4]芳烃腺嘌呤衍生物,加入酰氯化的氧化石墨烯粉末常温下搅拌6~96h,得到黑色颗粒悬浮液,离心分离,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然后加入蒸馏水进行离心分离,烘干,得到黑色粉末,即为杯[4]芳烃腺嘌呤衍生物‑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应用在癌基因启动子区G‑四链体的识别、结合或稳定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能够为G‑四链体提供通过生物大环分子检测的新的选择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88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59912.7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K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ET基因构象变化引起荧光染料硫黄素T荧光强度变化的温度计的构建,具体为:将荧光染料硫黄素T(ThT)和RET按1:1的摩尔比混合,加入Tris‑HCl缓冲溶液,调整pH=7,8和9。本发明构建的体系对pH和温度有明显响应,尤其在pH为7、8、9时,随温度升高,ThT的荧光强度有规律的下降,据此可设计成温度计。因为人体内pH在7左右,所以针对pH=7,在25‑40℃之间,设计成“体温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77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20824.3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96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灵敏度可回收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生物传感器是以纳米级石墨烯为载体,通过抗体与纳米级石墨烯之间形成肽键,将抗体负载在纳米级石墨烯上;制备时,将氧化石墨烯或羧基化石墨烯加入酸性缓冲溶液中,超声分散;加入偶联剂及催化剂,反应,离心分离,保留剩余固体I,加入到碱性缓冲溶液中,超声分散,再加入抗体,反应,离心分离,保留剩余固体II,加入到封闭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后,继续反应1‑2小时,随后离心分离,保留剩余固体III,加入到碱性缓冲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保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与抗体结合牢固,检测效率高,经济成本低,检测下限可以达到100pg/ml以下,回收率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7696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10564.2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吡啶手性钌(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钌配合物[Ru(bpy)2(dppz)]2+的主配体dppz上引入咪唑啉酮(Imidazolone,idzo),制备得到了两个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手性钌配合物,运用荧光滴定、结合比、热变形、圆二色谱(CD)等手段研究了这两个手性对称的钌配合物对不同G-四链体亲和能力及对结构的识别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手性钌配合物对由钠离子诱导的反平行构象的端粒G-四链体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手性选择性,左旋的对映体对钠离子诱导的反平行构象的端粒G-四链体的键合与稳定能力明显强于右旋的钌配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724287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382942.1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D2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1’-二羟基-5,5’-联四唑铵盐及其制备方法,1,1’-二羟基-5,5’-联四唑铵盐的结构式为1,1’-二羟基-5,5’-联四唑铵盐的气体生成量为53.53mol/kg,热分解温度为301.27℃,制备1,1’-二羟基-5,5’-联四唑铵盐的方法为:制备1,2-二氯代乙二醛肟;制备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水合物;将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水合物溶于水中,配制1,1’-二羟基-5,5’-联四唑的水溶液;在20℃下,将氨水溶液滴加到1,1’-二羟基-5,5’-联四唑的水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1,1’-二羟基-5,5’-联四唑铵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1,1’-二羟基-5,5’-联四唑铵盐具有较高的气体生成量和较高的热分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64676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010533717.4
申请日:2010-11-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B17/00 , C09B57/00 , C09B57/10 , C12Q1/6816 , C12Q2563/137
Abstract: 一种钌(Ⅱ)多吡啶配合物,是以联吡啶(bpy)或邻菲啰啉(phen)作为辅助配体,以二吡啶[3,2-a:2′,3′-c]并吩嗪-11,12-咪唑(dppzi)作为主配体的配合物。其制备步骤包括:用5-硝基苯并咪唑制备5,6-二硝基苯并咪唑;用水合肼和钯碳将5,6-二硝基苯并咪唑还原为5,6-二氨基苯并咪唑;用邻菲啰啉-5,6-二酮与5,6-二氨基苯并咪唑制备dppzi,用三氯化钌、联吡啶和氯化锂制备cis-[Ru(bpy)2Cl2].2H2O;用三氯化钌、邻菲啰啉和氯化锂制备cis-[Ru(phen)2C12].3H2O;用dppzi与cis-[Ru(bpy)2Cl2].2H2O或cis-[Ru(phen)2Cl2].3H2O在氩气保护下加热回流,冷却,加六氟合磷酸铵析出沉淀,过滤,柱层析,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的钌多吡啶配合物可作为G-四链体DNA分子光开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