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57217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46682.8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998 , A61P1/04 , A61K35/12 , A61K35/37 , A61K35/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的一种治疗胃溃疡中成药,它是按下述按重量份:白芨9-11、白蔹9-11、甘草9-11、鸡内金4.5-6.5、牛黄0.4-0.6、炙建曲9-11、麦芽9-11及牛脂15-20;将白芨、白蔹、甘草及鸡内金加水煎煮,过滤,浓缩滤液并干燥,制成粉;牛黄、炙建曲及麦芽在微粉机中粉碎,粒径在5um以下;加到40℃2-45℃的牛脂中混匀,调制成颗粒;对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进行治疗试验,用药前平均溃疡面积可达81.24mm2,治疗10天后减小到0.05mm2,治疗14天后,模型对照组已全部死亡;用药组精神状态很好,活动自由,与正常无任何差异,解剖后观察,肉眼已完全观察不到溃疡,治愈率近100.00%。
-
公开(公告)号:CN10303136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403602.2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的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细菌,是能准确获取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VBNC细菌研究模型,解决了VBNC维持期内的细菌,其生物学性质难以稳定存在,而且极易在研究过程中突然消失,使细菌转入真正死亡期,使得研究者无法做更为深入地研究的瓶颈问题,从而为客观揭示VBNC形成机制奠定基础。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细菌,是在不良环境中能持续存活的“菌种”,作为益生菌制剂及疫苗等方面,提高保质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似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可培养细菌的制备和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26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42548.8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学检测培养环境自调节式培养装置,包括自调节式培养箱与培养皿,自调节式培养箱外部设置有控制面板,自调节式培养箱内部固定连接有传感器组,本发明中,并通过控制面板设置和管理自调节式培养箱内部的预设参数,通过传感器组内部设置的传感器模块实时检测培养环境中各项参数并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电信号处理并传输给控制面板内部设置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的参数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控制操作,控制模块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并基于预设的算法或控制策略进行决策,控制模块将决策信号传递给执行模块进行相应的控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2357217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346682.8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998 , A61P1/04 , A61K35/12 , A61K35/37 , A61K35/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的一种治疗胃溃疡中成药,它是按下述按重量份:白芨9-11、白蔹9-11、甘草9-11、鸡内金4.5-6.5、牛黄0.4-0.6、炙建曲9-11、麦芽9-11及牛脂15-20;将白芨、白蔹、甘草及鸡内金加水煎煮,过滤,浓缩滤液并干燥,制成粉;牛黄、炙建曲及麦芽在微粉机中粉碎,粒径在5um以下;加到40℃2-45℃的牛脂中混匀,调制成颗粒;对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进行治疗试验,用药前平均溃疡面积可达81.24mm2,治疗10天后减小到0.05mm2,治疗14天后,模型对照组已全部死亡;用药组精神状态很好,活动自由,与正常无任何差异,解剖后观察,肉眼已完全观察不到溃疡,治愈率近100.00%。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749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03295.1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在GenBank中搜索三种亚型H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大量的试验和实际检测,筛选、优化出3对引物及其反应体系,所扩增的cDNA片段大小分别为427、312、和826bp。结果表明,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制成了同时检测三种亚型AIV的多重RT-PCR检测试剂盒,最低检出量均为10pg。而对多种鸡传染病及正常组织不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对三种亚型检测敏感性一致。基层实验室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确诊禽流感,定位到亚型,为禽流感的防控争取了时间,及时采取措施,使禽流感传播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1532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77066.1
申请日:2015-09-1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 Y02A50/4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虎皮兰黄酮,它是以新鲜的虎皮兰为原料,经过前处理得到干燥的虎皮兰粉末;超声乙醇提取;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获得;经硅胶层析纯化,得到了虎皮兰黄酮的四个组分TFS-a、TFS-b、TFS-c和TFS-d;虎皮兰黄酮,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MIC均为3.75mg/mL;虎皮兰黄酮TFS-b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负离子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分别为59.8%、78.6%、84.2%;虎皮兰黄酮及虎皮兰黄酮TFS-c和TFS-d组分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喉癌细胞系Hep-2和正常细胞系DK的生长无显著差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