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构件夹持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1330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90173.2

    申请日:2020-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件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架、连接杆、胀杆、胀套和驱动组件,连接杆与安装架滑动连接,胀套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架上并位于连接杆的下方,胀杆滑动穿设在胀套内,胀杆的上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胀杆的下端能够将胀套撑开以夹持住异构件,胀杆、胀套和连接杆共轴线,连接杆和胀套的外径均大于胀杆的直径,胀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胀套接触,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连接杆和胀杆下移并压缩弹簧。本发明使异构件夹持稳固,并能够用于夹持多种异构件,解决了异构件易脱落、气缸易损坏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抛光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0215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95156.6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抛光装置,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公转机构、自转机构以及抛光机构。公转机构包括公转电机、动力输入连接法兰、偏心调节结构、偏心调节旋钮以及动力输出连接法兰,偏心调节结构能够调节动力输入连接法兰的中线轴线与动力输出连接法兰的中心轴线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实现抛光机构绕着动力输入连接法兰中心轴线作公转运动;自转机构包括自转电机、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自转电机将动力依次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传递至自转轴,实现抛光机构绕着自转轴的中心轴线作自转运动。本发明提供的抛光装置克服了现有抛光装置结构复杂、整体尺寸大、动力传递不稳定、偏心距无法调节的问题。

    一种异构件夹持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61892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20166128.6

    申请日:2020-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构件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架、连接杆、胀杆、胀套和驱动组件,连接杆与安装架滑动连接,胀套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架上并位于连接杆的下方,胀杆滑动穿设在胀套内,胀杆的上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胀杆的下端能够将胀套撑开以夹持住异构件,胀杆、胀套和连接杆共轴线,连接杆和胀套的外径均大于胀杆的直径,胀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胀套接触,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连接杆和胀杆下移并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使异构件夹持稳固,并能够用于夹持多种异构件,解决了异构件易脱落、气缸易损坏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行星运动式抛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163412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2258151.8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运动式抛光装置,涉及光学元件精密抛光工具设备领域,其包括安装机架、驱动装置、主动轴、行星轴、中心固定轴、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抛光机构。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主动轴的一端相连,主动轴的另一端与抛光机构相连,用以使驱动装置驱动抛光机构进行自转运动;主动轴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中心固定轴的中心轴线具备一定的偏心距,驱动装置提供的动力可经由主动轴、第一传动机构、行星轴和第二传动机构传递给中心固定轴,以实现抛光机构相对于中心固定轴的中心轴线以一定的偏心距公转运动。该抛光装置能依靠一个电机驱动,实现抛光机构既能够绕自身轴线自转运动,又能以一定的偏心距进行公转运动。

    一种异构件智能双机器人检测磨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330659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308968.8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构件智能双机器人检测磨抛系统,主要解决了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异构件难以检测、磨削加工难、加工环境危害大、工人磨削效率低等问题。其中,检测磨抛系统包括传输装置、3D识别系统、工业机器人系统、激光检测装置、磨削装置、缺陷检测装置、系统控制柜和工控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实现了异构件的柔性磨抛加工,可完成对较高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的复杂曲面加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