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304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69206.3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Q30/06 , G06Q50/04 , G06F16/904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业工厂的智能可视化交互系统,属于智能可视化交互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企业和需求客户无法实现远程订货、监控生产现场和实时交流的问题。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端、客户端、后台管理端以及云服务器端,其中,信息采集端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和生产信息采集模块;客户端包括登录模块、产品介绍模块、线上展览模块、生产监控模块、个人信息模块和在线交流模块;后台管理端包括身份识别模块、订单建档模块、订单权限服务开放模块、样品设计模块、样品咨询模块、在线客服服务模块、系统维护与升级模块。本发明便利地实现了可视化线上远程订货和监控现场生产,使制造企业生产公开透明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制造企业与客户交流。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191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036327.X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曼光谱用多通道纳米粒子自动施加装置,其包括:一粒子施加单元,该施加单元包括一转动本体,该转动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样品瓶以及至少两个检测瓶,所述的样品瓶和检测瓶之间设有用于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抽到检测瓶中的泵,该转动本体上设有支架,支架上端设有一用于安装控制单元的硬件控制电路的安装盒;一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驱动粒子施加单元旋转,以使检测瓶能依次被一光纤探头检测;以及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包括硬件控制电路以及一计算机,其控制驱动单元和粒子施加单元的泵的运行。本发明使得整个检测过程自动化,同时可以在使用该设备中避免液体意外的接触到电子元件,提高检测装置的稳定性和操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76951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21260.X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17/15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传感器信号重构精度和计算量的平衡方法,涉及传感器。对一种现有的基于B样条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多功能传感器信号重构方法的精度和计算量进行平衡,其目标为使得平衡后的信号重构方法既能保证精度,计算量又相对较低。分别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和乘运算次数对信号重构方法的精度和计算量进行了量化;利用这两个参数设计了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样条的结构,使得适应度函数最小,以实现对信号重构方法精度和计算量的平衡。能够在保证精度较高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信号重构过程所需的计算量,同时也可以用于其他多功能传感器信号重构方法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538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446894.2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 G06F3/01 , G06F16/25 , G06F16/28 , G06T13/20 , G06T15/04 , G06T15/50 , G06T19/00
Abstract: 一种应用VR技术的智能家居演示系统,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以极小的场地空间、较低成本的通过VR技术完整再现一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技术要点:L‑DALI和L‑IOB控制器为核心控制部分,可自由编程并提供DALI、Modbus信号和普通输入输出接口;L‑VIS触控面板可实现人机交互;DX‑2300云路由器用于将控制器内的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用户的远程交互;本地服务器通过OPC UA与控制器双向通讯,并将数据信息与虚拟场景进行连接,最终使用VR设备可视化。本发明的控制部分采用实物设备,虚拟被控对象为家居场景虚拟化对象,采用实物设备来控制虚拟被控对象。本发明可用于教学展示、市场销售等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837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1189922.3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N5/372
Abstract: 一种CCD高速信号采集方法和装置,属于CCD高速信号采集技术领域,用以解决CCD高速采样时传统电荷清零方法清零时间过长且无法捕捉到有效信号的问题。本发明针对CCD高速采样时全靶面电荷难以清零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先检测有效靶面,确定光信号占用的靶面行数,再对靶面进行单行单列独特的清零方式,单次清零所花时间极短,根据采样间隔的时间执行对应次数的清零,不会因为单次清零时间过长导致错过采样信号,可以做到在高速采样的同时对靶面电荷最大程度的清零。
-
公开(公告)号:CN11158040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446890.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5B15/02 , G05B19/418
Abstract: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半实物兼容性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当前智能家居存没有将现实和虚拟进行深度融合,实物没有结合VR技术进行设计,导致当前智能家居存在兼容性不好以及受场地限制、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技术要点:本地PC用于提供虚拟场景,HTC Vive VR设备用于将虚拟场景转化为虚拟现实;客户端操作用户界面通过云服务器、云路由器对控制器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对家居的相关设备进行操作;客户端操作用户界面还通过云服务器、云路由器对控制器进行远程控制,通过控制器对本地PC的虚拟家居场景进行远程控制;客户可通过外网访问网页端进行对实物及虚拟家居场景进行操作。具有绿色舒适、兼容性强、可先觉体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9022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46766.8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汽车车身侧围外板总成的焊接产线,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实现汽车车身侧围外板总成的焊接的全面自动化、多工位并行、高效率生产。技术要点:所述焊接产线包括可旋转工作台、安装在可旋转工作台上的气动式夹具、两个定型焊接机器人、两个固型焊接机器人、抓取机器人;通过两个定型焊接机器人对气动式夹具的一个工作单元上的一组散件进行焊接定型,转运工位的抓取机器人将定型焊接后的工件进行抓取并沿滑轨运动至两个固型焊接机器人之间的对应对置,通过两个固型焊接机器人对所述工件进行固型焊接;抓取机器人将固型焊接后的工件转运至下料检测工位。本发明用于实现自动化焊接汽车车身侧围外板总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22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10486300.X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一种拉曼成像信号提取与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拉曼成像仪器中获得拉曼光谱信号;2)对所有的光谱谱图求平均谱图,并选择待观察物质的特征谱峰范围,从平均谱图中截取特定区域;3)根据步骤2)选出的特定区域,从所有拉曼光谱yi,j中截取待观察物质的特征谱峰范围;4)将每个拉曼光谱截取的谱峰数据(步骤3)所得)依次与平均谱图截取的谱峰数据(步骤2)所得)做相关运算,并取相关函数Ri,j(τ)的最大值ai,j;5)对所有的ai,j进行后处理,获得{bi,j};6)将{bi,j}归一化到0‑255之间,并平均分为若干份,每一份采用不同的颜色表征,根据{bi,j}的坐标画出拉曼成像色彩图。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仅涉及简单的加乘运算,计算速度较快,适合用于快速拉曼成像信号处理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7731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3875.5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2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镜自动化装配机,该眼镜自动化装配机包括转盘模块、镜片上料模块、镜腿上料模块、锁螺丝模块、检测模块和卸料模块,各模块之间独立动作,通过通信实现统一的控制,本发明一次可组装两副眼镜,而且每一个机构之间并行运动,只通过中间转盘衔接,生产效率高,另外,本发明使用的是根据镜片和镜腿的外形特制的治具来实现装配,确保不会损伤眼镜,且装配质量可靠,对于本发明所针对螺丝铰接类的眼镜,只需更换和调整相应配件,就可适用于不同外形尺寸眼镜的组装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87538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51690.4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 A01G31/02 , G05D27/02
Abstract: 无土栽培装置,涉及农作物种植。设有固定板、机架、人机界面、pH检测仪、电导仪、用电检测仪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灯管、定植板、液位传感器、培养液储存箱、管道、水泵、流利条、溢流口与二分开关快接球阀、培养床、温度传感器、风扇、主机、AD转换模块、温控模块、变频器、管道压力传感器、电磁阀、三通管。通过人机界面设置植物在不同生长周期的环境参数值,结合多种传感器执行器实现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照度、温湿度、CO2和管道压力值智能监控与实时调节,实现不同类型植物在生命周期内高效无土培育,为植物生长提供最适生长条件,充分节约人力与物力,显著提高作物质量与生长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