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咖啡环效应的颜色转换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7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84209.2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咖啡环效应的颜色转换层,包括基板、封装盖板和量子点层;基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量子点层包括一一形成于第一凹槽内的量子点单元;封装盖板键合于基板上,具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盖板单元,盖板单元分布有若干挥发孔,其中中心区域的挥发孔的分布密度大于边缘区域;基板的底部对应第一凹槽中心区域的热导率大于边缘区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作方法和应用。通过将设计有挥发通道的封装盖板与基板键合和对基板底部受热面的设计,实现了对溶剂挥发速率调控进而抑制咖啡环的目的,使量子点图案形貌更加规则、良好。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屏幕双向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3504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99131.1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屏幕双向通信系统,涉及可见光通信系统。设信号处理模块、信号编码模块、信号解码模块、电路判决模块、发送电路驱动模块、接收电路驱动模块、LED屏幕模块以及光偏振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设信号处理器,信号编码模块输入端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发送电路驱动模块设LED发送驱动电路与信号调制电路,LED屏幕模块由RGB三色LED组成;光偏振模块包含偏振片,偏振片贴在LED屏幕模块的表面;接收电路驱动模块设LED接收驱动电路、信号解调电路;信号解码模块的与接收电路驱动模块相连,将解调电路的输出信号还原为原始传输信号。LED屏幕可实时切换为发送端和接收端,无需额外添加光电探测器,简化通信系统。

    一种降低微型LED光通信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14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7531.8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微型LED光通信系统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在VLC系统的发射端通过预编码矩阵分别对第一用户的调制数据和第二用户的调制数据进行预编码,分别得到第一用户的预编码输出信号和第二用户的预编码输出信号;基于功率分配因子以及第一用户的预编码输出信号和第二用户的预编码输出信号的总功率对第一用户的预编码输出信号和第二用户的预编码输出信号进行组合计算,得到预编码频域信号;将预编码频域信号扩展为具有Hermitian对称性的扩展频域信号,对扩展频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预编码时域信号;对预编码时域信号进行μ律压缩处理,得到压缩信号,根据压缩信号计算得到峰值平均功率比。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PAPR。

    一种可抑制咖啡环效应的颜色转换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73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184209.2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咖啡环效应的颜色转换层,包括基板、封装盖板和量子点层;基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一凹槽,量子点层包括一一形成于第一凹槽内的量子点单元;封装盖板键合于基板上,具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盖板单元,盖板单元分布有若干挥发孔,其中中心区域的挥发孔的分布密度大于边缘区域;基板的底部对应第一凹槽中心区域的热导率大于边缘区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作方法和应用。通过将设计有挥发通道的封装盖板与基板键合和对基板底部受热面的设计,实现了对溶剂挥发速率调控进而抑制咖啡环的目的,使量子点图案形貌更加规则、良好。

    基于微通道与电泳沉积制备量子点色转换层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34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0484.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与电泳沉积制备量子点色转换层的方法,通过在阵列式排布的透明电极外围设置金属环绕电极和连接电极,并沉积绝缘层,对待沉积区域开口,采用微流道技术,与微通道盖板键合后向微通道通路中通入带电量子点溶液,结合电泳沉积技术,使量子点溶液沉积于待沉积区域的透明电极上形成量子点单元。将制备的量子点色转换层与Micro‑LED芯片阵列键合实现全彩化显示。本发明通过金属电极环绕透明电极的设计,并结合了微流道技术和电泳沉积技术,实现具有像素尺寸小、高PPI、高发光均匀性、沉积速度快、原材料利用率高、有利于大面积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制备,从而推动全彩Micro‑LED的产业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