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联机构的仿蛙式水陆两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071274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439974.X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联机构的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机械驱动组件、电机驱动组件以及外壳组件;其中机械驱动组件分左右两组机械驱动机构,每组均包括脚掌部分和由上下两组平面六杆机构组成的二自由度空间混联机构;电机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电机控制板和无线传输模块,电机控制每组机械驱动机构协同运动,模拟蛙类的两栖运动步态:通过起步以及摆腿两个阶段实现机器人在陆地环境爬行,通过拍击、滑行以及回复三个阶段实现机器人水下游动;外壳组件电机驱动组件包覆在其壳内,起到密封保护和减小阻力作用;本机器人用少量驱动实现蛙式仿生运动,集成度和运动效率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用于两栖仿生机理研究以及水陆勘探。

    一种足式-胸鳍混合驱动的水陆两栖蛙形仿生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559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407455.X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式‑胸鳍混合驱动的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包括游动行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环境感知系统和外壳组件系统;其中游动行走系统由左右胸鳍、多连杆后腿、弹性万向轮及活动脚蹼组成,活动脚蹼可绕后腿关节灵活转动;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数字舵机、直流电机、电机控制板、微型处理器及电源,各数字舵机与直流电机协同控制,实现机器人两栖步态:陆地环境行走,水下环境游动及上升下潜;环境感知系统包括双目相机、位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实时感知机器人周围环境信息,调整自身姿态;外壳组件系统起到密封防水和减小阻力作用;本机器人两栖步态完整,且环境感知能力强、自主运动能力高,可用于未知水陆环境探索和侦察。

    一种足式-胸鳍混合驱动的水陆两栖蛙形仿生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55977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407455.X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足式‑胸鳍混合驱动的水陆两栖仿生机器人,包括游动行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环境感知系统和外壳组件系统;其中游动行走系统由左右胸鳍、多连杆后腿、弹性万向轮及活动脚蹼组成,活动脚蹼可绕后腿关节灵活转动;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数字舵机、直流电机、电机控制板、微型处理器及电源,各数字舵机与直流电机协同控制,实现机器人两栖步态:陆地环境行走,水下环境游动及上升下潜;环境感知系统包括双目相机、位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实时感知机器人周围环境信息,调整自身姿态;外壳组件系统起到密封防水和减小阻力作用;本机器人两栖步态完整,且环境感知能力强、自主运动能力高,可用于未知水陆环境探索和侦察。

    一种基于混联机构的仿蛙式水陆两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0712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39974.X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联机构的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机械驱动组件、电机驱动组件以及外壳组件;其中机械驱动组件分左右两组机械驱动机构,每组均包括脚掌部分和由上下两组平面六杆机构组成的二自由度空间混联机构;电机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电机控制板和无线传输模块,电机控制每组机械驱动机构协同运动,模拟蛙类的两栖运动步态:通过起步以及摆腿两个阶段实现机器人在陆地环境爬行,通过拍击、滑行以及回复三个阶段实现机器人水下游动;外壳组件电机驱动组件包覆在其壳内,起到密封保护和减小阻力作用;本机器人用少量驱动实现蛙式仿生运动,集成度和运动效率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用于两栖仿生机理研究以及水陆勘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