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70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1039366.5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植物根际环境研究的根箱实验装置。包括前挡板、后挡板、U型根际隔板、尼龙网、土壤水收集管、持水底座、紧固螺丝、透气孔、进水孔;尼龙网附在U型根际隔板表面上,U型根际隔板和尼龙网位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并由紧固螺丝拧紧固定,U型根际隔板侧边设有土壤水收集孔,持水底座位于最底部。本发明根箱装置的每个隔板、持水底座都具有可拆卸性,可重复利用,解决了植物根际环境研究中土样、土壤水样采集的技术难题,进一步简化、准确化了毫米级别根际微域土壤和不同区域土壤水的采集方法,有利于研究作物根系不同位置的分异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准确研究根土界面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8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16320.6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2030/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分析领域的土壤污染物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三种不同赋存形态含量分析方法。针对目前普遍采用有机污染物总浓度评价土壤污染程度不够科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Tenax树脂吸附-有机溶剂萃取-碱热水解后有机溶剂再萃取进行分级提取的前处理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液相色谱与液质联用仪器检测分析技术,检测土壤中可溶态、吸附态及结合态三种不同赋存形态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该方法可准确定量分析在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三种不同赋存形态含量,将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以及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98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82874.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和SOM的河流水量聚类及水质评价方法,首先收集河流的各项资料数据,输入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中,得到河流的各节点的水动力数据以及各节点的污染浓度时间序列。然后将每个时刻河流流量数据输入SOM神经网络,得到合理分类的n×n种模式,这n×n种模式组合在一起得到河流流量的拓扑图。然后根据流量的聚类结果,继续利用SOM神经网络对各节点的污染浓度时间序列结果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各污染源对于河流污染分布的拓扑图,通过拓扑图得到污染源在一维河道的污染模式分类。本发明可以对一维河流的水量以及水质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可视化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98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1182874.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和SOM神经网络的河流水量聚类及水质评价方法,首先收集河流的各项资料数据,输入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中,得到河流的各节点的水动力数据以及各节点的污染浓度时间序列。然后将每个时刻河流流量数据输入SOM神经网络,得到合理分类的n×n种模式,这n×n种模式组合在一起得到河流流量的拓扑图。然后根据流量的聚类结果,继续利用SOM神经网络对各节点的污染浓度时间序列结果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各污染源对于河流污染分布的拓扑图,通过拓扑图得到污染源在一维河道的污染模式分类。本发明可以对一维河流的水量以及水质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可视化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5548389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510916320.6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分析领域的土壤污染物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三种不同赋存形态含量分析方法。针对目前普遍采用有机污染物总浓度评价土壤污染程度不够科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Tenax树脂吸附‑有机溶剂萃取‑碱热水解后有机溶剂再萃取进行分级提取的前处理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液相色谱与液质联用仪器检测分析技术,检测土壤中可溶态、吸附态及结合态三种不同赋存形态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该方法可准确定量分析在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三种不同赋存形态含量,将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以及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39366.5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植物根际环境研究的根箱实验装置。包括前挡板、后挡板、U型根际隔板、尼龙网、土壤水收集管、持水底座、紧固螺丝、透气孔、进水孔;尼龙网附在U型根际隔板表面上,U型根际隔板和尼龙网位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并由紧固螺丝拧紧固定,U型根际隔板侧边设有土壤水收集孔,持水底座位于最底部。本发明根箱装置的每个隔板、持水底座都具有可拆卸性,可重复利用,解决了植物根际环境研究中土样、土壤水样采集的技术难题,进一步简化、准确化了毫米级别根际微域土壤和不同区域土壤水的采集方法,有利于研究作物根系不同位置的分异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准确研究根土界面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27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39220.0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农业固体废弃物制备生物质炭基缓释有机肥的方法,是将农业固体废弃物经过高温热解后制备出高吸附容量的生物质炭,然后吸附经过处理后的农村有机废水,最后制备出生物质炭基缓释有机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生物质炭制备、2)生物质炭改性、3)农村有机废水预处理、4)生物质炭富集营养物质、5)制粒。农村有机污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去除大分子和颗粒物质,再用生物质炭进行吸附,将水体中的大量有机物和氮磷物质吸附到生物质炭孔道和表面积上,再经过制粒方法,制备出生物质炭基缓释有机肥,最后将该缓释肥投加到土壤中,起到改良土壤性质的作用,而生长出农作物又能提供制备生物质炭的原材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