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611849.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31 , C12N15/75 , C12N15/90 , C12N15/113 , C12N15/55 , C12N15/66 , A01N63/22 , A01P3/00 , A01P21/00 , C12R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免疫诱抗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上述植物免疫诱抗菌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大豆疫霉激发子PsPII1编码基因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基因组上而获得的转基因生防芽孢杆菌。上述转基因生防芽孢杆菌能够在植物根际生存过程中持续分泌大豆疫霉激发子PsPII1,其不仅能够减少大豆主要病原菌对黄化苗的侵染,还能提高大豆植株对病原菌的抗性;且在大田体系中验证,经转基因生防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的大豆株高显著增高,大豆的单株荚数增加,大豆产量显著提高,其对大豆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14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6021.6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醛类化合物3‑methylorcinaldehyde在防治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所述醛类化合物名称为3‑甲基苔色醛(3‑methylorcinaldehyde),分离自紧密篮状菌(Talaromyces adpressus)PK‑1次生代谢产物。Talaromyces adpressus PK‑1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编号为CGMCC No.40517。本发明公开的PK‑1代谢产物3‑methylorcinaldehyde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菌株液体发酵,浸膏浓缩,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等步骤。化合物3‑methylorcinaldehyde对大豆根腐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可作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新型杀菌剂或者先导化合物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11849.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21 , C12N15/31 , C12N15/75 , C12N15/90 , C12N15/113 , C12N15/55 , C12N15/66 , A01N63/22 , A01P3/00 , A01P21/00 , C12R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免疫诱抗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上述植物免疫诱抗菌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大豆疫霉激发子PsPII1编码基因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基因组上而获得的转基因生防芽孢杆菌。上述转基因生防芽孢杆菌能够在植物根际生存过程中持续分泌大豆疫霉激发子PsPII1,其不仅能够减少大豆主要病原菌对黄化苗的侵染,还能提高大豆植株对病原菌的抗性;且在大田体系中验证,经转基因生防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的大豆株高显著增高,大豆的单株荚数增加,大豆产量显著提高,其对大豆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