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4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20697.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汐能发电装置,本发明涉及潮汐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有发电机构支撑装置,所述发电机构支撑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水上建筑平台,所述水上建筑平台的上表面承托设置有潮汐能发电展示建筑。本发明的潮汐能发电设备主要受众是工作人员和青少年。其更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工作人员通过船或者直升机的方式登入该发电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也可以在休息室进行休息。并更好的利用上部分空间进行潮汐能发电的科普教育。其中设置有科普教育平台,展厅。青少年通过船或者快艇的方式登入该设施,可以先去一层的展台通过观看视频或者文字解说,了解潮汐能发电的历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93800.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重韬 , 马跃 , 彭柏 , 周子阔 , 曲洪泽 , 姜蕴洲 , 李欣怡 , 姚艳丽 , 王艺霏 , 那琼澜 , 李信 , 李坚 , 温馨 , 张海明 , 凡航 , 杨柳青 , 刘敦楠 , 李明轩 , 段赟杰 , 谢天与 , 郭文贤 , 张祖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虚拟电厂预测方法和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历史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历史时间序列数据的频率特性进行切片分割;将时间ID和变量ID嵌入到历史时间序列切片数据;将包含时间ID和变量ID的历史时间序列切片数据进行多变量注意力机制处理;将多变量注意力机制处理后的输出切片进行合并提示前缀模块的transformer机制处理;根据合并提示前缀模块的transformer机制处理后的输出切片,得到混合分布的预测输出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虚拟电厂内部各资源的发用电时序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915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04345.9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其中,该充电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气象数据,并将气象数据输入至预设发电量预测模型,输出预测结果,基于预测结果以及基础电价,确定每一时刻的使用电价,对于在目标区域内充电的每辆电动汽车,基于使用电价以及电动汽车的当前电池状态、电池容量,确定电动汽车的功率调整因子,基于预设充电策略以及功率调整因子,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提供一种平衡新能源发电量与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的充电策略,导致无法对电动汽车进行有效充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2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06384.5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工业用户的需求响应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工业用户历史负荷数据和历史需求响应数据;对工业用户负荷可调成分进行分析与辨识;针对工业用户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将负荷分解到各类工业设备上;对需求响应量与激励价格关系进行分段拟合。本发明,分别对不同类型负荷的响应量与激励价格关系进行分析,更精确地描述工业用户需求响应的经济特性,结合负荷成分辨识的方法,针对不同负荷成分单独分析,分段得到响应负荷量与激励价格关系,无需对工业用户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建模,大大减小了需求响应特性分析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79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84980.4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安徽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30/0202 , G06Q30/0204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价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权重组合机制和深度学习的点‑区间电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电力市场的电价数据,得到原始数据;S2,数据分解: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S3,电价值预测:使用多目标优化黏菌MOSMA算法进行权重的确定,得到最终的电价预测值;S4,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区间预测:在得到最终的电价预测值后,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计算预测误差的分布情况,并根据设定的置信度计算电价的置信区间;本发明,有助于电力市场的各方参与者更加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投机行为,提高电力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03668.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欣怡 , 陈重韬 , 姚艳丽 , 曲洪泽 , 姜蕴洲 , 周子阔 , 王艺霏 , 马跃 , 彭柏 , 那琼澜 , 李信 , 李坚 , 温馨 , 张海明 , 凡航 , 刘敦楠 , 韩雅萱 , 张祖菡 , 段赟杰 , 杨柳青 , 闰文才 , 徐野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6F18/2135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政策量化和长短期记忆算法的电力日负荷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政策的定性描述,将政策转化为定量指标,生成反映政策变化对电力需求影响的数值特征,并通过清洗异常值、填充缺失值和归一化操作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模型的输入数据;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根据输入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通过初始化模型参数、设置训练超参数和自适应训练策略及动态参数调整,生成预测模型,用于对于电力日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快速、精准地预测电力负荷变化,从而有效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1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25011.4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和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获取光伏电站历史数据集;步骤S2、对光伏电站历史数据集预处理,得到新的数据集;步骤S3、根据新的数据集,得到Solar‑LLM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模型;步骤S4、将过去光伏电站数据集输入到Solar‑LLM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进行未来光伏出力数据预测。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较为准确的功率预测,有助于更科学地进行电力系统调度和资源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0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6346.8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量确定方法、装置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从边缘网关传输的目标区域中的电力数据,其中,电力数据表征目标区域中的产电情况和用电情况;根据电力数据,确定目标区域的历史电量序列,其中,电量序列为目标区域在多个历史时刻下的电量情况;根据历史电量序列,预测目标区域的多个未来时刻的电量情况;基于电力数据和碳排放因子预测模型,确定多个未来时刻各自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根据多个未来时刻的电量情况和多个未来时刻各自对应的碳排放因子,确定碳排放结果;将碳排放结果下传至边缘网关。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碳排放量预测精度不足、动态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806384.5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华电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工业用户的需求响应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工业用户历史负荷数据和历史需求响应数据;对工业用户负荷可调成分进行分析与辨识;针对工业用户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将负荷分解到各类工业设备上;对需求响应量与激励价格关系进行分段拟合。本发明,分别对不同类型负荷的响应量与激励价格关系进行分析,更精确地描述工业用户需求响应的经济特性,结合负荷成分辨识的方法,针对不同负荷成分单独分析,分段得到响应负荷量与激励价格关系,无需对工业用户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建模,大大减小了需求响应特性分析的工作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