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7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169081.4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基于IL的闭源电力工控系统恶意行为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闭源电力工控系统底层多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样本集;对样本集进行类别标注,并设定比例将图像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恶意行为分类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得到经过训练的恶意行为分类模型;基于训练后的恶意行为分类模型对待分类恶意行为进行分类;当闭源电力工控系统出现新数据流时,结合新数据流基于增量学习动态调整恶意行为分类模型;基于调整后的恶意行为分类模型对待分类恶意行为进行分类。本发明能够在闭源电力工控系统中有新的数据流出现时,对分类模型进行动态调整从而确保其使用时的准确性,并通过调整样本集数量减小了模型动态更新的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19791.8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端侧边缘计算的云网端协同防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方法包括:在终端侧设置边缘计算中心,采集工控系统终端设备信息和通信流量信息,利用设备指纹对电力工控终端的属性特征进行定义与标识,利用Nmap扫描方法自动采集电力工控终端设备指纹,决策树算法建立训练模型,实现终端设备指纹动态认证;通过设置交换机镜像、智能监测主机流量控制、云计算中心训练流量基线,实现工控终端设备流量异常检测,实现基于边缘计算的“云端”协同防御技术。通过流量数据采集、信息熵量化流量特征属性预处理、改进的半监督聚类K‑means算法训练,实现电力工控内网异常流量检测,实现了基于异常流量检测的“云网”实时防御。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0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0562.4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针对锅炉水冷壁管排正、反面使用寿命严重不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锅炉水冷壁再制造方法,该方法对原管排背面即再制造管排正面,利用复合梯度涂层表面强化技术在管排表面制备涂层;对原管排正面即再制造管排背面,利用合金堆焊表面修复技术加固强化处理;对原管排内管表面,利用化学镀修复与强化技术修复表面锈蚀层和疲劳微裂纹。从而实现了锅炉金属管排材料的循环利用,而且再制造水冷壁管排的成本仅占制造新管排的49.8%,契合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具有该行业的开创性和相关领域的引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2507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1431929.X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子冷却技术领域的一种顶部联通的非均匀润湿性硅基微通道相变换热器。该微通道相变换热器由上层玻璃和底层硅通过阳极键合而成,在上层玻璃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底层硅正面设置有进液池、出液池、并联微通道及核化穴阵列,开式微通道在顶部彼此联通,微通道侧面、底面以及微通道之间的肋壁顶面均为亲水性二氧化硅薄膜,核化穴阵列位于微通道底部且其内表面均为疏水性硅;底层硅背面加工有电加热膜用于模拟外部热源。该相变换热器的突出优势在于同时兼具较低的启动过温,较大的换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较强的传热稳定性,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25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31929.X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子冷却技术领域的一种顶部联通的非均匀润湿性硅基微通道相变换热器。该微通道相变换热器由上层玻璃和底层硅通过阳极键合而成,在上层玻璃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底层硅正面设置有进液池、出液池、并联微通道及核化穴阵列,开式微通道在顶部彼此联通,微通道侧面、底面以及微通道之间的肋壁顶面均为亲水性二氧化硅薄膜,核化穴阵列位于微通道底部且其内表面均为疏水性硅;底层硅背面加工有电加热膜用于模拟外部热源。该相变换热器的突出优势在于同时兼具较低的启动过温,较大的换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较强的传热稳定性,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5757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394105.9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H3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设备温度保护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设备限温器及限温方法。该基于液态金属的设备限温器是一种自动往复式设备限温器;由密封盖和主腔体密封连接组成;在主腔体内,空气腔和液体腔由微细通道连通;在主腔体表面,微细通道中部镀一层导电金属镀层,在微细通道的导电金属镀层段内充可自由移动的液态导电工质。限温器与设备串联,液体腔内的绝缘液态工质根据设备温度可气化或冷凝,改变液态导电工质在微细通道内的位置,导致导电工质与金属镀层脱离与连接,控制限温器与设备电路处于断路或复位状态,实现控制设备启停。设备可以自动往复式工作,整个过程简单可靠;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具有经济安全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0073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492244.7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L31/052 , H01L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耦合型太阳能电池及其耦合发电方法,该电池向光面光伏发电模块、硅通道、加工有永磁薄膜阵列的硅基背板以及散热片组成。在该系统面向太阳一侧,当太阳光照射时,由于光伏效应在光伏发电模块内产生电势;在背光面,通过抽真空注液端口对由光伏模块、硅微通道板及硅背板组成,交替充注高沸点导电工质A和低沸点绝缘工质B,然后封闭,从而使得该蛇形回路形成具有双工质的脉动热管回路。本发明将光伏与光热耦合组成耦合太阳能电池,其突出优势在于背光面脉动热管热发电回路吸收向光面释放的热量发电,使得光伏板工作温度降低,提高了光伏板转换效率和寿命,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31340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59213.2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换热、传热技术领域的一种分液螺旋管结构的冷凝器。在分液螺旋管结构的冷凝器的壳体内固定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外圆周上分布导液管,螺旋换热管上端为冷凝工质进口管,下端为冷凝工质出口管;壳体外圆周上端为冷却水出口,下端为冷却水进口。在冷凝过程中利用表面张力、毛细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将分布在螺旋外圆周侧壁面处厚液膜非能动导出,促进冷凝相变过程的薄液膜传热;降低螺旋管外圆周侧冷凝液膜热阻,从而显著提高冷凝相变管侧换热性能。此分液式高效螺旋管冷凝器主要靠离心力和毛细力分离冷凝液,不受重力影响,在地面及微重力环境下均可显著提高冷凝换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39764.4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油设备中特征气体扩散行为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变压器监测领域,包括:油箱;油循环装置,与所述油箱连接,并与所述油箱连通;油箱加热装置,包覆于所述油箱外壳上,用于对油箱加热;油纸绝缘结构,位于所述油箱内;加压装置,用于对所述油箱内部的油纸绝缘结构施加不同等级的电压;注气口,设置在所述油箱上,用于向油箱内注入变压器典型特征气体。本发明中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对特征气体组分及含量的精确检测,明确油溶特征气体的扩散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98579.0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23C4/02 , C23C4/129 , C23C4/18 , C23C4/134 , C23C4/06 , C23C4/10 , C23C4/16 , C22C19/05 , C22C19/07 , C22F3/00 , C23F17/00 , F23G5/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受热面的防腐耐磨复合涂层,涉及复合涂层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钴基/镍基自熔合金作为打底层,陶瓷材料作为面层(AT40、AT13、NiCr/Cr3C2等耐冲蚀材料);步骤二采用自动喷砂机对20G基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一种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受热面的防腐耐磨复合涂层,效果是,通过形成的机械钉扎效应增强了过渡层与陶瓷面层的结合强度,从而保证了涂层质量。陶瓷涂层作为面层不仅增加了涂层的耐冲蚀性能,提高了锅炉管道的服役寿命,具有电化学保护和物理屏蔽作用。本发明提高了垃圾电站锅炉受热面的防腐性能和服役温度,是低碳环保社会的有利推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