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89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711194885.3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与桩连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下桩和上桩,下桩与上桩通过连接件连接,下桩顶部设有若干个预埋螺杆,上桩底部设有若干个预埋螺杆,连接件包括下端板、上端板及加劲肋,下端板与上端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劲肋连接固定,下端板上开有若干个螺栓孔,上端板上开有若干个螺栓孔;使下桩顶部的预埋螺杆穿过下端板上的螺栓孔与螺母连接,使上桩底部的预埋螺杆穿过上端板上的螺栓孔与螺母连接,从而实现桩与桩的连接。本发明通过将下桩顶部的预埋螺杆和上桩底部的预埋螺杆分别穿过下端板和上端板上的螺栓孔与螺母连接,可以依次实现多根桩的上下连接固定,连接结构牢固、连接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13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60392.2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技术均匀固化黏土的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地基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动力头、搅拌杆连接头、搅拌杆、搅拌头、压浆泵、输浆管、可移动的小型液压升降支架以及放置黏土试样的模型箱;搅拌杆上端通过搅拌杆连接头与动力头连接,下端连接搅拌头;动力头固定在可移动的升降支架上;搅拌杆连接头、搅拌杆和搅拌头内部均设有MICP浆液的通道。该方法基于上述装置,通过搅拌头对黏土进行搅拌,并同时采用压浆泵进行MICP灌浆。本发明能够快速、均匀地对黏土进行加固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黏土的整体强度,为微生物固化黏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66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151490.6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9K17/14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地基加固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MICP‑改性丝素蛋白协同固化砂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巴氏芽孢杆菌进行富集培养以获得细菌悬浮液,并将部分细菌悬浮液进行离心处理以得到细菌沉淀物即为菌泥;同时,将丝素蛋白通过交联改性剂进行交联反应,以得到交联反应液;(2)将所述细菌悬浮液、菌泥、交联反应液混合得到复合型悬浮液,并向砂柱试样中循环多阶段灌注复合型悬浮液及胶结液,继而得到砂柱。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MICP固化效果,提高固化后砂土的强度,对于砂土等不良土地的加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61157.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裂缝修复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高耐受度的环保微生物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将巴氏芽孢杆菌或上一代细菌菌液富集培养后的细菌悬浮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细菌沉淀物和细菌上清液;将部分细菌沉淀物依次进行破胞处理和离心处理,得到破胞液;将细菌上清液、另一部分细菌沉淀物以及破胞液混合得到菌酶混合物;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菌酶混合物,培养后获得细菌菌液;将细菌菌液与第一浓度尿素混合得到试剂A液;将钙源溶液和第二浓度尿素混合得到试剂B液。本申请可以应用于盐碱地等微生物生长环境较为恶劣的工程体修复,裂隙修复效果显著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13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1160392.2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技术均匀固化黏土的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地基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动力头、搅拌杆连接头、搅拌杆、搅拌头、压浆泵、输浆管、可移动的小型液压升降支架以及放置黏土试样的模型箱;搅拌杆上端通过搅拌杆连接头与动力头连接,下端连接搅拌头;动力头固定在可移动的升降支架上;搅拌杆连接头、搅拌杆和搅拌头内部均设有MICP浆液的通道。该方法基于上述装置,通过搅拌头对黏土进行搅拌,并同时采用压浆泵进行MICP灌浆。本发明能够快速、均匀地对黏土进行加固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黏土的整体强度,为微生物固化黏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98902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94885.3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与桩连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下桩和上桩,下桩与上桩通过连接件连接,下桩顶部设有若干个预埋螺杆,上桩底部设有若干个预埋螺杆,连接件包括下端板、上端板及加劲肋,下端板与上端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劲肋连接固定,下端板上开有若干个螺栓孔,上端板上开有若干个螺栓孔;使下桩顶部的预埋螺杆穿过下端板上的螺栓孔与螺母连接,使上桩底部的预埋螺杆穿过上端板上的螺栓孔与螺母连接,从而实现桩与桩的连接。本发明通过将下桩顶部的预埋螺杆和上桩底部的预埋螺杆分别穿过下端板和上端板上的螺栓孔与螺母连接,可以依次实现多根桩的上下连接固定,连接结构牢固、连接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8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55324.9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路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持力层、软土地基、路堤填土、设置在软土地基与路堤填土之间并嵌入软土地基的减小路堤沉降结构;减小路堤沉降结构包括桩帽、防水土工布、混凝土密封沟、微生物改性加筋垫层、预埋钢筋、桩帽盖板及由m行×n列钢筋混凝土薄壁管桩组成的混凝土桩组;桩帽置于钢筋混凝土薄壁管桩的顶部;桩帽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插入桩帽中的预埋钢筋;桩帽盖板通过预埋钢筋与桩帽相连;微生物改性加筋垫层的顶部以及底部均铺设有防水土工布;路堤填土置于微生物改性加筋垫层顶部的防水土工布的上表面;防水土工布密封在混凝土密封沟的底部。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施工方便及有效减小路堤的沉降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64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28711.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E21D9/00 , E21D9/14 , E21B7/00 , E21B33/13 , B05B7/08 , B05B7/26 , C12M1/38 , C12M1/00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土体加固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注微生物浆液加固隧道始发井洞口土体的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存储部件、传输部件和注射部件,存储部件包括两个恒温箱,两个恒温箱分别用于放置菌液和胶结液;传输部件包括多联通微型高压泵,其内设有两条独立的液体通道;注射部件包括注浆导管和转动注浆头,注浆导管包括两个空心半圆柱管,两个空心半圆柱管的纵向直面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两个独立纵向腔体的圆柱体;两个独立纵向腔体顶部通过不同液体通道分别与两个恒温箱连接;空心半圆柱管的弧面上纵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喷孔;可转动注浆头用于带动注浆导管转动。本发明可减少微生物加固土体时的内部松散问题,提高隧道始发井洞口土体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51490.6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9K17/14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地基加固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MICP‑改性丝素蛋白协同固化砂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巴氏芽孢杆菌进行富集培养以获得细菌悬浮液,并将部分细菌悬浮液进行离心处理以得到细菌沉淀物即为菌泥;同时,将丝素蛋白通过交联改性剂进行交联反应,以得到交联反应液;(2)将所述细菌悬浮液、菌泥、交联反应液混合得到复合型悬浮液,并向砂柱试样中循环多阶段灌注复合型悬浮液及胶结液,继而得到砂柱。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MICP固化效果,提高固化后砂土的强度,对于砂土等不良土地的加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92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461157.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裂缝修复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高耐受度的环保微生物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将巴氏芽孢杆菌或上一代细菌菌液富集培养后的细菌悬浮液进行离心处理获得细菌沉淀物和细菌上清液;将部分细菌沉淀物依次进行破胞处理和离心处理,得到破胞液;将细菌上清液、另一部分细菌沉淀物以及破胞液混合得到菌酶混合物;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菌酶混合物,培养后获得细菌菌液;将细菌菌液与第一浓度尿素混合得到试剂A液;将钙源溶液和第二浓度尿素混合得到试剂B液。本申请可以应用于盐碱地等微生物生长环境较为恶劣的工程体修复,裂隙修复效果显著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