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08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24399.4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J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度均匀性面源黑体控温结构。本发明面源黑体结构采用黑体和温控冷板一体化设计,黑体内部设计有两相工质流道,流道内两相工质直接作用于黑体,消除了温控冷板与黑体间的接触热阻,有效减小了两相工质与黑体间的换热温差,增强了两相工质对于黑体表面的温度调节能力。两相工质流道由多条平行微型槽道并联组成,均匀分布在黑体内部,使得两相工质在黑体内部均匀分配,两相工质在黑体内部发生流动沸腾,换热系数较单相回路高一个数量级,温度控制能力强,且控温范围大、稳定性好、精度高。同时,采用嵌入接触式测温测量黑体表面温度,避免环境干扰,测温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140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21297.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增加隔热效果的多层隔热组件系统,包括第一多层隔热组件、第二多层隔热组件;第一多层隔热组件、第二多层隔热组件先后包覆在被隔热航天器结构的外表面,第一多层隔热组件与被隔热航天器结构表面贴合;第一多层隔热组件、第二多层隔热组件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航天器热控设计中因反射屏之间接触导热造成多层隔热组件隔热不充分,以及为加强多层隔热组件隔热效果而增加结构套筒等大型结构件导致热控设计尺寸和重量超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79881.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承载推进舱结构,包括:主框架和包围部件;主框架包括推进舱下框、推进舱上框以及连接推进舱下框和推进舱上框的六组主承力柱;推进舱下框为十二边形框架结构,推进舱上框为六边形框架结构;包围部件设置在主框架的底部、内部和周围;本发明具有模块化、小惯量、高刚度、可扩展、轻量化的优点,不仅结构承载效率高,且易于分合舱操作。兼顾卫星平台承载、大容量贮箱安装、响应控制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012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68485.8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36 ,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用星敏感器的一体化通用散热装置,采用机热一体化设计理念,热传输途径及散热部件均位于星敏感器本体上,没有外部机械接口,实现了星敏感器散热装置一体化、通用化的需求。具体包括:用于收集星敏感器热量的集热板;用于将所述集热板收集的热量传导至热控转接板的微型热管;所述热控转接板安装在星敏感器的遮光罩上;用于将所述热控转接板上的热量传输到热辐射器的转接热管;所述热辐射器与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固定连接,且热辐射器法线方向与星敏感器光轴方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601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368485.8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用星敏感器的一体化通用散热装置,采用机热一体化设计理念,热传输途径及散热部件均位于星敏感器本体上,没有外部机械接口,实现了星敏感器散热装置一体化、通用化的需求。具体包括:用于收集星敏感器热量的集热板;用于将所述集热板收集的热量传导至热控转接板的微型热管;所述热控转接板安装在星敏感器的遮光罩上;用于将所述热控转接板上的热量传输到热辐射器的转接热管;所述热辐射器与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固定连接,且热辐射器法线方向与星敏感器光轴方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873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810077928.4
申请日:2008-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3B17/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航天器热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微小型热管与铜导热索、散热板相结合给大功率密度TDI-CCD焦面散热的装置。它包括焦面箱外壁板,焦面箱外壁板上设有两导热索,导热索包括导热索弯段,导热索直段,导热索弯段与导热索直段之间通过导热索柔性段连接,每个导热索弯段均固定在焦面箱外壁板上,每个导热索直段均与小型直热管连接,在小型直热管之间设有TDI-CCD器件,导热索直段上还设有小型弯热管,小型弯热管的一侧设有TDI-CCD器件,小型弯热管的另一侧设有加热控温回路。采用热管进行热量传导,可以迅速将热量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大大提高了热传输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