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15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71964.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F9/6593 , C08K5/5399 , C08L7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高成炭功能的单组分无卤阻燃剂及应用,阻燃剂结构式如式Ⅰ或Ⅱ,制备方法为:S1、将反应物六氯环三磷腈、缚酸剂与反应溶剂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形成反应溶液1;S2、将装有反应溶液1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形成无氧环境;S3、在烧杯中将含炔基官能团反应物溶解在反应溶剂中,形成反应溶液2;S4、将反应溶液2滴加到装有反应溶液1的三口烧瓶中;S5、对S4的反应混合物进行搅拌;S6、搅拌后抽滤反应混合物,将所得滤液旋蒸,对得到的粗产物洗涤,然后干燥,得到阻燃剂,本发明具备高成炭功能的单组分无卤阻燃剂,成炭性能好,阻燃效率高,将该阻燃剂用于热塑性聚氨酯等材料上,能够大幅度提高残碳率、改善碳层质量,制备的阻燃材料实现了抗火焰熔滴,具有绝佳的阻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2244.2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排爆服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排爆服防护材料技术领域。将采用工业固废制备的剪切增稠液与进行金属离子改性的芳纶织物进行浸渍,以剪切增稠液为载体,制备复合织物;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基于剪切增稠复合材料重要的应用背景,首先发展了氨基改性固废基剪切增稠液的制备方法,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利用,分散相颗粒能够有效的以自组装的方式附着在芳纶表面,氨改性硅系材料与金属改性芳纶之间的连接性和相容性都好,采用本发明中制备的剪切增稠改性纤维作为排爆服材料,可以实现在爆炸环境中,阻挡高速冲击的破片,增强了复合材料的抗穿透能力和阻燃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14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09612.8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排爆服的智能通风制冷控制系统,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主控单元、水冷循环控制模块、风机控制模块;二氧化碳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二氧化碳浓度,将二氧化碳浓度发送给主控单元;温湿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温度和湿度,将温度和湿度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发送水冷循环控制指令和风机控制指令;水冷循环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水冷循环控制指令,进行水冷循环;风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风机控制指令,进行换气。本发明能够实现智能化通风制冷系统,提高排爆工作人员的舒适性,以便更好的完成排爆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40241.7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雾试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样本对应的试验需求信息;根据试验需求信息,确定出试验数据信息;根据试验数据信息,确定出目标样本对应的腐蚀力学信息集合;腐蚀力学信息集合用于指示对目标样本对应的力学关系和腐蚀特征的分析。可见,本发明能够通过获取目标样本对应的试验需求信息,然后得到试验数据信息,再确定出用于指示对目标样本对应的力学关系和腐蚀特征的分析的腐蚀力学信息集合,有利于实现对用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的数据的实时监测获取,进而实现实时监测分析自然环境时效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35311.9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G06Q10/04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恐防爆应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城市多点爆炸袭击的应急力量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GIS获取路网基础信息;(2)分析获取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概率的潮汐变化;(3)进行路段灵活性分析;(4)进行涉爆场景下路网数据影响分析(5)构建路阻函数,获得路径规划模型;(6)采用改进A*算法对路径规划模型进行优化;(7)获得路径优化方案,结束,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事件链技术,分析爆炸原生次生及衍生事件对路网的影响,综合考虑事件的潜在风险,更贴合多点涉爆场景下实际路网状态,提高路径规划的可靠性;应急力量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最优路径,更加贴合实际涉爆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97838.0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D06M11/79 , D06M15/53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切增稠改性纤维增强防破片性能的排爆服材料,涉及排爆服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剪切增稠液和纤维层,剪切增稠液采用固废基改性作为分散相,形成非牛顿流体,呈现固液悬浮液,具有优异的剪切增稠功能;纤维层采用芳纶织物,芳纶织物浸渍于固废基剪切增稠液中进行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了固体废弃物改性,改性固废具备空间网络结构,并用改性固废作为制备剪切增稠液的分散相,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利用;本发明中制备的一种剪切增稠改性纤维作为排爆服材料,可以实现在爆炸环境中,阻挡高速冲击的破片,增强了复合材料的抗穿透能力,这为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能探究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3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22941.2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点爆炸应急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城市多点爆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力量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立任务清单,应急力量盘点及相应能力计算;二、依据任务清单进行任务力量需求分析;三、建立任务聚合原则;四、根据步骤(三)中的任务聚合原则,判断是否进行任务聚合,更新任务力量需求,获得最终任务清单及对应需求;五、根据步骤(四)得到的最终任务清单及对应需求,建立任务分配模型,进行应急力量分配,所述任务分配模型包括专业应急力量分配模型、常规应急力量分配模型;六、获得任务分配方案,结束,本发明解决城市发生多点爆炸时,应急处置力量合理分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326916.X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障碍地图处理的局部避障路径规划方法,本发明基于机器人与障碍区域的几何距离,设计距离场计算公式建立距离场代价地图,使距离场代价地图中的像素位置代表距离场的代价值,越靠近障碍代价值越高。如果路径中各个节点对应像素位置的距离场代价值的累加和较低,说明该路径整体距离障碍较远。并且应用具备快速性和几何距离寻优能力的RRT*方法,通过多次搜寻找到当前搜索次数内的代价最优路径,保留了路径搜索方法本身的特性,也进一步使路径整体与障碍空间保持了较为安全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1483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60859.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2D‑CNN和LSTM的铝锂合金自然环境劣化性能预测方法,通过采用2D‑CNN和LSTM神经网络实现组合预测方法,2D‑CNN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LSTM神经网络是一种时间相关的神经网络,两者结合能够针对自然环境中铝锂合金劣化性能实现预测;相对于现有数据拟合方法,劣化性能预测精度高,且预测过程只需要获取试样图片和当前试验数据即可,操作便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64940.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IPC: G01N23/04 , H04N23/661 , H04N23/50 , H04N23/57 , H04N23/695 , B62D55/065 , G01S19/43 , G01S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的自动对准双机器人X光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包括第一X光机器人、第二X光机器人和控制终端,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X光机器人和第二X光机器人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第一X光机器人和第二X光机器人均包括行走装置、移动装置、综合控制盒、云台相机和标签,第一X光机器人还包括X光机发射端,第二X光机器人还包括设X光机成像端,控制终端控制第一X光机器人或第二X光机器人的云台相机对第二X光机器人或第一X光机器人的标签进行图像采集并调整位置,实现X光机发射端和X光机成像端的自动对准。本系统无需工作人员对X光机发射端和X光机成像端进行手动对准,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