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07022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110171520.5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2N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化压电陶瓷驱动控制系统,属于微位移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电源电路模块、主控制器、DA转换和高压放大电路。将12V电源与系统触发信号分别接入电源电路模块和主控制器。电源电路将12V电源转换成5V、3.3V、100V、-12V四个电压,3.3V电压给主控制器及DA转换模块供电,-12V与100V给高压放大电路供电。主控制器根据系统触发信号的波形生成相应的数字信号,经DA转换模块转换成模拟小电压信号,最后经高压放大电路转换成高电压输出,成为压电陶瓷的驱动电压。本发明的大小长为10.7cm,宽为7.6cm,符合小型化的设计需要;可广泛应用于以压电陶瓷为核心的小型化控制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52760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164698.7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J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伸缩可控温的U形边框黑体视场光阑,属于红外热成像领域。具体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夹片和控温装置;固定板位于最底层,滑动板紧贴安装在固定板与夹片形成的滑槽上,可在滑槽内滑动,完成U形边框黑体在视场中的插入与缩回;夹片同样紧贴安装在滑动板上方,固定板的一端粘贴温度源器件,另一端与滑动板紧密接触,测温器件安装在滑动板上;温度源器件和测温器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本发明用于凝视型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与辐射定标,能在不影响中心视场的情况下完成非均匀校正与辐射定标。可用于制冷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热成像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制造、星上红外热成像系统、红外告警系统、科学研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25276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64698.7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J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伸缩可控温的U形边框黑体视场光阑,属于红外热成像领域。具体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夹片和控温装置;固定板位于最底层,滑动板紧贴安装在固定板与夹片形成的滑槽上,可在滑槽内滑动,完成U形边框黑体在视场中的插入与缩回;夹片同样紧贴安装在滑动板上方,固定板的一端粘贴温度源器件,另一端与滑动板紧密接触,测温器件安装在滑动板上;温度源器件和测温器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本发明用于凝视型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校正与辐射定标,能在不影响中心视场的情况下完成非均匀校正与辐射定标。可用于制冷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热成像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制造、星上红外热成像系统、红外告警系统、科学研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5041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34854.8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图像细节增强和动态范围压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原始高动态范围红外图像经过高斯约束滤波器分解成为基图和细节图;二、将基图和细节图进行动态饱和提取和非线性动态范围压缩;三、将基图和细节图合成输出。该方法可用于各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成像系统,易于硬件实现,可广泛应用于红外告警系统、红外夜视系统、空间红外成像研究、工业及民用红外成像系统等领域,提供快速有效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823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165335.5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阵列所成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属于红外热成像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红外热像仪的光阑处安装一个可自动伸缩的边框黑体视场光阑,进行边框下的两点校正,得到边框黑体覆盖下探测元的增益校正因子与偏置校正因子;并在两个场景下分别采集f帧经初始校正后的图像,得到每个场景下f-1组帧间位移参数。再采用代数方法获取f-1组有帧间位移的图像对内部探测元的校正参数,取帧平均后得到最终的校正矩阵G与0用于后续红外视频整个视场的校正。本方法具有快捷、自适应、系统小型化的优势;可用于制冷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热成像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制造、星上红外热成像系统、红外告警系统、科学研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307022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71520.5
申请日:2011-06-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2N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化压电陶瓷驱动控制系统,属于微位移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包括电源电路模块、主控制器、DA转换和高压放大电路。将12V电源与系统触发信号分别接入电源电路模块和主控制器。电源电路将12V电源转换成5V、3.3V、100V、-12V四个电压,3.3V电压给主控制器及DA转换模块供电,-12V与100V给高压放大电路供电。主控制器根据系统触发信号的波形生成相应的数字信号,经DA转换模块转换成模拟小电压信号,最后经高压放大电路转换成高电压输出,成为压电陶瓷的驱动电压。本发明的大小长为10.7cm,宽为7.6cm,符合小型化的设计需要;可广泛应用于以压电陶瓷为核心的小型化控制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03781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8297.4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盐改性水镁石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领域。所述方法首先向球磨罐中加入水镁石粉、蒸馏水和偶联剂,于20~80℃下,以200~1000r/min的转速球磨0.5~3h,得到混合浆料1;将混合浆料1转移至反应器内,加入海藻酸衍生物水溶液或可溶性海藻酸盐水溶液,于20~80℃下,以2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0.5~3h,得到混合浆料2;将多价金属可溶性盐的水溶液逐滴加入反应器内,滴加完毕后于20~80℃下,以2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0.5~3h,洗涤、抽滤、干燥,得到所述海藻酸盐改性水镁石复合阻燃剂;提高了水镁石与基材树脂之间的相容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海藻酸盐改性水镁石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优异,并具有良好的抑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950412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234854.8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图像细节增强和动态范围压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始高动态范围红外图像经过高斯约束滤波器分解成为基图和细节图;2、将基图和细节图进行动态饱和提取和非线性动态范围压缩;3、将基图和细节图合成输出。该方法可用于各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成像系统,易于硬件实现,可广泛应用于红外告警系统、红外夜视系统、空间红外成像研究、工业及民用红外成像系统等领域,提供快速有效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03781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510438297.4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盐改性水镁石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领域。所述方法首先向球磨罐中加入水镁石粉、蒸馏水和偶联剂,于20~80℃下,以200~1000r/min的转速球磨0.5~3h,得到混合浆料1;将混合浆料1转移至反应器内,加入海藻酸衍生物水溶液或可溶性海藻酸盐水溶液,于20~80℃下,以2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0.5~3h,得到混合浆料2;将多价金属可溶性盐的水溶液逐滴加入反应器内,滴加完毕后于20~80℃下,以2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0.5~3h,洗涤、抽滤、干燥,得到所述海藻酸盐改性水镁石复合阻燃剂;提高了水镁石与基材树脂之间的相容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海藻酸盐改性水镁石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优异,并具有良好的抑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823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65335.5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阵列所成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属于红外热成像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红外热像仪的光阑处安装一个可自动伸缩的边框黑体视场光阑,进行边框下的两点校正,得到边框黑体覆盖下探测元的增益校正因子与偏置校正因子;并在两个场景下分别采集f帧经初始校正后的图像,得到每个场景下f-1组帧间位移参数。再采用代数方法获取f-1组有帧间位移的图像对内部探测元的校正参数,取帧平均后得到最终的校正矩阵G与0用于后续红外视频整个视场的校正。本方法具有快捷、自适应、系统小型化的优势;可用于制冷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热成像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制造、星上红外热成像系统、红外告警系统、科学研究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