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5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41480.1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S1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双向比对精度的验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采集两个地面站的第一卫星双向比对时差数据和第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据,获取两个地面站在相同历元下的第一时差数据;根据第一卫星双向比对时差数据和第一时差数据,计算出卫星双向链路的校准值;根据校准值校准卫星双向链路;针对校准后的卫星双向链路,第二卫星双向比对时差数据和第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据,获取两个地面站在相同历元下的第二时差数据;根据第二卫星双向比对时差数据和第二时差数据对卫星双向比对不确定度进行验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卫星双向比对精度进行验证时误差高、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得到了验证误差降低、准确性提升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18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865025.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子钟组钟差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各台原子钟相对于参考钟的钟差数据相互比对,得到多源互比钟差数据;对所述多源互比钟差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各台原子钟的融合钟差;根据所述各台原子钟的融合钟差,对钟组内各台原子钟进行相位异常和频率异常故障判定,得到原子钟相位异常判定结果和频率异常判定结果;根据所述原子钟相位异常判定结果和频率异常判定结果,进行故障定位。本发明的原子钟组钟差数据监测方法采用多源数据互相比对及时准确定位异常原子钟,根据各原子钟计量检定结果为天稳、准确度及漂移率赋予权重,从而评定各原子钟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495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19603.0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F11/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授时板卡检校装置,包括时码板卡、铷原子钟板卡、总线背板和待测授时板卡接口,所述时码板卡用于接收并检测待测授时板卡输出的信号进行授时板卡检校;所述铷原子钟板卡受控于所述时码板卡,接收地球同步卫星信号并提供时间频率基准;所述总线背板连接待测授时板卡接口,用于实现所述时码板卡和所述待测授时板卡数据交互。本发明提供一种授时板卡检校装置,可兼容PCI/CPCI/PCIe3种总线,实现PCI、PCIe、CPCI等标准授时板卡的可用性检验,实现了校准检测授时板卡授时、同步性能;校准检测时频输出接口性能;检测校准秒信号性能指标;检验标准授时接口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55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00877.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JAVA平台的原子钟稳定度分析方法及系统。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原子钟信息、钟差数据、采集设备信息以及预设阈值;将所述钟差数据输入稳定度计算模型,得到稳定度计算结果;将稳定度计算结果推送至web前端模块;将所述稳定度计算结果分别存储至数据库和缓存中并判断所述稳定度计算结果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本发明能够跨平台运行,同时在原子钟组产生原子时标的过程中,本发明能够分析稳定度异常原因,将告警信息与原子钟信息比对,根据不同原子钟的类型及环境状态及时对存在问题的原子钟做出详细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151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864562.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基线高时间同步精度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主站、从站各将本地高稳定性原子钟作为参考信号源,测量获得参考时间源与时间同步系统之间的时差,主站、从站通过卫星双向比对时间频率传递,获取主从两站之间参考时间源的时差,通过差分计算获得时间同步系统的长基线时间同步精度。本发明的长基线高时间同步精度测试方法通过本地时差比对测试以及卫星双向系统长基线比对测试,计算获得本地时间同步系统与远端时间同步系统之间的时间同步精度,从而实现对实时驾驭信号的时间同步精度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669122.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氢原子钟漂移预测的原子时计算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从数据库中获取历史上的钟差数据;根据各台原子钟的钟差数据得到组合钟和参考钟之间的钟差初始值和各台钟与组合钟之间的钟差初始;根据所述钟差数据以及各台钟和组合钟之间的漂移值进行时间函数拟合得到随时间变化的频差漂移预测值;根据所述随时间变化的频差漂移预测值对所述组合钟的氢原子钟引入的频差漂移值进行扣除,得到原子时标。通过本申请解决了在基于氢原子钟的原子时标计算中存在的长时间频率漂移的问题,从而可以值在原子时标计算过程中实现实时原子钟的频漂实时更新,使得漂移项得到精确扣除,最终获得同时具备短期稳定度和长期稳定度的原子时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415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69072.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原子钟钟差数据异常检测及修正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原子钟组中的主钟作为计数器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主钟的稳定性优于所述原子钟组除所述主钟之外的其他原子钟;根据所述计数器循环采集所述主钟与所述其他原子钟的时差,得到所述原子钟组各原子钟的原始钟差数据;根据所述原始钟差数据的变动规律将所述原始钟差数据分为多个部分;根据所述多个部分建立原子钟钟差数据模型,其中,所述模型用于指示原子钟钟差数据的变化趋势;根据所述原子钟钟差数据模型判断实际原子钟钟差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很好的间接探测法的问题,从而实现其异常数据的检测及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68233.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N3/048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守时系统故障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系统故障检测领域,旨在解决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建立有效的机理模型来进行故障检测与预测,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故障样本数据,生成特征向量;构建目标向量;对预构建的故障检测网络模型中隐藏层的权重矩阵和偏置向量进行随机初始化;计算隐藏层每个节点的激活值,基于多个激活值构建激活矩阵;隐藏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值;对故障检测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直至收敛,得到最优模型;实时采集守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构建为故障特征集,输入至最优模型中,得到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提高了对守时系统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864575.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守时系统输出信号质量评估参数的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守时系统输出信号的各项指标的参考值,并基于各项指标的参考值构建指标矩阵;基于各项指标的测量值在预定测量周期内的均值和标准差构建均值矩阵和标准差矩阵;基于均值矩阵和标准差矩阵对指标矩阵进行归一化,得到结果矩阵;获取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基于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权重矩阵;将结果矩阵和权重矩阵相乘后获取守时系统输出信号的质量评估参数。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守时系统的各项指标间存在着量纲不统一,缺少可比性,导致守时系统输出信号质量评估结果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获取更加准确且可靠的守时系统输出信号质量评估结果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15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669072.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4F5/14 , G04D7/00 , G06F18/2433 , G06F18/2413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原子钟钟差数据异常检测及修正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原子钟组中的主钟作为计数器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主钟的稳定性优于所述原子钟组除所述主钟之外的其他原子钟;根据所述计数器循环采集所述主钟与所述其他原子钟的时差,得到所述原子钟组各原子钟的原始钟差数据;根据所述原始钟差数据的变动规律将所述原始钟差数据分为多个部分;根据所述多个部分建立原子钟钟差数据模型,其中,所述模型用于指示原子钟钟差数据的变化趋势;根据所述原子钟钟差数据模型判断实际原子钟钟差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数据。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很好的间接探测法的问题,从而实现其异常数据的检测及修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