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530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10087822.9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导电膜之间施加驱动电压Vf[V],当电子被第一导电膜发射时,一条0.5Vf[V]等势线,在第一导电膜的电子发射部分附近,在向电子发射部分和第二导电膜中最靠近电子发射部分的部分延伸的截面上,倾向于第一导电膜,而不是第二导电膜。本发明改良了电子发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691244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7691.8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具备在基板上隔着间隔配置的一对导体的电子发射元件中,一个导体的顶部比另一个导体的顶部还高,通过在基板上形成从间隔区域向一个导体区域和基板接触的区域下方延伸的沟,抑止由非对称的电子发射单元产生电荷粒子的冲击引起的电子发射元件的劣化,使电子发射效率提高,实现超长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335999A
公开(公告)日:2002-02-13
申请号:CN00801304.7
申请日:2000-01-1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027 , H01J2209/0223
Abstract: 在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特别是表面传导型电子发射元件的图像形成装置(电子束装置)的制造工艺中,其上形成布线和元件电极的电子源衬底上的布线与面板的电极相对,在布线与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电压,从而预先产生放电现象,于是可消除突起等。以这种方式,当对电子源进行电场施加工艺时,就可消除在驱动以图像形成装置为代表的电子束装置中会引起电子源中放电现象的如突起之类的因素,从而实现即使长时间进行图像显示,其显示特性也优良且没有像素缺陷的图像形成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016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474121.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L27/146
Abstract: 公开了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成像系统。一种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矩形的传感器面板,具有包括多个光电转换元件的像素阵列;以及闪烁体层,在所述闪烁体层上布置有被配置为将放射线转换成光的多个柱状晶体。闪烁体层具有沿着传感器面板的外形的一侧和所述一侧的相对侧、以及在所述一侧与所述相对侧之间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柱状晶体延伸的方向和传感器面板的主表面的法线形成角度。所述角度具有从所述一侧的中心部分朝向所述相对侧角度减小的同心角度分布,并且所述多个柱状晶体的厚度具有从所述一侧的中心部分到所述相对侧厚度增大的同心厚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1673653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170514.0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16 , H01J1/3046 , H01J31/127 , H01J2201/30423 , H01J2201/3165 , H01J2329/0423 , H01J2329/04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器件以及使用所述电子束器件的图像显示装置。在采用提供栅极和阴极以将绝缘构件上形成的凹部夹在中间的电子发射器件的电子束器件中,电子在与栅极碰撞之后被散射然后被提取,使得能容易地获得稳定的电子发射特性,并且即使当产生过多热量时也防止电子发射器件因过热而劣化或者断裂。所述电子发射器件包括:阴极,其具有突起(30),该突起被定位成跨越所述绝缘构件的外表面和所述绝缘构件中形成的凹部的内表面;以及栅极,包括至少两个导电层的叠层结构。在面对所述突起的部分处布置的导电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另一导电层的热膨胀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7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15540.X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G01T1/2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闪烁体及其制造方法、放射线成像装置和放射线成像系统。一种制造闪烁体的方法,包括:在基台上生长由多个柱晶构成的闪烁体层;形成第一保护膜以覆盖闪烁体层;使第一保护膜平坦化,该平坦化包含抛光第一保护膜的抛光处理;以及形成被配置为覆盖经受了平坦化的第一保护膜的第二保护膜。在基台上生长的闪烁体层包含异常生长部分。在抛光处理中,异常生长部分的前端以及第一保护膜的表面被抛光,以通过第一保护膜的表面和异常生长部分的表面形成连续表面。
-
-
公开(公告)号:CN1728316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87822.9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导电膜之间施加驱动电压Vf[V],当电子被第一导电膜发射时,一条0.5Vf[V]等势线,在第一导电膜的电子发射部分附近,在向电子发射部分和第二导电膜中最靠近电子发射部分的部分延伸的截面上,倾向于第一导电膜,而不是第二导电膜。本发明改良了电子发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691242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7356.8
申请日:2005-04-2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316 , H01J9/027 , H01J31/127
Abstract: 提供电子发射元件、电子源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电子发射元件,具有在基板上互相隔有间隔配置的一对第1导电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在离开该基板的表面的上方比上述基板的表面处窄,且上述一对第1导电部件中的一个的顶部高于另一个的顶部,在上述一个第1导电部件表面上具有以比构成该第1导电部件的元素原子序数大的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电子散射形成膜。由此,可提高电子发射效率并可长时间维持该发射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