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及具备该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46983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80042790.3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具备由多个碳化钨粒子构成的第1相、以及包含钴的第2相,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所述硬质合金而得的图像中,所述第1相的比例为78面积%以上且小于100面积%,并且所述第2相的比例超过0面积%且为22面积%以下,在所述图像中,当计算所述碳化钨粒子各自的圆当量直径时,所述圆当量直径的平均值为0.5μm以上1.2μm以下,所述圆当量直径为0.3μm以下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比例为10%以下,所述圆当量直径超过1.8μm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比例小于2%,所述硬质合金的所述钴的基于质量的含量超过0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棒材、钻头体、棒材制造方法以及钻具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11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5222.9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一种棒材,其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占据预定区域的第一棒材部分以及在长度方向上占据这样的区域的第二棒材部分,所述区域不同于第一棒材部分的区域,其中:第一棒材部分的组成包含A质量%的钴、0至1质量%的铬和0至0.5质量%的钒,余量为碳化钨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第二棒材部分的组成包含B质量%的钴、0至1质量%的铬和0至0.5质量%的钒,余量为碳化钨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第一棒材部分和第二棒材部分中的钴含量满足关系1质量%≤B<A≤20质量%;第一棒材部分和第二棒材部分各自包含至少0.1质量%的铬和钒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在长度方向上,第二棒材部分的长度为第一棒材部分的长度的10%至1000%。

    硬质合金以及使用了该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7916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80060161.2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公开的硬质合金具备由碳化钨颗粒构成的第一相和包含钴作为主成分的第二相,其中,所述硬质合金的所述第一相以及所述第二相的合计含有率为97体积%以上,所述碳化钨颗粒的当量圆直径的平均值为0.8μm以下,所述硬质合金的钴含有率为3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所述硬质合金的钒含有率为0.01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所述碳化钨颗粒的(0001)晶面与所述第二相的界面区域中的钒含有率的最大值为15原子%以下。

    超硬合金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706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80001804.3

    申请日:2010-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8 C22C29/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度高、并且强度和韧性也优异的超硬合金。该超硬合金是硬质相主要由WC颗粒构成、结合相主要由CoxWyCz构成的超硬合金,其含有0.2~0.9质量%的Co、以及0.2~1.5质量%的Cr,剩余部分由W和C的二元化合物以及杂质构成。WC的平均粒度为大于或等于0.2μm而小于或等于0.7μm,并且WC粒度的标准偏差σ≤0.25。通过含有上述范围内的Co,可以提高韧性。通过含有上述范围内的Co,可以提高烧结性,从而可以降低烧结温度,而且,通过含有Cr,可有效地抑制WC的生长,从而可以制得存在有微细且粒度均一的WC的超硬合金。通过存在作为金属成分的Cr,可以抑制由Cr碳化物的存在而导致的强度降低。

    超硬合金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5706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80001804.3

    申请日:2010-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8 C22C29/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度高、并且强度和韧性也优异的超硬合金。该超硬合金是硬质相主要由WC颗粒构成、结合相主要由CoxWyCz构成的超硬合金,其含有0.2~0.9质量%的Co、以及0.2~1.5质量%的Cr,剩余部分由W和C的二元化合物以及杂质构成。WC的平均粒度为大于或等于0.2μm而小于或等于0.7μm,并且WC粒度的标准偏差σ≤0.25。通过含有上述范围内的Co,可以提高韧性。通过含有上述范围内的Co,可以提高烧结性,从而可以降低烧结温度,而且,通过含有Cr,可有效地抑制WC的生长,从而可以制得存在有微细且粒度均一的WC的超硬合金。通过存在作为金属成分的Cr,可以抑制由Cr碳化物的存在而导致的强度降低。

    硬质合金及具备该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46983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80042790.3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具备由多个碳化钨粒子构成的第1相、以及包含钴的第2相,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所述硬质合金而得的图像中,所述第1相的比例为78面积%以上且小于100面积%,并且所述第2相的比例超过0面积%且为22面积%以下,在所述图像中,当计算所述碳化钨粒子各自的圆当量直径时,所述圆当量直径的平均值为0.5μm以上1.2μm以下,所述圆当量直径为0.3μm以下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比例为10%以下,所述圆当量直径超过1.8μm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比例小于2%,所述硬质合金的所述钴的基于质量的含量超过0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硬质合金及使用该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50530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80005784.5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具备:由多个碳化钨粒子构成的第1相、和含有钴的第2相,所述硬质合金含有78体积%以上且小于100体积%的所述第1相、和超过0体积%且为22体积%以下的所述第2相,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圆当量直径的平均值为0.5μm以上1.2μm以下,以个数为基准,所述碳化钨粒子含有13%以下的圆当量直径为0.3μm以下的第1碳化钨粒子,以个数为基准,所述碳化钨粒子含有12%以下的圆当量直径超过1.3μm的第2碳化钨粒子,在表示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圆当量直径的分布的直方图中,最大频率Fmax相对于最小频率Fmin的比例Fmax/Fmin为7.0以下,所述直方图的横轴的等级表示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圆当量直径,并且所述等级的宽度为0.1μm,所述直方图的纵轴的频率表示属于各等级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相对于全部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百分比,所述最大频率Fmax是圆当量直径超过0.3μm且为1.3μm以下的第1范围内的最大频率,所述最小频率Fmin是所述第1范围内的最小频率,所述硬质合金的钴含有率超过0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硬质合金及使用该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5053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80005784.5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一种硬质合金,具备:由多个碳化钨粒子构成的第1相、和含有钴的第2相,所述硬质合金含有78体积%以上且小于100体积%的所述第1相、和超过0体积%且为22体积%以下的所述第2相,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圆当量直径的平均值为0.5μm以上1.2μm以下,以个数为基准,所述碳化钨粒子含有13%以下的圆当量直径为0.3μm以下的第1碳化钨粒子,以个数为基准,所述碳化钨粒子含有12%以下的圆当量直径超过1.3μm的第2碳化钨粒子,在表示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圆当量直径的分布的直方图中,最大频率Fmax相对于最小频率Fmin的比例Fmax/Fmin为7.0以下,所述直方图的横轴的等级表示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圆当量直径,并且所述等级的宽度为0.1μm,所述直方图的纵轴的频率表示属于各等级的所述碳化钨粒子相对于全部所述碳化钨粒子的基于个数的百分比,所述最大频率Fmax是圆当量直径超过0.3μm且为1.3μm以下的第1范围内的最大频率,所述最小频率Fmin是所述第1范围内的最小频率,所述硬质合金的钴含有率超过0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