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04095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02825965.3
申请日:2002-11-25
IPC: F16D3/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237 , F16D2003/22309 , Y10S464/906
Abstract: 一种等速万向节,它包括:其内球面上形成有多个球滚道的钟形壳,这些球滚道沿该钟形壳转动轴线方向延伸;其外球面上形成有多个球滚道的星形套,这些球滚道沿该星形套转动轴线方向延伸并且与钟形壳的球滚道成对;以及位于钟形壳球滚道和星形套球滚道之间的多个球。在该等速万向节中,钟形壳和星形套至少之一的球滚道部分地形成有减载轮廓,用以提供多个减载滚道部分,使得星形套与钟形壳之间的转矩传递期间作用在位于减载滚道部分中的各球上的载荷比作用在位于球滚道的其它部分中的各球上的载荷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143869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0880130943.9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T8/17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17616 , B60T8/175 , B60T8/17636 , B60T2210/12 , B60T2240/06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包括:滑移率检测部(31),根据车辆(11)的行驶状态求出前轮(12FL、12FR)及后轮(12RL、12RR)的滑移率;摩擦系数检测部(32),根据车辆(11)的行驶状态求出前轮(12FL、12FR)及后轮(12RL、12RR)的摩擦系数;滑移率温度区域设定部(33),根据车辆(11)的行驶状态设定摩擦系数达到预定值以上的滑移率稳定区域;制动驱动力控制部(34),在滑移率稳定区域内控制制动驱动力;以及滑移率稳定区域变更部(35),根据滑移率增加时和滑移率减少时的摩擦系数的变动来改变滑移率稳定区域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143869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880130943.9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T8/17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17616 , B60T8/175 , B60T8/17636 , B60T2210/12 , B60T2240/06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包括:滑移率检测部(31),根据车辆(11)的行驶状态求出前轮(12FL、12FR)及后轮(12RL、12RR)的滑移率;摩擦系数检测部(32),根据车辆(11)的行驶状态求出前轮(12FL、12FR)及后轮(12RL、12RR)的摩擦系数;滑移率温度区域设定部(33),根据车辆(11)的行驶状态设定摩擦系数达到预定值以上的滑移率稳定区域;制动驱动力控制部(34),在滑移率稳定区域内控制制动驱动力;以及滑移率稳定区域变更部(35),根据滑移率增加时和滑移率减少时的摩擦系数的变动来改变滑移率稳定区域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189138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19816.2
申请日:2006-06-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6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62 , B60G21/0555 , B60G2202/135 , B60G2202/42 , B60G2400/104 , B60G2400/204 , B60G2400/41 , B60G2400/98 , B60G2500/20 , B60G2600/85 , B60G2800/012 , B60G2800/70 , B60G2800/9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稳定器系统,包括稳定器杆和用于使稳定器杆刚度发生改变的致动器,根据各种参数来改变向作为致动器驱动源的电动机供应的电流。具体而言,在致动器的工作方向朝向中性位置的情况下使供应电流比在其他情况下更小(S3、S5)。此外,随着致动器的工作位置离中性位置的距离增大而使供应电流更小(S6)。此外,随着转向速度的增大而使供应电流更大(S7)。具体而言,在通过基本供应电流乘以控制增益来确定供应电流的情况下,将控制增益设定为根据上述参数而改变,从而根据这些参数来改变供应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608179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02825965.3
申请日:2002-11-25
IPC: F16D3/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237 , F16D2003/22309 , Y10S464/906
Abstract: 一种等速万向节,它包括:其内球面上形成有多个球滚道的钟形壳,这些球滚道沿该钟形壳转动轴线方向延伸;其外球面上形成有多个球滚道的星形套,这些球滚道沿该星形套转动轴线方向延伸并且与钟形壳的球滚道成对;以及位于钟形壳球滚道和星形套球滚道之间的多个球。在该等速万向节中,钟形壳和星形套至少之一的球滚道部分地形成有减载轮廓,用以提供多个减载滚道部分,使得星形套与钟形壳之间的转矩传递期间作用在位于减载滚道部分中的各球上的载荷比作用在位于球滚道的其它部分中的各球上的载荷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18913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80019816.2
申请日:2006-06-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6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62 , B60G21/0555 , B60G2202/135 , B60G2202/42 , B60G2400/104 , B60G2400/204 , B60G2400/41 , B60G2400/98 , B60G2500/20 , B60G2600/85 , B60G2800/012 , B60G2800/70 , B60G2800/9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稳定器系统,包括稳定器杆和用于使稳定器杆刚度发生改变的致动器,根据各种参数来改变向作为致动器驱动源的电动机供应的电流。具体而言,在致动器的工作方向朝向中性位置的情况下使供应电流比在其他情况下更小(S3、S5)。此外,随着致动器的工作位置离中性位置的距离增大而使供应电流更小(S6)。此外,随着转向速度的增大而使供应电流更大(S7)。具体而言,在通过基本供应电流乘以控制增益来确定供应电流的情况下,将控制增益设定为根据上述参数而改变,从而根据这些参数来改变供应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298571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80034222.X
申请日:2011-07-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F16D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02 , F16D3/2237 , F16D2003/2230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增加保持架的强度和刚性而提高其寿命的等速球型接头。保持架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设计为在接头工作角度为最大时大于球在保持架的窗部中在径向方向上的接触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26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80031557.6
申请日:2011-07-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F16D3/223 , F16D3/20 , F16D3/22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24 , F16D3/223 , F16D3/2237 , F16D2003/22303 , F16D2003/22313 , F16D2300/12
Abstract: 一种滚珠式等速接头,该滚珠式等速接头能够确保保持器的强度和刚度并且与此同时能够实现滚珠式等速接头的尺寸减小。在由相邻的内圈滚珠槽的侧壁面构成的多个槽壁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处,在所述内圈的外周侧上在所述内圈的相对的轴向两侧分别形成有切口。
-
公开(公告)号:CN1991186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610168214.5
申请日:2006-12-26
Abstract: 提供一种动力传送装置,以通过减小动力传送轴和防护罩之间的表面压力的变化而改善密封性能。防护罩的第一圆筒部件由热塑弹性体制成。第一圆筒部件的厚度Ta在1mm到2mm的范围内,并且第一圆筒部件由夹紧构件夹紧的公差在0.1mm到0.5mm的范围内。形成于动力传送轴处的第一接合沟槽的宽度Wa等于或大于夹紧构件的轴向宽度Wb的20%。从夹紧构件靠近波纹管部件的一端到第一接合沟槽靠近波纹管部件的边缘部分的轴向距离在夹紧构件的轴向宽度Wb的42.5%到100%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07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0780037828.2
申请日:2007-10-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Abstract: 等速联轴器用防尘罩由以下部分构成:大径筒部(2);直径比大径筒部(2)小的小径筒部(3),其与大径筒部(2)分离并呈同轴配置;以及中间部(10),其连接大径筒部(2)和小径筒部(3)。中间部(10)由一体地连接在小径筒部(3)上的伸缩性的波纹部(19)和一体地连接在波纹部(19)和大径筒部(2)上的刚性形成部(11)构成。刚性形成部(11)的直径从波纹部(19)逐渐向大径筒部(2)扩大,并且,刚性形成部(11)的至少外周面(101)呈台阶状地具有多个阶梯部(61)。通过刚性形成部(11),能够提高大径筒部附近的刚性,能够抑制组装时的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