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4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80073250.2
申请日:2011-09-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4 , H01M10/446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论正极的种类如何,能够抑制负极的金属异物的局部析出,难以发生短路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组装单元电池的工序,该单元电池含有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微充电工序,该工序对于上述组装了的单元电池,在进行初始调整充电之前进行微充电,直到相对于金属锂(Li)标准电极的正极电位,达到超过Me溶解电位的电位,该Me溶解电位是预先设定的混杂预计金属种(Me)的溶解开始的电位;和Me溶解电位保持工序,该工序在上述微充电后,将上述单元电池的正极电位在上述Me溶解电位以上保持规定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282452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80154645.8
申请日:2009-08-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B11/306 , G01B21/30 , H01M10/4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能够详细评价电池电极中的电极合剂的均匀性的检查装置。一种检查装置(1),其对涂布于电池电极(10)的电极合剂12)的均匀性进行检查,其中,具备:第一传感器(20),其计测电极合剂(12)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第二传感器(30、50),其计测电极合剂(12)的规定部位的厚度;和保持构件(40、60),其保持第一传感器(20)以及第二传感器(30、50),通过第一传感器(20)以及第二传感器(30、50)同时计测电极合剂(12)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及厚度,基于根据电极合剂(12)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及厚度所计算出的涂布密度来评价电极合剂(12)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82452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0980154645.8
申请日:2009-08-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G01B11/306 , G01B21/30 , H01M10/4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详细评价电池电极中的电极合剂的均匀性的检查装置。一种检查装置(1),其对涂布于电池电极(10)的电极合剂12)的均匀性进行检查,其中,具备:第一传感器(20),其计测电极合剂(12)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第二传感器(30、50),其计测电极合剂(12)的规定部位的厚度;和保持构件(40、60),其保持第一传感器(20)以及第二传感器(30、50),通过第一传感器(20)以及第二传感器(30、50)同时计测电极合剂(12)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及厚度,基于根据电极合剂(12)的规定部位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以及厚度所计算出的涂布密度来评价电极合剂(12)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6232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080070734.7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91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4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负极的金属异物的集中析出被抑制,难以发生短路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制造方法包括:在将正极、隔板和负极相互组装,含浸非水电解质后,进行1分钟以内的充电,使得正极的最高到达电位相对于锂的氧化还原电位成为3.2V以上的工序;从所述充电的结束时起放置10分钟以内的工序;和在所述放置后,进行1分钟以内的放电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1153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69818.8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6 , B60L11/1879 , H01M4/0469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49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2220/20 , H02J7/0073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更短时间切实地抑制负极的金属异物的局部析出而无关于电极的种类和偏差等。本制造方法的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构建包含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单元电池的工序;微小充电工序,该工序在正极电位为铁(Fe)的氧化电位以上,并且负极电位为铁(Fe)的还原电位以上的充电状态下,花1小时以上充电直到该构建了的单元电池的容量的0.01%~0.5%为止,并维持该充电状态;和进行初次调整充电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4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80073250.2
申请日:2011-09-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4 , H01M10/446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论正极的种类如何,能够抑制负极的金属异物的局部析出,难以发生短路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组装单元电池的工序,该单元电池含有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微充电工序,该工序对于上述组装了的单元电池,在进行初始调整充电之前进行微充电,直到相对于金属锂(Li)标准电极的正极电位,达到超过Me溶解电位的电位,该Me溶解电位是预先设定的混杂预计金属种(Me)的溶解开始的电位;和Me溶解电位保持工序,该工序在上述微充电后,将上述单元电池的正极电位在上述Me溶解电位以上保持规定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26232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080070734.7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91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4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负极的金属异物的集中析出被抑制,难以发生短路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制造方法包括:在将正极、隔板和负极相互组装,含浸非水电解质后,进行1分钟以内的充电,使得正极的最高到达电位相对于锂的氧化还原电位成为3.2V以上的工序;从所述充电的结束时起放置10分钟以内的工序;和在所述放置后,进行1分钟以内的放电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115326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80069818.8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6 , B60L11/1879 , H01M4/0469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49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5 , H01M2220/20 , H02J7/0073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更短时间切实地抑制负极的金属异物的局部析出而无关于电极的种类和偏差等。本制造方法的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构建包含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单元电池的工序;微小充电工序,该工序在正极电位为铁(Fe)的氧化电位以上,并且负极电位为铁(Fe)的还原电位以上的充电状态下,花1小时以上充电直到该构建了的单元电池的容量的0.01%~0.5%为止,并维持该充电状态;和进行初次调整充电的工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