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的制造方法及罐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1996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1284783.5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罐的制造方法(M1)及罐。卷绕工序(S1)具有多次分割卷绕工序(S11),其中,对通过将片状纤维分割为比为了形成规定的厚度的片层所需要的长度短的长度ls而成的分割片状纤维(9)进行卷绕。在将在前一次的分割卷绕工序(S11)中卷绕的分割片状纤维9的终端部9e之上重复层叠新的分割片状纤维(9)的始端部(9b)的重复长度设为X,将作用于罐的周向的拉伸应力设为σ,将分割片状纤维9的厚度与宽度分别设为t与W,将罐的圆筒部的长度设为L,将树脂的剪切强度设为A时,第二次以后的分割卷绕工序(S11)满足不等式:X>(σ·t·L)/(A·W)。

    罐的制造方法及罐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19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284783.5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罐的制造方法(M1)及罐。卷绕工序(S1)具有多次分割卷绕工序(S11),其中,对通过将片状纤维分割为比为了形成规定的厚度的片层所需要的长度短的长度ls而成的分割片状纤维(9)进行卷绕。在将在前一次的分割卷绕工序(S11)中卷绕的分割片状纤维9的终端部9e之上重复层叠新的分割片状纤维(9)的始端部(9b)的重复长度设为X,将作用于罐的周向的拉伸应力设为σ,将分割片状纤维9的厚度与宽度分别设为t与W,将罐的圆筒部的长度设为L,将树脂的剪切强度设为A时,第二次以后的分割卷绕工序(S11)满足不等式:X>(σ·t·L)/(A·W)。

    连接元件的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3869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684330.1

    申请日:2015-10-20

    Inventor: 稻生隆嗣

    Abstract: 一种连接元件的方法,包括:制备包括上模(1)和下模(2)的模具(10),上模或下模形成带有凹槽(4)的模腔(3);将纤维增强材料(20)置于模腔中,用热塑性树脂(30)填充所述模腔和所述凹槽,并固化所述热塑性树脂以产生包括纤维增强的树脂模制体(40)和树脂模制体(50)的树脂模制复合元件(60),所述树脂模制体与所述纤维增强的树脂模制体合为一体,且所述树脂模制体不包括纤维增强材料;和将所述树脂模制体插过预定元件(70)的通孔(70a),并借助压力使所述树脂模制体变形以使预定元件被所述纤维增强的树脂模制体和所述树脂模制体夹紧并由此连接所述树脂模制复合元件和所述预定元件。

    连接元件的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869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684330.1

    申请日:2015-10-20

    Inventor: 稻生隆嗣

    Abstract: 一种连接元件的方法,包括:制备包括上模(1)和下模(2)的模具(10),上模或下模形成带有凹槽(4)的模腔(3);将纤维增强材料(20)置于模腔中,用热塑性树脂(30)填充所述模腔和所述凹槽,并固化所述热塑性树脂以产生包括纤维增强的树脂模制体(40)和树脂模制体(50)的树脂模制复合元件(60),所述树脂模制体与所述纤维增强的树脂模制体合为一体,且所述树脂模制体不包括纤维增强材料;和将所述树脂模制体插过预定元件(70)的通孔(70a),并借助压力使所述树脂模制体变形以使预定元件被所述纤维增强的树脂模制体和所述树脂模制体夹紧并由此连接所述树脂模制复合元件和所述预定元件。

    高压罐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3394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168164.3

    申请日:2018-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罐,抑制高压罐的外壳中的龟裂的产生。高压罐具备内衬和纤维强化环氧树脂层,所述纤维强化环氧树脂层具有环氧树脂和纤维,且形成在所述内衬的外侧,未固化的所述环氧树脂的聚四氟乙烯((C2F4)n)上的接触角为7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