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65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80161383.8

    申请日:2009-09-10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能够在不追加动态减震器等的特殊装置的条件下,抑制座椅主体上产生的振动的车辆用座椅。在本车辆用座椅中,被连结在座椅主体上的上部导轨(26)以如下方式而被支承,即,相对于被固定在车身侧的下部导轨(28),能够通过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并排的一对滑动引导件(42、44)而进行滑动。在此,滑动引导件(42、44)的间隔(L)被设定为,窄于上部导轨(26)相对于下部导轨(28)的最大滑动量(S)的一半。因此,座椅主体相对于车身的支承刚性变低,并且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共振频率降低。由此,能够使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共振频率从车辆的发动机的怠速运转时的、车身的共振频率等偏离。

    车辆用座椅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8186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0980161383.8

    申请日:2009-09-10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能够在不追加动态减震器等的特殊装置的条件下,抑制座椅主体上产生的振动的车辆用座椅。在本车辆用座椅中,被连结在座椅主体上的上部导轨(26)以如下方式而被支承,即,相对于被固定在车身侧的下部导轨(28),能够通过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并排的一对滑动引导件(42、44)而进行滑动。在此,滑动引导件(42、44)的间隔(L)被设定为,窄于上部导轨(26)相对于下部导轨(28)的最大滑动量(S)的一半。因此,座椅主体相对于车身的支承刚性变低,并且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共振频率降低。由此,能够使座椅主体的前后方向共振频率从车辆的发动机的怠速运转时的、车身的共振频率等偏离。

    车辆用座椅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07751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6084.X

    申请日:2010-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21 B60N2/4228 B60N2/427 B60N2/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其能够以简单且轻量的结构来提高头部保护装置的颈部扭伤减轻效果。在本车辆用座椅(10)中,当车辆发生后面碰撞时,以独立于座椅靠背框架(32)的方式被固定在倾斜连杆(46)上的支承框架(50)将从车辆后方侧对落座乘员的腰部进行支承。由此,由于降低了从落座乘员向座椅靠背框架(32)输入的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座椅靠背框架(32)向车辆后方侧的位移量(变形量)。由此,能够缩短到落座乘员的头部与头部保护装置(16)抵接的时间。并且,由于只需将仅对落座乘员的腰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框架(32)固定在倾斜连杆(46)上即可,因此能够形成简单且轻量的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