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8664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80048324.0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11 , C21D9/40 , C23C8/22 , C23C8/46 , C23C8/66 , C23C8/80 , C23C28/322 , C23C28/323 , C23C28/343 , C23C28/36 , F16D69/027 , F16D69/04 , F16D2069/005 , F16D2069/0475 , F16D2069/04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钢材相比耐磨损性和耐烧伤性高、冲击吸收性优异,并且与铸铁材料相比机械强度高的铁系复合材料以及该材料的制造方法。该铁系复合材料至少具有钢组织层(12)、铸铁组织层(14)、和在钢组织层(12)与铸铁组织层(14)之间对钢组织进行渗碳而成的渗碳组织层(13)。
-
公开(公告)号:CN1099622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11524505.2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2
Abstract: 一种通过提高在钛基材的表面中的与发电部接触的表面形成的导电性碳膜的紧贴力而使燃料电池的使用环境下的耐腐蚀性提高,从而能够抑制与发电部接触的接触电阻的上升的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该燃料电池用的隔板(3)具有以划分包括燃料电池(10)的电极(6)的发电部(2、2)彼此的方式与发电部(2)接触的接触部分(31),在接触部分形成导电性碳膜(3e)。首先,作为隔板的基材而准备钛基材(3A),该钛基材具有与接触部分的形状对应地形成的多个凸部(31A)、和形成于凸部彼此之间的气体流路用的凹部(21A)。接下来,在使碳片(9)与凸部接触的状态下,以使碳片的碳在凸部扩散的方式对钛基材进行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8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56980.2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2 , H01M8/0213 , H01M8/0247 , H01M8/04552 , H01M8/04671 , H01M2008/1095 , H01M8/02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在电池监测器端子插拔时发生导电性碳膜的剥离和/或破损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该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具备:端子安装部(A21),设置于分隔件(1)中参与发电的发电区域(A1)以外的区域,供能够检测单电池(10)的电压的电池监测器端子(30)连接;和导电性碳薄膜层(C),形成于端子安装面(A21),碳薄膜层(C)的硬度为5GPa以上且10GPa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800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756980.2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在电池监测器端子插拔时发生导电性碳膜的剥离和/或破损的燃料电池用分隔件。该燃料电池用分隔件具备:端子安装部(A21),设置于分隔件(1)中参与发电的发电区域(A1)以外的区域,供能够检测单电池(10)的电压的电池监测器端子(30)连接;和导电性碳薄膜层(C),形成于端子安装面(A21),碳薄膜层(C)的硬度为5GPa以上且10GPa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56866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80048324.0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11 , C21D9/40 , C23C8/22 , C23C8/46 , C23C8/66 , C23C8/80 , C23C28/322 , C23C28/323 , C23C28/343 , C23C28/36 , F16D69/027 , F16D69/04 , F16D2069/005 , F16D2069/0475 , F16D2069/04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钢材相比耐磨损性和耐烧伤性高、冲击吸收性优异,并且与铸铁材料相比机械强度高的铁系复合材料以及该材料的制造方法。该铁系复合材料至少具有钢组织层(12)、铸铁组织层(14)、和在钢组织层(12)与铸铁组织层(14)之间对钢组织进行渗碳而成的渗碳组织层(13)。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534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28398.X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2 , C22B7/003 , C22B9/00 , C22B26/22 , C22C23/04 , C22F1/06 , Y02P10/236 , Y02W30/54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再生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调节镁合金的熔融金属的组成的调节步骤以按质量计包含:Al:5~10%;Zn:不小于1%且不小于Cu含量(%)的三倍;Mn:0.1~1.5%;和剩余部分:Mg和杂质,并具有或不具有一种或多种改性元素。尽管将Al含量的上限限制为低水平,但是Zn含量根据Cu含量而增加。因此,通过该方法制造的再生镁合金可以有效抑制由作为引起腐蚀的元素之一的Cu所引起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53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80028398.X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2 , C22B7/003 , C22B9/00 , C22B26/22 , C22C23/04 , C22F1/06 , Y02P10/236 , Y02W30/54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再生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调节镁合金的熔融金属的组成的调节步骤以按质量计包含:Al:5~10%;Zn:不小于1%且不小于Cu含量(%)的三倍;Mn:0.1~1.5%;和剩余部分:Mg和杂质,并具有或不具有一种或多种改性元素。尽管将Al含量的上限限制为低水平,但是Zn含量根据Cu含量而增加。因此,通过该方法制造的再生镁合金可以有效抑制由作为引起腐蚀的元素之一的Cu所引起的腐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