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181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72831.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削峰和净化功能的雨水排出口预处理系统,其包括:以钢管桩(3)在雨水排出口(1)外围成两道可渗透过水的过滤截留设施,过滤截留设施之间放置土工织物袋(4);所述土工织物袋:在常水位以下填充有第一多孔性过滤介质(5)、常水位之上的内侧填充有第二多孔性过滤介质(6)、常水位之上的外侧填充有第三种多孔性过滤介质(7)、在底部的颗粒物沉积区设置有穿孔管曝气设施,在土工织物袋顶部设置有浮盘(8),浮盘种植有结合河道周边生态景观设施的挺水植物。本发明可结合现有河道的生态景观工程进行布置,实现减缓下雨时地表径流汇集的瞬时雨量对河道水体水质的影响,同时还能进一步对雨水排出口的排水进行一定的净化处理。
-
-
公开(公告)号:CN10631598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78815.9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5236 , C02F3/327 , C02F7/00 , C02F2001/007 , C02F2103/007 , C02F2209/11
Abstract: 一种多级强化水体自净及水力调控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包括步骤:1)在引水泵前投加铝盐类或铁盐类无机高分子凝聚剂,投加量为5~30ppm;2)絮凝反应段加入聚丙烯酰胺助凝剂,投加量为0.01~0.1ppm,消力池区域底部安装穿孔管曝气;3)沉淀河段沿岸种植水陆两栖植物;4)沉淀雍水末端设生态过流闸使沉淀雍水段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90min~120min,流速小于0.1m/s,且与下游河道水位相差30~50cm;5)下游河道设下游节制闸控制水体流速,形成逐级水位差;6)当下游河道有多条支流时,每条支流设节流闸。本发明还涉及专用于上述工艺的系统。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和系统,在不影响水利工程设施和河道排涝功能的基础上,效果显著、成本低廉地净化引水水质,并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0288536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907132.0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的冲淤装置,属于水利设备领域。包括潜水泵,潜水泵连接输水管道的一端,输水管道顺次连接第一止回阀、第一控制闸阀、增压泵、第二止回阀、第二控制闸阀后,另一端分别连接闸底冲淤管和至少1条闸前冲淤管;闸底冲淤管分为相互连通的水平段和两条垂直段,水平段埋设于闸门底坎中,两条垂直段分别埋设于闸门两侧的闸墩中,且水平段和两条垂直段上沿程均设有若干直喷水枪,用于冲击闸门底部和周侧淤泥;闸前冲淤管埋设于闸门上游的闸底板中,且沿程设有若干个L型水枪,L型水枪的喷嘴从闸底板表面伸出,喷水方向与闸底板平行。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对闸门位置进行主动式冲淤,且能够长期稳定、低成本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7845434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21799114.2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具有削峰和净化功能的雨水排出口预处理系统,其包括:以钢管桩(3)在雨水排出口(1)外围成两道可渗透过水的过滤截留设施,过滤截留设施之间放置土工织物袋(4);所述土工织物袋:在常水位以下填充有第一多孔性过滤介质(5)、常水位之上的内侧填充有第二多孔性过滤介质(6)、常水位之上的外侧填充有第三种多孔性过滤介质(7)、在底部的颗粒物沉积区设置有穿孔管曝气设施,在土工织物袋顶部设置有浮盘(8),浮盘种植有结合河道周边生态景观设施的挺水植物。本实用新型可结合现有河道的生态景观工程进行布置,实现减缓下雨时地表径流汇集的瞬时雨量对河道水体水质的影响,同时还能进一步对雨水排出口的排水进行一定的净化处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156968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01737.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多级强化水体自净及水力调控的水质净化处理系统,包括:水力混凝系统,由凝聚剂贮存系统(1)和凝聚剂投加系统(2)构成;曝气强化絮凝系统,包括助凝剂制备(5)和助凝剂投加系统(6);还包括排列在絮凝反应段底部的多根顺流且平行的穿孔管(9),所有穿孔管通过一根主管从中间横向连接,穿孔管中心对称平面的两侧从圆心向下45度位置壁上开孔,孔径为4~8mm;无动力生态复氧系统,包括沉淀段河道沿岸的水生植物形成的漫滩地生态系统和沉淀雍水末端的生态过流闸;下游河道水力调控系统,包括下游各河道设置的节制闸(14)。本系统可在不影响水利工程设施和河道排涝功能基础上,效果显著、成本低廉地净化引水水质,并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