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2824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736399.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B29B11/10 , B29B11/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形生态浮岛,包括:浮岛主框架,浮岛主框架包括面向水体岸边并且与之拟合的第一边框,以及朝向水体一侧的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或第二边框包括位于中间的可塑性填料体以及包覆在所述可塑性填料体外侧的薄膜层。浮岛主框架上设有第一漂浮体,内部设有交错设置的第一内框条和第二内框,用于装配生态浮床的网格。可塑性填料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硬脂酸盐45~59份,固化稳定剂5~10份,液体石蜡20~30份,硬脂酸1~5份,填充材料1~5份,加工粘合剂2~5份。可塑性填料体形变性质稳定,抗酸碱能力强。使可变形生态浮岛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要调整其形状,以契合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中水体岸带的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0282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36399.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B29B11/10 , B29B11/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形生态浮岛,包括:浮岛主框架,浮岛主框架包括面向水体岸边并且与之拟合的第一边框,以及朝向水体一侧的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或第二边框包括位于中间的可塑性填料体以及包覆在所述可塑性填料体外侧的薄膜层。浮岛主框架上设有第一漂浮体,内部设有交错设置的第一内框条和第二内框,用于装配生态浮床的网格。可塑性填料体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硬脂酸盐45~59份,固化稳定剂5~10份,液体石蜡20~30份,硬脂酸1~5份,填充材料1~5份,加工粘合剂2~5份。可塑性填料体形变性质稳定,抗酸碱能力强。使可变形生态浮岛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要调整其形状,以契合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中水体岸带的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218115128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2734618.3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河道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纤维生态浮岛及生态浮岛湿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纤维生态浮岛,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岛载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浮岛载体上的纤维介质层,所述浮岛载体上设置有浮岛植物,所述浮岛植物的底部下挂有人工水草。通过将浮岛载体与纤维介质相耦合,并在浮岛植物底部设置人工水草,能够为水体中的微生物提供挂膜载体,通过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纤维介质,提供微生物足够的附着空间,使污染物得到原位降解,有效改善了水体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3680027U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21513741.7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形生态浮岛,包括:浮岛主框架,浮岛主框架包括面向水体岸边并且与之拟合的第一边框,以及朝向水体一侧的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或第二边框包括位于中间的可塑性填料体以及包覆在所述可塑性填料体外侧的薄膜层,并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轮廓。第一边框和/或第二边框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漂浮体,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围成的区域内布置有在水平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条第一内框条和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多条第二内框条,构成用于装配生态浮床的网格,形成的交叉点处设有第二漂浮体。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要调整可变形生态浮岛的形状,以契合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中水体岸带,使其更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21654981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2779578.X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式分散式农污装置,所述农污装置包括用作厌氧池的第一格室、用作缺氧池的第二格室和用作生态浮岛的第三格室;其中,所述第一格室具有进水结构,所述第一格室和第二格室通过提升泵进行水体调控,所述第二格室和第三格室通过过流通道进行连通,所述第三格室具有出水结构;所述第一格室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提升泵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感测的第一格室的水位进行控制运行。该农污装置通过设置提升泵,可以有效优化第二格室的进水方式,提升了整个农污装置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5906044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1810234.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包括:格栅箱,所述格栅箱设置在所述河道排污口下方的河道中,所述格栅箱的外围设置有植物浮床,且在所述格栅箱上连接有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的生物填料。通过设置在河道排污口下方的顶部开口的格栅箱,能够有效地使从河道排污口排出的污水进入格栅箱内,并通过设置的格栅板对污水中的垃圾杂质进行拦截,从物理过滤角度进行处理。通过在格栅箱外围设置的植物浮床,能够通过漂浮型植物的根系对河道排污口附近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增强了生态涵养能力。连接在格栅箱上的生物填料,能够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通过生物降解消化的形式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15208724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1810273.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其中人工湿地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填装在所述壳体中的填料,所述壳体的内部竖直安装有多个用于将所述填料分区的分隔筒,所述分隔筒沿所述壳体的径向间隔叠套;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在所述填料顶部进水的上进水管以及在所述填料底部进水的下进水管,所述下进水管双向直通并在进水方向的另一侧连接有底部出水管。通过在壳体中设置的分隔筒,能够将用于对污水过滤处理的填料分隔为环状分布的多段,并通过使污水折流经过多段填料,延长了污水在人工湿地中的停留时间,同时由于该系统为双向进水,通过改变进水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系统填料堵塞,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同时有效维持较高的水质净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9058709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499238.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态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净化水质的生态树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净化水质的生态树岛,包括:围墙,所述围墙里侧设置有树岛,所述树岛与所述围墙之间设置有水质净化区,所述水质净化区中设置有布水装置、净化填料以及集水装置,所述水质净化区外侧设置有气提组件,所述气提组件与所述布水装置连接。通过设置的气提组件,结合气提组件与布水装置的连接,能够使湖水在气提组件的作用下,经由布水装置进入净化填料,并经过净化填料的处理后,在集水装置中汇集,汇集后的水通过水泵返排至生态树岛外围的湖水中,能够使生态树岛在满足景观美感的前提下,实现对湖水的生态处理,有效提高了净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115234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2777438.3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3/32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态过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态过滤坝及河道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过滤坝,横向拦截在河道中,包括沸石填料以及纤维填料,所述沸石填料包覆在所述纤维填料的外部,所述纤维填料以及所述沸石填料均堆砌在河底,所述生态过滤坝的顶部种植有挺水植物。通过在传统物理过滤基础上,结合沸石和纤维填料,利用沸石和纤维填料多孔性以及比表面积大的特性,使生态过滤坝既具有传统物理过滤功能,又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附着基,赋予生态过滤坝生物净化功能,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通过生态过滤坝顶部种植的挺水植物,能够为水体输氧的同时,增强生态过滤坝的景观性能,为城市河道提供更加适合的亲水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5712470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2113462.2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态净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梯级净化系统,包括第一级阶梯净化单元和布水槽,所述布水槽安装于所述第一级阶梯净化单元的顶部,以待净化的水通过所述布水槽将进入所述第一级阶梯净化单元;所述布水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布水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级阶梯净化单元的长度,在所述布水槽的底部分布有多个布水孔,各所述布水孔在第一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级阶梯净化单元的长度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水平面。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污水处理普遍存在布水不均,使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梯级净化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