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395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01524.4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S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35 , G01S7/352 , G01S13/584 , G01S13/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mm波段小型探测器前端,包括3mm小型化双天线、发射支路、接收支路、微带功率分配器和本振源倍频链路。其中,3mm小型化双天线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本振源倍频链路用于提供可调频的本振信号;微带功率分配器将本振信号分成两路,一路馈给发射支路提供振荡信号,另一路馈给接收支路提供本振输入;发射支路用于将微带功率分配器输出的一路信号再次进行倍频和放大,得到3mm波段射频信号送至发射天线进行发射;接收支路用于将接收天线收到的3mm波段回波信号放大,再与本振输入信号进行二次谐波有源混频得到中频输出信号。本发明解决现有波导结构3mm波段探测器前端成本高、集成度低、体积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72195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225835.8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毫米波单片集成探测器组件,包括射频压控振荡器、驱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和收发天线,所述射频压控振荡器用于根据外部系统通过不同电压波型的调节得到射频信号;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对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收发天线用于发送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发送出的射频信号遇到探测物后产生回波信号;所述收发天线还用于接收所述回波信号;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放大收到的回波信号;所述混频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回波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发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射频信号的频差。本发明能够对物体尺寸进行探测,并且在目标探测过程中实现对距离、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62824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616164.9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天线大规模生产在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方法的步聚是:首先,通过探针末端金属小圆盘和标签天线贴芯片的焊盘处进行容性耦合;其次,将探针耦合下来的信号通过补偿巴伦进行平衡-不平衡和阻抗变换;然后,将通过补偿巴伦变换下来的信号再通过槽线反射计原理,采样提取出槽线上几个固定点的功率信息;最后,利用获得的这几个点功率信息,通过处理计算,就可获得端口加载的反射系数,从而推算出标签天线的输入阻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标签贴上芯片之前,测量出标签天线的输入阻抗,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精确的反映出标签天线与芯片之间的匹配程度,并且适合各种类型的标签天线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31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54346.8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毫米波微带天线的垂直耦合结构,包括微带贴片天线、底层介质基片衬底、衬底挖腔结构、带有缝隙的接地板、顶层介质基片衬底、共面波导转微带馈线。所述微带贴片天线在所述两层介质基片衬底底侧;所述衬底挖腔结构指底层介质基片衬底上挖腔;所述缝隙耦合口径位于两层介质基片中间;所述共面波导转微带馈线在顶层介质基片上表面。本发明能够解决工作频率在毫米波频段时天线与射频电路的层间垂直互连问题。具有无焊点、无寄生辐射,可获得均匀的辐射方向图,克服了传统单一馈电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及设计上的局限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50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67824.4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天线雷达探测器馈电结构,包括收/发天线、波导反射面、发射馈线和接收馈线,所述收/发天线固定在所述波导反射面上方;所述发射馈线和接收馈线相互垂直设置,共用所述波导反射面上的一个波导口,并通过不同的波导电磁波激励模式进行馈电。本发明能够解决工作频率在毫米波频段时环形器设计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9901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78111.6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S1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52 , G01S13/584 , G01S2007/40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波探测器测试系统,其中接收/发射天线用于接收与发射信号;所述接收/发射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环形器至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用于所述混频器的本振输入;所述波形发生器根据目标探测过程中距离信息或多普勒频率设定相应频率的波形信号;所述混频器将所述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的本振信号与所述波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信号进行混频,得出调制信号并输出至所述可调衰减器;所述可调衰减器根据模拟目标的远近、大小设定衰减系数,模拟得到不同目标条件下的发射信号;所述环形器将模拟发射信号传送至接收/发射天线进行发射。本发明可基于地面条件下实现调频连续波距离探测与运动目标多普勒速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162824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010616164.9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天线大规模生产在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方法的步聚是:首先,通过探针末端金属小圆盘和标签天线贴芯片的焊盘处进行容性耦合;其次,将探针耦合下来的信号通过补偿巴伦进行平衡-不平衡和阻抗变换;然后,将通过补偿巴伦变换下来的信号再通过槽线反射计原理,采样提取出槽线上几个固定点的功率信息;最后,利用获得的这几个点功率信息,通过处理计算,就可获得端口加载的反射系数,从而推算出标签天线的输入阻抗。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在标签贴上芯片之前,测量出标签天线的输入阻抗,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精确的反映出标签天线与芯片之间的匹配程度,并且适合各种类型的标签天线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272195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25835.8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毫米波单片集成探测器组件,包括射频压控振荡器、驱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和收发天线,所述射频压控振荡器用于根据外部系统通过不同电压波型的调节得到射频信号;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对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收发天线用于发送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发送出的射频信号遇到探测物后产生回波信号;所述收发天线还用于接收所述回波信号;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放大收到的回波信号;所述混频器用于将放大后的回波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发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射频信号的频差。本发明能够对物体尺寸进行探测,并且在目标探测过程中实现对距离、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50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410667824.4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天线雷达探测器馈电结构,包括收/发天线、波导反射面、发射馈线和接收馈线,所述收/发天线固定在所述波导反射面上方;所述发射馈线和接收馈线相互垂直设置,共用所述波导反射面上的一个波导口,并通过不同的波导电磁波激励模式进行馈电。本发明能够解决工作频率在毫米波频段时环形器设计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7003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40787.2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S19/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4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精准定位系统,包括主节点单元、作为被定位对象的从节点单元和监控中心,所述从节点单元分别与主节点单元、监控中心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主节点单元包括有源RFID模块;所述从节点单元包括微控制器、有源RFID模块、GNSS模块、GSM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有源RFID模块、GNSS模块和GSM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GNSS模块和GSM模块都是通过串口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复合精准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