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724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31806.5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蓄电站抽蓄机组与常规机组混合布置结构,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解决现有水电站抽蓄机组与常规机组独立设置引水系统所导致的工程量大、投资高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蓄电站抽蓄机组与常规机组混合布置结构,包括抽蓄机组与常规机组,常规机组配备引水系统和尾水系统,引水系统包括引水管道,引水管道上连接输水支管,输水支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抽蓄机组,抽蓄机组配备尾水系统,抽蓄机组的尾水系统末端位于下游水库且低于下游水库的死水位。抽蓄机组通过输水支管进行引水,可以共用常规机组的引水系统,从而减少工程量并节省投资。本发明适用于将常规水电站改造成常蓄结合电站,提高水电站的储能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111097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760203.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蓄电站抽蓄机组与常规机组混合布置结构,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解决现有水电站抽蓄机组与常规机组独立设置引水系统所导致的工程量大、投资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蓄电站抽蓄机组与常规机组混合布置结构,包括抽蓄机组与常规机组,常规机组配备引水系统和尾水系统,引水系统包括引水管道,引水管道上连接输水支管,输水支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抽蓄机组,抽蓄机组配备尾水系统,抽蓄机组的尾水系统末端位于下游水库且低于下游水库的死水位。抽蓄机组通过输水支管进行引水,可以共用常规机组的引水系统,从而减少工程量并节省投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将常规水电站改造成常蓄结合电站,提高水电站的储能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21086.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球阀设计领域,为了提高进水球阀重量计算的准确度,提供了水轮机进水球阀重量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设计水头、阀门尺寸与进水球阀重量间的二元非线性关系式,所述二元非线性关系式中含有待确定的参数;步骤2、获取设计水头、阀门尺寸与进水球阀重量的样本数据;步骤3、根据样本数据采用基于混合误差与梯度下降算法的机器学习模型确定二元非线性关系式中待确定的参数的取值;步骤4、基于参数确定的二元非线性关系式计算进水球阀重量。采用上述方式计算准确性更高,且易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1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1911277594.X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鱼道诱鱼补水管末端的水流扩散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补水更加平稳、分散的用于鱼道诱鱼补水管末端的水流扩散装置,包括补水管和设置于鱼道进水口底部或侧壁内的补水槽,所述补水管的出水端口位于所述补水槽内,在补水槽的口部设置有与鱼道壁面平齐的稳水格栅。本发明通过设置补水槽结构,先将补水管的水排至补水槽内,然后借助补水槽口部的稳水格栅,通过稳水格栅起到对补水水流的分散、整流作用,使得补水更加分散和平稳;同时由于增大了补水系统的出口面积,可将补水系统出口流速控制在鱼道竖缝处流速以下,便于鱼类沿鱼道向上洄游。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3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020378.4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斗式水轮机转轮内宽计算方法,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目的在于便捷地根据水轮机基本参数计算得到相对准确的转轮内宽数据,为水电站前期阶段的多方案比较选型提供依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斗式水轮机转轮内宽计算方法,首先,获取至少两组现有的水斗式水轮机的数据,得到拟合参数的取值;然后,确定待计算的水斗式水轮机的参数,包括待计算水斗式水轮机的转轮公称直径和单喷嘴比转速;最后,按照公式计算水斗式水轮机的转轮内宽。水斗式水轮机转轮内宽计算方法根据容易获取的数据计算转轮内宽,计算结果误差小,完全能满足电站前期阶段的多方案比较选型,可为后续国内、外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20939.3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超高扬程、大水位变幅串联泵站调节池寻优计算方法,优化调节池的设计和运行策略,在解决两级泵站之间流量匹配问题的同时,使调节池的容量最小,以节省项目整体投资。本发明通过梳理调节池设置所有相关参数的输入输出映射关系,基于合理假设简化影响计算结果的中间参数,明确直接影响方案的决定性输入参数,通过改变决定性输入参数的迭代计算,将限制条件参数化参与迭代计算的判断进程,最终得到符合限制条件、调节池容量最小的参数组合,以此确定最优方案。本发明适用于超高扬程、大水位变幅串联泵站调节池寻优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80733.1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B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调整多喷嘴水斗式水轮机负荷的方法,涉及水电领域,目的在于缩短调整多喷嘴水斗式水轮机负荷所需时间。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快速调整多喷嘴水斗式水轮机负荷的方法,以已投入喷嘴的数量和位置为基础,根据负荷调整的目标以及径向力平衡的要求,确定需投入喷嘴的数量、位置和目标开度,再直接将所有需要调整的喷嘴同时调至各自对应的目标开度。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操作简单,用于符合径向力平衡的要求这一特定条件下的负荷调整,满足了多喷嘴水斗式水轮机负荷调整快速响应的要求,适应了水风光互补的要求,用于大中型水斗式水轮机的负荷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2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20149.2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水斗式水轮机飞逸转速的方法,涉及电工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计算飞逸转速的方法误差大的问题。本发明用的技术方案是:水斗式水轮机飞逸转速计算方法,首先,获取至少两组现有的水斗式水轮机的数据,通过拟合得到拟合参数a和b的取值;然后,确定待计算水斗式水轮机的最大净水头以及转轮公称直径;最后,按照公式计算水斗式水轮机的飞逸转速。本发明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用大量的水轮机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回归统计得到水斗式水轮机飞逸转速计算公式,为水斗式水轮飞逸转速的计算提出了一种更加准确、合理的计算方法,能更好地满足新的水电工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13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77594.X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鱼道诱鱼补水管末端的水流扩散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补水更加平稳、分散的用于鱼道诱鱼补水管末端的水流扩散装置,包括补水管和设置于鱼道进水口底部或侧壁内的补水槽,所述补水管的出水端口位于所述补水槽内,在补水槽的口部设置有与鱼道壁面平齐的稳水格栅。本发明通过设置补水槽结构,先将补水管的水排至补水槽内,然后借助补水槽口部的稳水格栅,通过稳水格栅起到对补水水流的分散、整流作用,使得补水更加分散和平稳;同时由于增大了补水系统的出口面积,可将补水系统出口流速控制在鱼道竖缝处流速以下,便于鱼类沿鱼道向上洄游。
-
公开(公告)号:CN10563112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11002955.1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转化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将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时需作辅助线,工作量大、人为影响因素多、工作效率和制图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生成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的方法,根据模型水轮机的综合特性曲线,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原型水轮机的各等效率线上点的坐标、等出力线上点的坐标、等吸出高度线上点的坐标、各等导叶开度线上点的坐标等,在此基础上,分别在H‑P、Q‑H平面坐标图上绘制原型水轮机的等效率线、等出力线、等吸出高度线、等导叶开度线以及出力限制线等,并进一步得到原型水轮机的运行区域划分。本发明适用于将模型水轮机综合特性曲线转化为原型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