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63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130127.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交通流的智能网联车辆上匝道汇入控制协议,包括步骤为:拥堵判断;区域划分为汇入区,让行区和减速区;跟驰状态;根据平均车速计算预估换道时间;根据安全加速度设计理想汇入控制间距;当上匝道口判断为拥堵时,对处于让行区、汇入区和减速区的智能网联车辆,进行分区域分别控制。本发明提供考虑了整体系统的效益和风险,进行了较为平衡的控制协议设计,提出的主干道车辆理想控制间距能够有效保证上匝道车辆在拥挤时段的换道要求,并且不要求智能网联车辆提前进行编组形成队列,使得该控制协议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186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058062.7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网联车队列控制的多车协同换道方法,通过对目标车道影响车辆进行识别,并适当减速为换道过程做准备;在目标车道前方无影响换道的车辆、后方存在对换道有潜在影响的车辆时,队列中最后一辆优先换道,其余需换道车整体换道;整体换道时,预先规划换道过程的纵向位移,在换道过程中预先缩短目标车道上队列的间距,加快换道结束后目标车道上智能网联车队列形成和稳定速度;基于双五次换道轨迹模型,多车同时执行换道过程。本发明综合考虑队列内外车辆的位置和行驶轨迹,换道过程以及智能网联车队列的形成和恢复更为迅速,进而为智能网联车队列内多车协同换道提供合理的方法依据,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1296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061678.X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车队下匝道前的协同换道策略,包括步骤为:智能网联车队获取目标车道车辆的前后间距和速度信息;判断每辆车的换道条件和队列最优首次换道车辆;最优首次换道车辆进行换道并减速为其他车辆留出足够空间;其他车辆重组编队并达到预定速度和换道位置;每辆车在满足换道条件后相继换道。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适用于混合交通流且交通密度较大的下匝道前的换道场景,通过充分发挥智能网联车精确感知以及车队协同控制的优势,利用整队的感知和决策增加可换道概率,在抵达下匝道入口前完成换道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智能网联车队在换道过程中,以及下匝道前后编队的连续与完整,为未来交通安全高效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340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36667.3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8/24 , G01M17/08 , G01M13/045 , G06F18/213 , G06F18/2413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联合分布适配的列车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方法包括:考虑轴承的故障机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训练样本的要求,从时域、频域、熵域三个领域提取常见故障特征成分,采用量化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构造有效且信息全面的特征向量组作为轴承故障诊断算法的输入;采用基于加权卡方距离的K最邻近算法作为联合分布适配算法的内嵌分类器,最终在迁移学习初期拉近源域和目标域样本在特征空间的距离,降低迁移学习的难度,可以更加准确得实现不同型号、不同工况轴承故障诊断的迁移,从而扩大了模型的迁移范围,有效解决目标域小样本、缺乏样本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1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8062.7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网联车队列控制的多车协同换道方法,通过对目标车道影响车辆进行识别,并适当减速为换道过程做准备;在目标车道前方无影响换道的车辆、后方存在对换道有潜在影响的车辆时,队列中最后一辆优先换道,其余需换道车整体换道;整体换道时,预先规划换道过程的纵向位移,在换道过程中预先缩短目标车道上队列的间距,加快换道结束后目标车道上智能网联车队列形成和稳定速度;基于双五次换道轨迹模型,多车同时执行换道过程。本发明综合考虑队列内外车辆的位置和行驶轨迹,换道过程以及智能网联车队列的形成和恢复更为迅速,进而为智能网联车队列内多车协同换道提供合理的方法依据,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129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1678.X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车队下匝道前的协同换道策略,包括步骤为:智能网联车队获取目标车道车辆的前后间距和速度信息;判断每辆车的换道条件和队列最优首次换道车辆;最优首次换道车辆进行换道并减速为其他车辆留出足够空间;其他车辆重组编队并达到预定速度和换道位置;每辆车在满足换道条件后相继换道。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适用于混合交通流且交通密度较大的下匝道前的换道场景,通过充分发挥智能网联车精确感知以及车队协同控制的优势,利用整队的感知和决策增加可换道概率,在抵达下匝道入口前完成换道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智能网联车队在换道过程中,以及下匝道前后编队的连续与完整,为未来交通安全高效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386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30127.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交通流的智能网联车辆上匝道汇入控制协议,包括步骤为:拥堵判断;区域划分为汇入区,让行区和减速区;跟驰状态;根据平均车速计算预估换道时间;根据安全加速度设计理想汇入控制间距;当上匝道口判断为拥堵时,对处于让行区、汇入区和减速区的智能网联车辆,进行分区域分别控制。本发明提供考虑了整体系统的效益和风险,进行了较为平衡的控制协议设计,提出的主干道车辆理想控制间距能够有效保证上匝道车辆在拥挤时段的换道要求,并且不要求智能网联车辆提前进行编组形成队列,使得该控制协议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3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30123.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启发式规则的车辆换道轨迹识别方法,包括步骤为:对原始轨迹数据按全局时间排序,判断原始数据集是否将不同时间段的观测数据分开记录;按照不同的记录时间段对原始数据集进行分类保存;对数据集中的轨迹坐标信息进行平滑处理;运用启发式轨迹识别换到轨迹,并得到换道动作起始点和终止点;进行最终的换道模型五车的数据匹配,完成高阶数据的计算。本发明根据常见车辆轨迹数据集的数据特征,对车辆换道轨迹识别提取的各方面细节和规则进行了详述,进而为后续基于换道行为细节的模型算法提供数据支撑,为换道模型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16577391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3373116.4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25B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带有挑针的盖玻片镊子,属于医疗及实验技术领域。包括镊柄,镊柄上固定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左镊脚、右镊脚,所述镊柄上固定有支板,支板固定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开设有内螺纹,螺纹套内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挑针,挑针位于左镊脚和右镊脚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挑针挑起盖玻片一定角度后,位于两侧的镊脚正好可以夹持在盖玻片两侧,单人就可以操作,提高了操作便捷性;针对不同大小的盖玻片、或者操作者夹取倾角习惯、或者不同深度的培养皿,可以调节挑针的长度进行适应,提高操作舒适度,确保夹取成功率;在镊脚内侧设置有弯折状的橡胶条,可以防止盖玻片被夹坏或者滑落,提高操作安全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