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渣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50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32081.6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涉及冶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渣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正位钢包视频图像;对正位钢包视频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将钢包包壁区域划分为至少一个钢包包壁子区域;对钢包包壁子区域进行灰度处理;确定钢包包壁子区域中的基准像素点块灰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待测像素点块灰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基准像素点块灰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待测像素点块灰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行比较;根据预先建立的钢包包壁传热模型和比较结果,判断钢包包壁子区域的待测像素点块是否含钢渣。本申请通过基于预先建立的钢包包壁传热模型和像素点块的灰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提高了钢渣检测准确率。

    针对盘条的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1686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05741.3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对盘条的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待测温盘条的红外热图像;根据所述红外热图像及待测温盘条的特征信息,确定有效温度测量区域;构建待测温盘条的盘条几何模型,将预设光线投射于所述盘条几何模型并追踪所述预设光线的光线传播路径,基于所述光线传播路径的追踪结果,计算有效发射率;基于所述有效发射率,对所述有效温度测量区域的温度测量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温度测量结果。通过获取红外热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分析红外热图像,实现动态捕捉有效温度测量区域,通过计算分析盘条之间的有效发射率,进而对盘条的测量温度进行修正,提高了对盘条温度测量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一种适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的液位及温度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848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29243.7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玖 梅国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C22B34/12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的液位及温度的测量装置,包括:温度监测模块,其包括温度测量单元、以及沿温度测量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若干个测温点,测温点的分布区域覆盖反应器内液面位置的变化范围,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反应器内分别与全部测温点高度相对应的所述液面上及液面下的温度;分析模块,其用于接收温度监测模块监测到的与全部测温点高度相对应的液面上及液面下的温度信号,并对温度信号进行分析来确定所述反应器内液面的位置和还原反应温度。本装置实现了海绵钛还原反应器内液面位置和液面附近还原反应温度的连续测量,为控制四氯化钛的加入量和氯化镁的排放量提供依据,促进海绵钛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材料发射率的测量系统及材料发射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21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0169935.6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材料发射率的测量系统及材料发射率的确定方法,涉及发射率测量与辐射测温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存在由于使用热电偶对样品温度测量会改变样品表面的温度,基于测得的温度得到的材料发射率存在准确性较低的问题。该测量系统包括:上位机、温度控制装置及测温仪,上位机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测温仪连接,控制温度控制装置将待测试样品、黑体炉升温至设定温度,控制测温仪测量遮挡管到达不同位置时待测试样品表面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第三温度以及第四温度,上位机根据第一温度、第二温度、第三温度和第四温度确定待测试样品的目标材料发射率。

    内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5265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789080.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内表面温度测量准确度较低的问题。主要包括获取待测内表面中多个目标点位的测量温度实际值;针对所述多个目标点位对应的真实温度估计值分别进行初始化;将所述真实温度估计值作为迭代变量,基于测量温度估计值与真实温度估计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测量温度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残差建立迭代关系式,经迭代计算得到所述多个目标点位的最终真实温度估计值,并将所述最终真实温度估计值作为内表面温度测量结果,所述测量温度估计值与真实温度估计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于有效发射率模型确定的。主要用于内表面温度的确定。

    内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52658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89080.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内表面温度测量准确度较低的问题。主要包括获取待测内表面中多个目标点位的测量温度实际值;针对所述多个目标点位对应的真实温度估计值分别进行初始化;将所述真实温度估计值作为迭代变量,基于测量温度估计值与真实温度估计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测量温度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残差建立迭代关系式,经迭代计算得到所述多个目标点位的最终真实温度估计值,并将所述最终真实温度估计值作为内表面温度测量结果,所述测量温度估计值与真实温度估计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于有效发射率模型确定的。主要用于内表面温度的确定。

    用于连铸钢水浇注温度测量的黑体空腔塞棒测温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042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12272.8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铸钢水浇注温度测量的黑体空腔塞棒测温装置与方法,包括中间包以及动臂横梁,所述动臂横梁设置于中间包上方,所述动臂横梁的一端设置有装配连接机构,所述装配连接机构与塞棒本体相连接,所述塞棒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塞棒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导气连通构件,本发明利用装配连接机构与塞棒本体进行装配连接,塞棒本体为中空结构,塞棒本体上端设置有导气连通机构,利用导气连通构件实现测温检测机构与塞棒本体的装配连接,同时将排气孔位置设置在导气连通构件内,无需对塞棒本体上进行开孔,可以有效缩短塞棒的长度,降低加工成本,塞棒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感温元件,进而可以实现测温与控流两种功能的同步实现。

    一种适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的液位及温度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8483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729243.7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玖 梅国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绵钛还原反应的液位及温度的测量装置,包括:温度监测模块,其包括温度测量单元、以及沿温度测量单元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若干个测温点,测温点的分布区域覆盖反应器内液面位置的变化范围,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反应器内分别与全部测温点高度相对应的所述液面上及液面下的温度;分析模块,其用于接收温度监测模块监测到的与全部测温点高度相对应的液面上及液面下的温度信号,并对温度信号进行分析来确定所述反应器内液面的位置和还原反应温度。本装置实现了海绵钛还原反应器内液面位置和液面附近还原反应温度的连续测量,为控制四氯化钛的加入量和氯化镁的排放量提供依据,促进海绵钛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一种快速精确连续测量液体介质内部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242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95942.X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精确连续测量液体介质内部温度的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由透光材料制备而成的感温管,所述感温管的两端分别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感温管的开口端与测温仪相连接,所述感温管的封闭端插入被测液体介质内部形成感温腔。本发明通过采用具有透光材料制备感温管,将其置于被测液体中,液体透过腔壁直接形成近似黑体空腔产生热辐射,通过所述测温仪接收到感温管封口端底部的热辐射,计算出被测液体介质的温度,进而实现液体,尤其是侵蚀性液体内部温度的快速、精确、稳定地连续测量。

    材料发射率的测量系统及材料发射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9935.6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材料发射率的测量系统及材料发射率的确定方法,涉及发射率测量与辐射测温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存在由于使用热电偶对样品温度测量会改变样品表面的温度,基于测得的温度得到的材料发射率存在准确性较低的问题。该测量系统包括:上位机、温度控制装置及测温仪,上位机与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测温仪连接,控制温度控制装置将待测试样品、黑体炉升温至设定温度,控制测温仪测量遮挡管到达不同位置时待测试样品表面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第三温度以及第四温度,上位机根据第一温度、第二温度、第三温度和第四温度确定待测试样品的目标材料发射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