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0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5157.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光纤测量湿度装置,包括光纤传感器基体,所述光纤传感器基体顶面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手动调节杆,所述手动调节杆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部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顶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与收卷辊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置有均匀式收卷组件,在光纤收卷和放卷过程中,使得光纤缠绕和往复移动同步进行,可以使得光纤均匀的缠绕在收卷辊外侧,避免光纤在收卷和放卷过程中出现缠绕导致光纤损坏的问题,保证装置的使用,可以在对光纤收卷时,可以通过散热扇内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实现收卷,无需人员手动收卷,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63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398406.5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谐三维氮化硅双微环谐振滤波器件,包括底层跑道形微环谐振腔及顶层圆形微环谐振腔和反馈交叉耦合波导。上下两层的谐振结构相互作用,将一束光在器件中分为两束,通过耦合区共振输出,达到滤波效果;其次,在顶层反馈波导上方放置金属加热电极以实现控制光信号的相位调制。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可调谐三维氮化硅双微环谐振滤波器件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器件分为上下两层,进一步压缩了器件尺寸,使芯片集成更加紧凑的同时降低了光波导的插入损耗,满足大批量低成本生产要求,在光信号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462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49045.2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 , 云南华谱量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朗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球形‑六边形金纳米颗粒组合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自组装球形‑六边形金纳米颗粒组合体包括一种新型结构的由球形和六边形组合的纳米金颗粒,通过激光消融法制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组合纳米金颗粒电场强度,通过控制激光参数调节纳米金颗粒的尺寸和形状,并分别检测球形、六边形和自组装球形‑六边形纳米金颗粒增强的结晶紫溶液表面拉曼光谱。本发明所提出的自组装球形‑六边形金纳米颗粒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远优于纯球形或纯六边形金纳米颗粒,在生物光子学、传感器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8158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1396690.1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硅‑铌酸锂异质集成扫描芯片,包括铌酸锂衬底、二氧化硅包层和基于硅波导的芯层;二氧化硅包层附在铌酸锂衬底上;芯层包括光分束单元、弯曲波导、热光移相器和出射波导阵列;光分束单元、弯曲波导和出射波导阵列位于上述二氧化硅包层内;热光移相器置于二氧化硅包层上;热光移相器位于所述弯曲波导上;光分束单元包括多个基于硅波导的分束器。本发明将硅波导基片上与铌酸锂材料的异质集成,基于光学相控阵技术,采用热光调制从而改变波导折射率,进而使光束相位变化,出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获取1520纳米~1620纳米光通信波段的高速低损耗光调制芯片结构。本发明还提出了该芯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4219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62769.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实现高速的光开光响应的方法及超高速光调制光开关器件,使用高功率的脉冲激光通过传输过程中激光的自聚焦效应以及等离子体散焦效应可克服衍射效应传播超过数倍瑞利长度的距离,形成光丝。在激光成丝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物理效应,光丝产生区域会伴随着折射率调制,且这种折射率调制的响应速度与超快激光的脉宽以及功率有关,当超快激光的峰值功率达到一定阈值通过液体产生光丝对折射率调制的响应频率可达到吉赫兹。这种超高速的折射率调制应用于光调制光开关,实现超高速的光开关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958158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23555.0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型氮化硅波分复用光子芯片,包括硅衬底和依次在硅衬底上制作的二氧化硅缓冲层和氮化硅芯层;芯层上设有上输出端口和下输出端口;波长633纳米和波长1310纳米的TE偏振光,分别从下输出端口和上输出端口输出以实现波长分束。本发明针对波长633纳米可见光和波长1310纳米近红外的TE偏振光,提供一种高消光比的波分复用器件。该器件可将上述的两波长偏振光,分别从上下两个端口输出,且消光比均大于25dB,插入损耗小于1dB。
-
公开(公告)号:CN10605440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592414.7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1THz波段的太赫兹偏振分束硅光栅,镂空的周期排列的矩形硅条纹构成的硅光栅,硅光栅的硅条纹宽度和周期的比值为0.27,光栅的周期为204.6‑219.4微米,硅片厚度为47.6‑51.4微米。此硅光栅对垂直入射的1THz光波,没有高阶衍射存在,仅有零阶的透射与反射波,光栅的消光比大于100。该透射反射式偏振分束光栅具有宽工作角度带宽、结构简单、成本低、高分束效率、高消光比等优点,在太赫兹成像和波谱测量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硅光栅可由飞秒微加工或微光学技术加工而成,取材方便,造价小,能大批量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2589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57083.9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B23K26/352 , B23K26/402 , B23K26/60 , B23K26/7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52 , B23K26/402 , B23K26/60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短脉冲激光微加工的玻璃碳电极表面粗化制备方法利用不同脉冲宽度、脉冲频率、脉冲功率以及加工时间对玻璃碳表面进行粗化处理。超短脉冲激光对玻璃碳电极表面进行粗化,会使其表面产生微纳结构,使电极催化效率得到很大增强,信噪比得以极大提高。使用皮秒脉冲激光对玻璃碳电极粗化处理,热效应小,加工精细,清洁环保,经济高效,经粗化处理后的玻璃碳电极在电化学检测、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52555.3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35 , G02F1/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微环谐振腔的电控可调谐滤波器及制备方法,包括底层的氮化硅微环谐振腔,位于其上层的反馈式氮化硅波导和顶层的金属加热器,氮化硅微环谐振腔直线部分与位于其上层反馈式氮化硅波导交叉耦合,对通过反馈式氮化硅波导的信号谐振波长进行滤波,金属加热器放置在反馈式氮化硅波导非耦合段上,进行电控调谐。三维集成器件结构紧凑,制作工艺与半导体加工工艺兼容,易于进行电控调谐,在选频滤波和波分复用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大批量低成本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49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0050448.4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苏州科沃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2B6/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级波导芯片多输出耦合装置,包括:光学平台;安装在所述光学平台上,用于固定波导芯片并调整波导芯片位置的芯片固定装置;以所述芯片固定装置为中心成品字形布置安装在所述光学平台上,用于实现锥头光纤‑波导芯片‑锥头光纤的耦合双输出检测的耦合系统;一方面用于吸附波导芯片,另一方面用于吸附锥头光纤的真空吸附系统。本发明可调整的自由度较多,耦合损耗较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