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星真空热试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0574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93568.7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星真空热试验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多颗卫星同时进行真空热试验,分别评估各个卫星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内表面的热平衡情况,形成多个第一传热量;对单颗卫星进行真空热试验,计算单颗卫星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内表面的热平衡情况,形成第二传热量;各个第一传热量分别与第二传热量进行比较,形成各个外热流比值;根据多星同时试验与单颗卫星试验达到相同平衡温度时的各自外热流比值,评估各个参数对外热流比值的影响,调整各个参数以使各自外热流比值接近1;和/或根据多星同时试验与单颗卫星试验达到热平衡状态且相同外热流时各星的温度差异,评估各个参数对温度差异的影响,调整各个参数以使各星的温度差异接近0。

    一种卫星平台模块化热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1683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198828.7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一种卫星平台模块化热控装置,包括:低温指标热控模块,用于安放低温指标要求的仪器设备并与其它热控模块绝热连接;正常指标热控模块,用于安放正常温度指标要求的仪器设备;高温指标热控模块,用于安放非低温指标要求的仪器设备;轨控热控模块,用于安放轨控分系统的仪器设备并与其它热控模块绝热连接;载荷热控模块,用于安放载荷仪器设备并与其它热控模块绝热连接;每一热控模块的结构板内表面通过导热填料与相应仪器设备热耦合,结构板外表面通过粘贴相应散热涂层构成散热通道,以将每一热控模块内相应仪器设备的发热传递到结构板上,再通过结构板外表面辐射到外空间。本发明提高了卫星平台热控适应性、通用性,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

    卫星系统的真空热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58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054563.5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系统的真空热试验方法,包括:进行多星试验可行性理论分析,以探究卫星在真空罐内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热试验的理论基础为两个漫灰表面组成的封闭腔的辐射传热系统,其中全凸表面的封闭腔类似于真空罐内的航天器,外侧的封闭腔类似于真空罐;进行多星同时试验和单星单独试验;通过多星同时试验与单星单独试验时,外热流情况尽量相似或各星的温度尽量无差异,提高多星同时试验与单星单独试验时两者的相似度,提高单颗卫星进行热平衡试验;根据热平衡试验结果确定卫星系统的热真空试验的温度保持范围的可信度。

    卫星热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3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493540.3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热控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在卫星设计、制造及发射各个阶段中,任务分配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多个产品管理模块的冗余控制功能将其映射至批产过程控制及试验模块中,以分别同时完成多条平行任务;多个产品管理模块在卫星装配阶段被分配为产品级装配模块、板级装配模块及总装装配模块;多个产品管理模块在卫星试验阶段被分配为模样热平衡试验模块及正样热平衡试验模块。通过方案设计优化、流程优化、过程控制模板化、文件化、数据包化,解决了成本高研制周期长的问题。在装配过程中设计高效的装配方案,同时通过测试方案、试验验证方案,保证了热控产品装配的有效性,正确性,保证了整星研制的进度,也确保了在轨飞行状态良好。

    卫星系统的真空热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585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54563.5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系统的真空热试验方法,包括:进行多星试验可行性理论分析,以探究卫星在真空罐内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热试验的理论基础为两个漫灰表面组成的封闭腔的辐射传热系统,其中全凸表面的封闭腔类似于真空罐内的航天器,外侧的封闭腔类似于真空罐;进行多星同时试验和单星单独试验;通过多星同时试验与单星单独试验时,外热流情况尽量相似或各星的温度尽量无差异,提高多星同时试验与单星单独试验时两者的相似度,提高单颗卫星进行热平衡试验;根据热平衡试验结果确定卫星系统的热真空试验的温度保持范围的可信度。

    用于近地轨道引力波探测验证卫星的热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98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93991.7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近地轨道引力波探测验证卫星的热控系统及方法,一级热控模块包括多块舱板,将载荷包围在中心并封闭,形成载荷舱;在载荷舱的内部和/或外部布置隔热垫片和/或多层隔热组件,使载荷与其他热源隔绝;二级热控模块包括自动控温单元,检测载荷舱的温度,并将载荷舱的温度发送至热控总处理器,采用PID算法根据载荷舱的温度,控制自动控温单元进行调温,以使载荷舱在载荷工作时形成恒温笼式加热区域;三级热控模块包括固定于载荷上的补偿模块、包裹载荷及补偿模块的隔热组件、以及测温单元,测温单元检测载荷温度,并将载荷温度发送至热控总处理器,采用PID算法根据载荷的温度,控制补偿模块进行调温,以使载荷在工作时各处温度保持均匀。

    一种卫星平台模块化热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16839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98828.7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一种卫星平台模块化热控装置,包括:低温指标热控模块,用于安放低温指标要求的仪器设备并与其它热控模块绝热连接;正常指标热控模块,用于安放正常温度指标要求的仪器设备;高温指标热控模块,用于安放非低温指标要求的仪器设备;轨控热控模块,用于安放轨控分系统的仪器设备并与其它热控模块绝热连接;载荷热控模块,用于安放载荷仪器设备并与其它热控模块绝热连接;每一热控模块的结构板内表面通过导热填料与相应仪器设备热耦合,结构板外表面通过粘贴相应散热涂层构成散热通道,以将每一热控模块内相应仪器设备的发热传递到结构板上,再通过结构板外表面辐射到外空间。本发明提高了卫星平台热控适应性、通用性,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

    一种卫星机构部件热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28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95931.7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机构部件热控方法,机构部件包括加热部件和受热部件,对加热部件进行加热,利用受热部件和加热部件的传热温差关系,使热量从加热部件传递至受热部件,以此间接控制受热部件的温度。热量的传递包括热传导和热辐射两种形式。热量与温差存在线性关系,热量是指热传导与热辐射传递的热量之和,温差是指加热部件与受热部件之间的温差。本发明对机构产品采用了间接热控设计方法,使得卫星机构产品设计不再需要过多依赖和依附于目标控温对象本体表面,提高热控设计的可控性、普适性、独立性,达到预期可调的控温要求。

    多星真空热试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0574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493568.7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星真空热试验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多颗卫星同时进行真空热试验,分别评估各个卫星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内表面的热平衡情况,形成多个第一传热量;对单颗卫星进行真空热试验,计算单颗卫星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内表面的热平衡情况,形成第二传热量;各个第一传热量分别与第二传热量进行比较,形成各个外热流比值;根据多星同时试验与单颗卫星试验达到相同平衡温度时的各自外热流比值,评估各个参数对外热流比值的影响,调整各个参数以使各自外热流比值接近1;和/或根据多星同时试验与单颗卫星试验达到热平衡状态且相同外热流时各星的温度差异,评估各个参数对温度差异的影响,调整各个参数以使各星的温度差异接近0。

    卫星热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3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93540.3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热控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在卫星设计、制造及发射各个阶段中,任务分配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多个产品管理模块的冗余控制功能将其映射至批产过程控制及试验模块中,以分别同时完成多条平行任务;多个产品管理模块在卫星装配阶段被分配为产品级装配模块、板级装配模块及总装装配模块;多个产品管理模块在卫星试验阶段被分配为模样热平衡试验模块及正样热平衡试验模块。通过方案设计优化、流程优化、过程控制模板化、文件化、数据包化,解决了成本高研制周期长的问题。在装配过程中设计高效的装配方案,同时通过测试方案、试验验证方案,保证了热控产品装配的有效性,正确性,保证了整星研制的进度,也确保了在轨飞行状态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