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0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733.7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丢失风险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互联网医院,获取风险预测数据,对风险预测数据进行数据集划分,分为测试集和训练集;对风险预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采用LASSO回归,选择LASSO回归系数非零的变量为特征变量,计算特征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删除相关性高的特征变量;根据选择的特征变量,构建多个算法模型,对所述算法模型进行训练,采用10折交叉验证,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获得最优参数模型;采用最优参数模型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妊娠丢失风险预测。本发明的预测方法和系统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2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4441.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智能居家疼痛管理系统;包括:穿戴监测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的各项生理数据;互联网医院单元,根据患者的各项生理数据,分析疼痛规律;本发明通过穿戴监测单元实时跟踪患者居家时的生理状态,并将患者的生理状态的各项数据传输给互联网医院单元,在互联网医院内建立患者的个体数据库,方便医护人员利用远程管理单元查看患者的治疗阶段和药物使用情况,有效解决了疼痛患者复诊时依旧需要向医生口述病发时多种情况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同时具有预防效果,可以根据患者各项生理数据特征的变化,在数据特征的变化趋势向疼痛发作临界值趋近时,做出预测提醒患者采取预防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20032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512574.5
申请日:2025-04-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产妇院前健康信息管理与评估系统,包括:基于互联网医院根据医生开具的入院单,采用信息系统自动推送院前护理评估表,患者在线填写评估表;根据患者填写的院前护理评估表,自动匹配相应的入院准备资料;本发明的信息管理系统极具创新性和实用性,为产科服务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本发明通过创新手段,实现一站式信息整合,将就诊科室的信息,入院准备涉及的证件、科室、物品等信息,以及孕产全程知识都集合在一起,极大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同时,在服务细分层面凸显个性化特色,从根据孕妇不同情况区分物品准备,到针对孕产各阶段提供专属知识科普,满足了不同孕妇的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53808.6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G16H7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系统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消化内镜麻醉评估信息系统,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消化内镜麻醉评估信息系统包括风险评估模块、患者信息记录模块、实验室检查模块和个性化建议模块;所述个性化建议模块包括麻醉方案建议单元;麻醉方案建议单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建议。通过患者信息记录、实验室检查等模块,并根据每位患者的特定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麻醉建议,有效减少消化内镜麻醉风险,并通过模块的综合评估,能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准确地评估消化内镜麻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1000718.0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16H40/20 , G06F16/9535 , G06F16/9532 , G06F40/216 , G16H50/30 , G16H10/20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医院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科普信息主动匹配及推送系统,科普分发单元,所述科普分发单元包括科普信息推送模块;所述科普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主动向患者推送相应的科普信息,所述科普信息推送模块基于TF‑IDF和余弦相似度计算患者特征与科普信息的匹配度。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医生对患者的情况理解,可将患者目前需要的科普信息进行告知,因此,患者会有意愿去理解科普信息,避免常规方案下无差别的推送,患者被动接收,患者查看科普信息的医院易错过患者本身需要的科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58488.9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16H40/20 , G06F16/958 , G06F16/9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科普信息主动匹配及推送系统,包括科普分发单元和科普计划推送单元,所述科普分发单元包括问诊模块、科普信息推送模块、科普信息查阅模块、问卷反馈模块、患者知晓程度了解模块,所述问诊模块的输出端与科普信息推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医院技术领域。该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科普信息主动匹配及推送系统,充分利用医生对患者的情况了解,可以将患者当前需要的科普信息进行告知。因为是患者需要的,患者才会更有意愿去了解科普信息。避免了常规方案下无差别的推送,患者被动接收,患者查看科普信息的医院不强,亦容易错过自身需要的科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69822.2
申请日:2024-08-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创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公开多模态信息集成与转播的元宇宙医疗数字空间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医疗应用的具体需求和目标,包括手术室、I CU、病房等的数据集成与转播需求;S2、制定数字化转型计划,明确需要集成的多模态信息类型。通过明确医疗需求,制定数字化转型计划,安装兼容性强的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多模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并利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将来自不同设备和传感器的数据无缝集成到统一平台中,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同时,由傅里叶变换和其他数据处理算法,提取关键特征进行数据清洗,提高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进而提升医疗数据的集成和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8649.7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G16H50/30 , G16H20/70 , G06F18/2415 , G06F18/25 , G06F18/23213 , G06N3/0442 , G06N3/047 , G06N3/09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互联网医院用于预测辅助生殖技术程序结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多模态数据收集:基于互联网医院平台,由多数据源获取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患者数据;S2、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对多模态数据进行预处理,且提取特征;S3、动态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构建: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处理由时间变化的患者状态数据,构建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在线学习和动态反馈机制,模型能在各治疗阶段根据患者的最新数据进行实时调整,其动态调整能力确保预测模型能快速响应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而生成个性化的治疗建议,极大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灵活性和成功率,相比于传统静态模型显著提升临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457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57064.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医院与养老院血液检测实时上传和评价系统,涉及医疗检测技术领域。该基于互联网医院的医院与养老院血液检测实时上传和评价系统,包括养老院系统和医院系统,所述养老院系统和医院系统之间通过传输系统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递,所述养老院系统用于老人的身份信息登录、挂号和血液采集,所述医院系统用于数据检测、识别与警示,所述传输系统包括5G系统。本发明,通过血液检测,老人通过养老系统挂号登记之后,直接采样检测,经过5G系统装置,实时将血液检测数据传送给医院系统,一旦检测到异常数据系统就会报警提示医院,便利的实现了远程血液检测,且选择合理的检测时间和采集部位,进而利于老人的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964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1633.2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健康云(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心血管疾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包括:健康档案模块,远程监测模块;虚拟助手模块,辅助医生与患者互动,提前获取关键医疗信息;风险预测模块,计算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并提前预警;健康协同模块,整合所有数据同步给患者相关的医疗照护者。通过患者‑心内科医师‑虚拟助手三个维度的智能化互动,本发明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个性化水平,有助于构建更高效的健康管理系统。对于初诊患者:本发明协助心血管专科医师及非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迅速构建心血管疾病诊疗流程;对于复诊患者,提前给予心血管事件预警,减少了潜在的医疗事故和健康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