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14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10130.1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25 , G06V10/26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20/20
Abstract: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深度学习的肿瘤良恶性分类方法,融合了患者的影像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实现了对肿瘤良恶性的高精度检测;通过U形网络对患者影像进行智能分割,筛选出感兴趣区域切片;利用设计的全局‑混合‑局部网络对影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得到影像数据的肿瘤良恶性预测结果;将影像预测结果与临床特征输入至集成学习分类模型,结合多种机器学习分类器的优势,获得多模态肿瘤良恶性预测结果;采用SHAP方法和基于遮挡的方法对输入要素和影像的不同部分进行可视化结果解释,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透明度。本发明为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37816.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48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模态特征融合的胆囊CT影像处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获取CT影像;基于跨模态特征融合的CT影像处理模块,训练后用于对胆囊CT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所述CT影像处理模块包括用于分割所需胆囊区域的3D U‑net神经网络模块,用于筛选实验室检查数据特征和放射组学特征的基于XGBoost的特征筛选模块,以及对3D U‑net神经网络模块的分割结果和特征筛选模块的筛选结果进行跨模态特征融合的融合模块;输出模块,用于输出CT影像处理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分类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940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75589.4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感知技术及其应用,涉及车路协同系统感知技术领域。该智能车路协同系统,该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由以信息为核心的、提供不同层次功能的5层平台和1个支撑体系组成,包括信息采集融合平台、信息交互共享平台、信息协同处理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信息功能服务平台和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标准及管理支撑体系。该技术基于多模态传感器的数据输入,在信息融合并对交通状态进行统一表征的基础上,实现对交通环境多视角、超视距的全局感知,为后端的决策控制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来源,从而有效实现后续的决策控制,可以充分发挥集成技术的优势,提供了更为可靠、准确、宽泛和更具深度的交通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979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063983.1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入色散隐藏时延的反馈混沌系统,包括:发射光束的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器、光检测器、示波器、电谱分析仪、光环形器、延迟线、可调色散补偿器、功率计和光衰减器;耦合器接收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射光束;光检测器接收耦合器输出的激光束并对其进行光电转换;示波器接收光电转换后的信号并进行时域分析;电谱分析仪接收光电转换后的信号并进行频域分析;光环形器与耦合器连接;延迟线与光环形器连接;可调色散补偿器与光环形器连接;功率计与耦合器连接;光衰减器分别与可调色散补偿器和延迟线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反馈混沌系统的安全问题,且在应用中比较简单,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系统调整难度且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79794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810063983.1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入色散隐藏时延的反馈混沌系统,包括:发射光束的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器、光检测器、示波器、电谱分析仪、光环形器、延迟线、可调色散补偿器、功率计和光衰减器;耦合器接收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射光束;光检测器接收耦合器输出的激光束并对其进行光电转换;示波器接收光电转换后的信号并进行时域分析;电谱分析仪接收光电转换后的信号并进行频域分析;光环形器与耦合器连接;延迟线与光环形器连接;可调色散补偿器与光环形器连接;功率计与耦合器连接;光衰减器分别与可调色散补偿器和延迟线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反馈混沌系统的安全问题,且在应用中比较简单,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系统调整难度且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96639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479958.4
申请日:2012-1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杠杆运行角度压差式调节系统,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压气机、涡轮、杠杆、挺杆、容积腔、移动体和连接管,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容积腔的上壁面有一个圆孔,移动杆的下端穿过容积腔上壁面上的圆孔后与移动体的上壁面固结在一起,移动杆的上端与杠杆相接触。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大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下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大;当发动机排气管压力较大时,移动体带动移动杆向上移动,进气门升程变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0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89521.9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YKL‑40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该单克隆抗体与YKL‑40的333‑346位氨基酸特异性结合。本发明将鼠源性抗体与YKL‑40结合的关键轻链、重链互补决定区片段整合到人源抗体模板中,筛选得到亲和力高的人源化抗体。该人源化抗体对肝肾等脏器无毒害作用,无细胞毒性,抑制肿瘤生长、抑制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阻断YKL‑40抑制免疫T细胞。因此,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有望开发为抗肿瘤药物、抑制血管再生药物以及提高免疫力的相关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7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35648.9
申请日:2023-0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G01N33/531 , C12N9/42 , C07K16/40 , C12N15/866 , G01N33/573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YKL‑40浓度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抗体组合物及应用、检测血液中YKL‑40浓度的方法。所述的抗体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YKL‑40重组蛋白、抗YKL‑40鼠源单抗、抗YKL‑40兔源多抗、山羊抗体共轭辣根过氧化酶、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硫酸。所述抗体组合物的组分与YKL‑40能特异的结合和反应,可用于检测血液或人体其他分泌物中YKL‑40浓度,特异性高,灵敏性高,检测成本低,有利于临床病人的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3941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67248.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智慧路侧系统,涉及智能交通控制技术领域。该面向车路协同的智慧路侧系统,包括多接入边缘计算单元、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单元、高精定位基站、信号灯和预警信息处理单元,所述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单元包括视觉感知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该系统通过采用基于多接入边缘计算单元、车路协同通信单元、实时动态差分高精定位基站、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单元等融合技术的系统架构,通过在既有路灯与标志牌杆件上部署车路通信设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设备、边缘计算单元、高精定位基站等,为车辆提供交叉口车速引导、安全预警、高精地图服务,可有效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和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9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71266.8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路测感知仿真系统,涉及路测感知仿真技术领域。该面向车路协同的路测感知仿真系统,包括仿真平台模块、仿真框架模块、中间件模块、结点模块,所述仿真平台模块包括图形引擎单元和物理引擎单元,且物理引擎单元与图形引擎单元进行连接,且图形引擎单元和物理引擎单元均与仿真框架模块进行连接,所述仿真框架模块包括模拟环境单元、动态场景单元、路侧传感器单元、定位仿真单元、通信仿真单元和动力学仿真单元等。该系统通过在在路侧部署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路面信息经V2X通信给到车辆,使车辆拥有超视距的感知能力,通过构建该路侧感知仿真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RSU配置及样本数据生成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