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氮钢冶炼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3879C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410017028.2

    申请日:2004-03-18

    Abstract: 一种高氮钢冶炼方法,用于金属材料冶炼技术领域。方法为:配制冶炼物料,由加料口加入至感应熔炼炉内;对感应熔炼室进行抽空,熔炼时真空度控制在6.0×10-6atm~7.0×10-7atm;调整使室内的氨气和氮气组成的炉气总压力在0.1~2atm;进行感应熔炼,使炉料熔化为钢液,调节氨的通入量来控制氨分解率,依靠钢液与氨气之间的界面反应进行渗氮,使钢水达到所需的含氮量;根据材料分析后的输出模拟量和应控制含氮量的输入模拟量的比较以及调节通入熔炼室内的压力和流量来控制含氮量;浇注和凝固;移出锭模。本发明可使熔炼高氮钢的压力大大降低,使熔炼>0.4%N的高氮钢,尤其是>0.4%的铁氮二元合金和达2.8%N的铁氮二元合金成为现实,且控制方便,易于实现。

    高氮钢冶炼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63462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7028.2

    申请日:2004-03-18

    Abstract: 一种高氮钢冶炼方法,用于金属材料冶炼技术领域。方法为:配制冶炼物料,由加料口加入至感应熔炼炉内;对感应熔炼室进行抽空,熔炼时真空度控制在6.0×10-6atm~7.0×10-7atm;调整使室内的氨气和氮气或氨氮混合气体总压力在0.1~2atm;进行感应熔炼,使炉料熔化为钢液,调节氨的通入量来控制氨分解率,依靠钢液与氨气之间的界面反应进行渗氮,使钢水达到所需的含氮量;根据材料分析后的输出模拟量和应控制含氮量的输入模拟量的比较以及调节通入熔炼室内的压力和流量来控制含氮量;浇注和凝固;移出锭模。本发明可使熔炼高氮钢的压力大大降低,使熔炼>0.4%N的高氮钢,尤其是>0.4%的铁氮二元合金和达2.8%N的铁氮二元合金成为现实,且控制方便,易于实现。

    提高薄壁钢件承载能力的热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92090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10089282.3

    申请日:2004-12-09

    Abstract: 一种用于钢铁化学热处理领域的提高薄壁钢件承载能力的热处理方法,将经过冷变形成型的工件加热到Fe-N系奥氏体区域的温度范围内,通过渗氮的方法,在薄壁件上形成含氮奥氏体层,然后将工件快冷抑制含氮奥氏体层的共析转变,使奥氏体层快冷至300℃以下,分解为弥散的(α-Fe+γ′-Fe4N)两相组织或转变为马氏体,使含氮奥氏体层获得强化,在工件上得到高强度层,从而使薄壁钢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大幅提高。该方法在不改变钢材冷变形能力的前提下,使工件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其显著优点是对材料的化学成分没有特殊要求,对于超低碳钢、低碳钢,低合金钢等均可适用。

    复杂形状零件气体渗碳三维浓度场的实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5900C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410067148.3

    申请日:2004-10-14

    Abstract: 一种复杂形状零件气体渗碳三维浓度场的实时监测方法,将工件表面归纳为各种形状特征,从工件上找出相应形状特征的表面与符合即零扩散流条件的内部界面所构成的最小体积局域应用计算机进行实时瞬态渗碳层浓度场计算,并将局域的渗碳层浓度场复制到工件上具有相同形状特征的部位上,求得整个工件的瞬态渗碳层浓度场,获得工件三维瞬态渗碳层浓度场。使其在气体渗碳过程中实时同步监测形状复杂的工件三维瞬态浓度场,同时监测同炉处理的多种工件的三维浓度场,确保零件不同部位的渗碳层全面符合技术要求,实现零件使用可靠性全面提高。

    氨分解率自动测试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2248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10024888.9

    申请日:2004-06-03

    Abstract: 一种氨分解率自动测试装置,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包括:储气容器,储水容器,两个三通管接头,带有电磁阀的进气管,带有电磁阀的进水管,带电磁阀的出水气两用管,带电磁阀的进水管,储气容器与大气相通,储气容器上方连有一个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端接带有电磁阀的进气管,另一端接带有电磁阀的进水管,储气容器下方连有带电磁阀的出水气两用管,储水容器上方连有带电磁阀的进水管,下方连有另一个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端通过电磁阀与储气容器相连,一端接压力测量装置。本发明保证了使用压力测量装置的可行性,避免了炉膛压力对压力测量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的精度。同时,能简单直接地将测量结果输出,便于处理和控制。

    机械零件的表面滚压纳米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21197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89273.4

    申请日:2004-12-09

    Abstract: 一种机械零件的表面滚压纳米化方法,用于金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滚压机上通过支架和滚压头向工件表面施滚压力P,支架和滚压头沿着相互正交的方向X和Y运动,X和Y均与P的方向垂直,沿X方向的运动速度为V1,沿Y方向运动速度为V2,改变V1和V2的速度比值进行多次反复滚压加工,在零件表面多次改变方向的塑性滚压变形,实现零件表面纳米化。本发明方法能在机械零件表面经过多道滚压产生强烈的改变方向的塑性变形,获得等轴状纳米晶组织,使零件表面得到优异性能,提高服役寿命,易于进行大规模生产,而且控制极为方便,特别适用于各种轴类零件、板状零件等滚压纳米化,显著提高其疲劳强度和寿命。

    复杂形状零件气体渗碳三维浓度场的实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87976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67148.3

    申请日:2004-10-14

    Abstract: 一种复杂形状零件气体渗碳的实时监测方法,将工件表面归纳为各种形状特征,从工件上找出相应形状特征的表面与符合c/n=0即零扩散流条件的内部界面所构成的最小体积局域应用计算机进行实时瞬态渗碳层浓度场计算,并将局域的渗碳层浓度场复制到工件上具有相同形状特征的部位上,求得整个工件的瞬态渗碳层浓度场,获得工件三维瞬态渗碳层浓度场。使其在气体渗碳过程中实时同步监测形状复杂的工件三维瞬态浓度场,同时监测同炉处理的多种工件的三维浓度场,确保零件不同部位的渗碳层全面符合技术要求,实现零件使用可靠性全面提高。

    氨分解率自动测试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84573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24888.9

    申请日:2004-06-03

    Abstract: 一种氨分解率自动测试装置,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包括:储气容器,储水容器,两个三通管接头,带有电磁阀的进气管,带有电磁阀的进水管,带电磁阀的出水气两用管,带电磁阀的进水管,储气容器与大气相通,储气容器上方连有一个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端接带有电磁阀的进气管,另一端接带有电磁阀的进水管,储气容器下方连有带电磁阀的出水气两用管,储水容器上方连有带电磁阀的进水管,下方连有另一个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端通过电磁阀与储气容器相连,一端接压力测量装置。本发明保证了使用压力测量装置的可行性,避免了炉膛压力对压力测量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的精度。同时,能简单直接地将测量结果输出,便于处理和控制。

    提高薄壁钢件承载能力热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21564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89282.3

    申请日:2004-12-09

    Abstract: 一种用于钢铁化学热处理领域的提高薄壁钢件承载能力热处理的方法,将经过冷变形成型的工件加热到Fe-N系奥氏体区域的温度范围内,通过渗氮的方法,在薄壁件上形成含氮奥氏体层,然后将工件快冷抑制含氮奥氏体层的共析转变,使奥氏体层快冷至300℃以下,分解为弥散的(α-Fe+γ′-Fe4N)两相组织或转变为马氏体,使含氮奥氏体层获得强化,在工件上得到高强度层,从而使薄壁钢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大幅提高。该方法在不改变钢材冷变形能力的前提下,使工件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其显著优点是对材料的化学成分没有特殊要求,对于超低碳钢、低碳钢,低合金钢等均可适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