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64270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22770.X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18 , B60L11/185 , B60L11/1877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2 , Y02T90/121 , Y02T90/128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电口装置(10),包括:第1、2插座(44)、(64),第1、2盖构件(45)、(65),将第1、2盖构件(45)、(65)保持于全闭位置(P1)、(P4)的第1、2锁定装置(46)、(66),以及使第1、2锁定装置(46)、(66)动作的第1、2解除杆(42)、(62)。第1、2解除杆(42)、(62)配置在车厢14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584059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80000801.0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83 ,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38 , B60K2001/047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6
Abstract: 电池组件(14)具有旁通构造(700)。旁通构造(700)具有在电池壳体(50)的第1端部(50a)、将从第1端部(50a)朝向形成排气口(555,556)侧的第2端部(50b)的第1方向(X)横切的第2方向(Y)的一端部上形成的旁通管流出(534),作为沿着电池壳体(50)的第1方向(X)的中央部分、且形成在沿着第2方向(Y)的中央部分的旁通管流入口(535),将旁通管流出口(534)和旁通管流入口(535)连通的旁通管(531),从旁通管流入口(535)将下游的冷却用气体(G)向第2方向(Y)的两侧引导的流路部(533)。
-
公开(公告)号:CN101584059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80000801.0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83 ,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K2001/0438 , B60K2001/047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6
Abstract: 电池组件(14)具有旁通构造(700)。旁通构造(700)具有在电池壳体(50)的第1端部(50a)、将从第1端部(50a)朝向形成排气口(555,556)侧的第2端部(50b)的第1方向(X)横切的第2方向(Y)的一端部上形成的旁通管流出口(534),作为沿着电池壳体(50)的第1方向(X)的中央部分、且形成在沿着第2方向(Y)的中央部分的旁通管流入口(535),将旁通管流出口(534)和旁通管流入口(535)连通的旁通管(531),从旁通管流入口(535)将下游的冷却用气体(G)向第2方向(Y)的两侧引导的流路部(5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