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公开(公告)号:CN10429642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10282712.7

    申请日:2014-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59 F24F1/14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机以及空调机能够抑制制造成本,抑制空调机的制冷制热能力和运转效率的降低。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21)具有:正面侧翅片单元(41),通过多个翅片并列配置而成;密封部件(S1),通过配置在正面侧翅片单元的+Z侧的端部来防止空气从+Z侧的端部侧流出;多根导热管(T),贯通正面侧翅片单元(41)的翅片地配置。导热管(T)包括:入口导热管(T1),在制冷循环为制热运转的循环的情况下,与在制冷循环环流的制冷剂的入口配管(12)连接;中继导热管(T2a),配置得比入口导热管(T1)靠近密封部件(S1),并从入口导热管(T1)流出的制冷剂流过其中。

    空调机的室内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67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80098815.1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壳体,其构成外壳;室内热交换器,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轴流风扇,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将空气向前方输送,壳体具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其形成于比室内热交换器靠后方的位置;吹出空气的第一吹出口,其形成于壳体的比轴流风扇靠前方的下部的位置;吹出空气的第二吹出口,其形成于壳体的比轴流风扇靠前方的一侧部的位置;吹出空气的第三吹出口,其形成于壳体的比轴流风扇靠前方的另一侧部的位置;以及吹出空气的第四吹出口,其形成于壳体的比轴流风扇靠前方的上部的位置。

    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公开(公告)号:CN10429642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282712.7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机以及空调机能够抑制制造成本,抑制空调机的制冷制热能力和运转效率的降低。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21)具有:正面侧翅片单元(41),通过多个翅片并列配置而成;密封部件(S1),通过配置在正面侧翅片单元的+Z侧的端部来防止空气从+Z侧的端部侧流出;多根导热管(T),贯通正面侧翅片单元(41)的翅片地配置。导热管(T)包括:入口导热管(T1),在制冷循环为制热运转的循环的情况下,与在制冷循环环流的制冷剂的入口配管(12)连接;中继导热管(T2a),配置得比入口导热管(T1)靠近密封部件(S1),并从入口导热管(T1)流出的制冷剂流过其中。

    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机以及空调机

    公开(公告)号:CN203940660U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20336426.X

    申请日:2014-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59 F24F1/14 F24F1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内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机以及空调机能够抑制制造成本,抑制空调机的制冷制热能力和运转效率的降低。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21)具有:正面侧翅片单元(41),通过多个翅片并列配置而成;密封部件(S1),通过配置在正面侧翅片单元的+Z侧的端部来防止空气从+Z侧的端部侧流出;多根导热管(T),贯通正面侧翅片单元(41)的翅片地配置。导热管(T)包括:入口导热管(T1),在制冷循环为制热运转的循环的情况下,与在制冷循环环流的制冷剂的入口配管(12)连接;中继导热管(T2a),配置得比入口导热管(T1)靠近密封部件(S1),并从入口导热管(T1)流出的制冷剂流过其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