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7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47095.9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剂、光催化剂负载体、光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及光催化剂负载体的制造方法。就光催化剂和光催化剂负载体而言,通过将结晶粒径为10nm以下且将气相化学物质氧化的氧化钨的微晶与结晶粒径为10nm以下且将气相化学物质氧化的氧化钛的微晶进行不规则地配置而形成有固体。
-
-
公开(公告)号:CN1138743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80096748.7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0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浓缩臭氧的利用率降低的臭氧供给装置及臭氧供给方法。一方面涉及的臭氧供给装置为在第1吸附解吸塔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吸附和解吸而供给浓缩的浓缩臭氧的臭氧供给装置,具备接收部、吸附控制部和解吸控制部。接收部接收表示应供给的浓缩臭氧的量的第1浓缩臭氧量。吸附控制部使第1吸附解吸塔吸附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中与接收部所接收的第1浓缩臭氧量相符的量的第1臭氧。解吸控制部使通过吸附控制部使第1吸附解吸塔吸附的第1臭氧从第1吸附解吸塔解吸。将通过解吸控制部而被解吸的第1臭氧作为浓缩臭氧来供给。
-
-
公开(公告)号:CN1084733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80076340.X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0 , B01D53/04 , B01D53/0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 , B01D53/047 , C01B13/10
Abstract: 臭氧供给装置包括臭氧产生器(2)、吸附塔(3)、待机部(7)、减压装置(8)、臭氧供给部(9)、低温制冷剂循环器(5)和控制部(10),所述控制部(10)使生成的臭氧化气体吸附于冷却后的吸附剂(4),将吸附于吸附剂(4)的臭氧化气体解吸并浓缩,控制部(10)使自吸附塔(3)的吸附剂(4)解吸出来的臭氧化气体在待机部(7)待机的待机状态时的吸附塔(3)内的压力低于吸附时的吸附塔(3)内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03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880089807.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0
Abstract: 进行使吸附解吸塔(4)的第一吸附解吸区域(5a)及第二吸附解吸区域(5b)吸附在臭氧产生部(2)中产生的臭氧化气体的吸附动作、使臭氧化气体从第一吸附解吸区域(5a)解吸并由第二吸附解吸区域(5b)吸附而回收的浓缩动作以及一边输送来自原料气体源(1a)的原料气体一边使利用第二吸附解吸区域(5a)回收的臭氧化气体解吸并从第一吸附解吸区域(5a)供给到吸附解吸塔(4)的外部的供给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457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80107434.5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臭氧发生效率的降低的臭氧供给装置及臭氧供给方法。本公开的臭氧供给装置(100)包括:供给含氧及氮的原料气体的原料气体供给部(1);从包含原料气体和回送气体的供给气体来生成含臭氧的臭氧化气体的臭氧发生部(2);吸附臭氧化气体中所含的臭氧、将回送气体排出的吸附脱附部(3);包含将臭氧发生部(2)中生成的臭氧化气体供给至吸附脱附部(3)、将从吸附脱附部(3)排出的回送气体与原料气体一起供给至臭氧发生部(2)的配管(4)、臭氧发生部(2)、及吸附脱附部(3)的循环回路;和基于循环回路内的信息来控制供给气体的氮浓度的控制部(5)。
-
公开(公告)号:CN1138743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980096748.7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0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浓缩臭氧的利用率降低的臭氧供给装置及臭氧供给方法。一方面涉及的臭氧供给装置为在第1吸附解吸塔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吸附和解吸而供给浓缩的浓缩臭氧的臭氧供给装置,具备接收部、吸附控制部和解吸控制部。接收部接收表示应供给的浓缩臭氧的量的第1浓缩臭氧量。吸附控制部使第1吸附解吸塔吸附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中与接收部所接收的第1浓缩臭氧量相符的量的第1臭氧。解吸控制部使通过吸附控制部使第1吸附解吸塔吸附的第1臭氧从第1吸附解吸塔解吸。将通过解吸控制部而被解吸的第1臭氧作为浓缩臭氧来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80092432.6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元件具有相向流部,该相向流部具备:多个分隔板,呈平面形状;以及多个间隔板,剖视呈波形形状,以间隔板的波形的行进方向成为相同朝向的方式,交替层叠分隔板和间隔板,其中,相向流部的侧面由将分隔板和间隔板重叠的部分折弯而成的末端的部分形成。本发明的热交换元件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热交换元件的流路与外气之间的绝热性变得更高,能够降低热交换元件的流路内的流体与外气之间的热交换。其结果是,能够得到热交换效率更高的热交换元件。
-
-
-
-
-
-
-
-